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静 《现代交际》2013,(11):90-90
每个记者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面对新闻事件的。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也决定着新闻的成败。新闻角度的最佳选择,是能贴近受众的心理需求,通过揭示事物本质、新鲜独特、以小见大的视角,使受众通过记者的眼睛触摸到新闻事件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刘学春 《职业》2015,(7):76-77
新闻采访是一种有效地了解真理的舆论监督手段,新闻采访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新闻采访的社会效益。记者是新闻采访的主要引导者,从而承担了新闻采访质量的主要责任。根据以往经验不难发现,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影响很大。笔者将首先讨论记者若干种心理状态对新闻质量的影响,然后给出一些心理状态调节方法,希望新闻报道的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一种有效地了解真理的舆论监督手段,新闻采访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新闻采访的社会效益。记者是新闻采访的主要引导者,从而承担了新闻采访质量的主要责任。根据以往经验不难发现,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影响很大。笔者将首先讨论记者若干种心理状态对新闻质量的影响,然后给出一些心理状态调节方法,希望新闻报道的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强音 《职业》2012,(7):75-78
新闻专业,曾经是高考生竞逐的理想专业。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在选择专业和职业的道路上更加理智、现实。在新的高考季一天天临近之时,本刊记者就新闻专业的发展与就业情况进行了采访调查,并从80后新闻人的价值观和择业者、在校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新闻学院下设的新闻传播学为切入点目标,深度探析在纷繁陆离的现实世界中,年轻一代的新闻人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怎样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的航向。  相似文献   

5.
曹影 《现代交际》2011,(3):131-131
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就是记者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金钥匙"。提问得当不仅会使采访顺利进行下去,有时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社会不同层次的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中要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逐步解答问题。总之,成功的采访是写好新闻、拍好新闻、打造新闻精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对社会形势和客观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一般要经历从选题到采访再到写作的过程,选题是策划新闻报道的第一步。记者要想挖掘到好的新闻题材,就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敏锐地发现新闻点。如何才能做到?笔者总结出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盯紧新热点、挖掘新闻的不同侧面以及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媒介竞争的激烈、新闻采编人员专业知识缺失、新闻专业主义失守三方面分析了食品安全报道"误读"现象的成因,剖析了其给民众造成的恐慌心理。然后从加强媒介自律,增强把关意识,增强细化记者专业分工,提高食品安全记者素养,新闻传播与知识传播并重,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素养三个方面给出了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9.
记者只有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才能及时发现新闻,写好新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媒体行业中获得好的发展。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培养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公关与新闻传播不同。很多人误将公关人当成记者,因为公关人有时也要写新闻稿。但记者向公众提供的是新闻与信息,记者是客观事实的观察者和呈现者。而公关人在向公众提供事实之时,通常要表明组织自身或来自客户的观点和态度。记者的受众是读者和听众,他们也是普通的社会公众。而公关的受众则是不同的目标人群,公关人需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策划针对性的传播内容,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记者的传播途径是他们工作的媒体,而公关传播的途径则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媒体、媒体的组合,还有广告和其他传播方式,包括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张洁 《中外书摘》2006,(6):7-11
“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现有的新闻栏目里,只有《新闻调查》如此明确地提出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来完成节目,这可以说是《新闻调查》倡导的方向,也可以说是《新闻调查》明显的外化标志。现场的调查采访是节目由前期的策划进入到真正现场实施的阶段。尽管从凋查的角度看,编导、摄像师、录音师也是记者,大家都在采访,但是由于出镜记者充当了代言人的角色,因此出镜记者担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既是质疑者、交流者、见证者、验证者,又要和当事各方进行全面的、直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近日记者获悉,河北全省党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在河北省委党校举行开班仪式。据悉,这是该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第一次进行集中培训。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21世纪,媒体已经成为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包含了多种介质,当中最有主观能力的便是记者。然而记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受到欢迎,因为每位记者有着自己的问题和提问方式,所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被提问者对记者的反感。因此,记者采访应该怎么设问题和提问方式成了关键一步,本文对新闻采访的问题及提问方式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从1997年香港回归事件开始逐步探索对于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一些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也走入现场直播的视野中。在灾难事件的直播报道中对于出镜记者的要求颇高,在灾难性新闻直播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力求提高灾难性新闻出境记者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公关世界》2010,(1):64-64
1.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一个社会组织或个人直接向新闻界发布有关组织信息,解释组织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新闻发布会不仅是政府、企业抑或是个人所需要和期待的,也是媒体所期待的,那么在邀请新闻记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宗英 《现代交际》2013,(1):100-101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彼此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通,但是却有着不容混淆的核心边界。很多记者才开始从事新闻职业的时候不容易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在叙事比较视角下探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行走于基层,才能真正地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传达出真实的社情民意.记者只有真正“弯下腰”,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更好地实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相似文献   

18.
孙志远 《现代交际》2011,(10):89-89
语言是新闻传播的媒体。记者采集到了好的新闻事实,只算成功了一半,还需要运用好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语言是新闻工作者的工具,同时,新闻工作者又是语言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善于运用语言,给读者做运用语言的榜样。本文简要分析了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为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最新发生的事的记录,为了能把一个消息在第一时间鲜活地再现给受众,是新闻工作者工作的第一要义.记者在基层中发现生动的百姓故事,用白描的手法再现新时期百姓的生活,平凡中见真情,朴素中有生动,较好地证实了基层是新闻源头活水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20.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0):34-36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