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学阅读行为既是阅读者与文本以及写作者的一种对话行为,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行为中主动参与、介入,与文本、写作者、自我建构对话关系的一种行为。在文学阅读行为中,阅读者的主体能力的参与形成了他的"在场",而文本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对于阅读者的"在场"产生一种反向解构力,这种反向解构力又导致阅读者的"不在场"。这种阅读者的既"在场"又"不在场"的辩证关系就构成了文学阅读行为的人学辩证法本质。  相似文献   

2.
当代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实际在场与在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不在场,使各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公共空间中呈现出"不在场的在场"的情形,从而指涉了整体意义的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不在场.中外文学的单边译入与各民族母语文学译出的艰难也不对称.穿越汉语直接进入世界文学语境与更多的作家作品更自觉地通过汉译进入中国文学公共空间的两种跨语际、跨文化、跨国际传播行为的出现,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在场的自觉行为,这种行为对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真实面貌并使多民族母语文学进入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在场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出场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有其聚焦的问题谱系、相对稳定的研究理路、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标识自身特质的话语体系。文学在场学对文学理论研究的最大启示在于研究思路的更新,即运用"两大地平线、四个模块"的研究方法,探析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经典文本如何在历史语境的转换中,重新建构其出场逻辑、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文学在场学对于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在于运用其特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在场的"反常事实"的阐释,以探寻文学史演进的相关规律。文学在场学对于文学批评研究而言,重在探寻文艺思潮的出场路径、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式和文学批评家的出场形态。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学在场学还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隔”与“不隔”说内涵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与"不隔"这一文学命题,众多学人对该命题的内涵进行了探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他们因忽略了"隔"与"不隔"是王国维立足于"境界"这一审美形式从文学接受的角度而提出来的审美尺度这一现象,所探得的"结论"难免失之偏颇.所谓"隔",实质上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共鸣有障碍(包括迟滞与不自然),"不隔"是指共鸣产生的自然与流畅.  相似文献   

5.
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尚质"文艺观的回应。在继承以往有关"在场"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在场主义散文理念代表人物也有所批判和发展,并赋予了"文学在场"以一定的新的内涵。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主要体现在其核心概念"四非"说和"五性"说上。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既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散文观的消解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坚守文学的意义、真理和社会意义的主体性和现代性精神。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及其散文理念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对扭转当下文坛的一些浮泛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到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经历了从“文学与社会”到“文学与语言”的蜕变,并且正在朝向21世纪的“文学与图像”渐行渐近.后者作为新世纪之“新学”,参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可将其命名为“文学图像论”.“文学图像论”认为应当回到亚里士多德“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文学观;文学语象如何外化和延宕为视觉图像,视觉图像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言说,以及语言和图像作为人类符号体系之两翼的比较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新学”作为跨学科之原创,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并非所有的构想都可能转化为现实,即使它是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不赞同黄海澄对形象思维论的驳议。认可形象思维已经成为目前心理学的常识。目前的心理学看待和界定思维已经超出狭隘的视野,已经不仅确认理性的抽象思维,同时认可多种带感性色彩的思维。想象的职能是在头脑中构造形象(意象),想象不可能承担起文艺创作过程的全部职能、全部任务,文艺创作还需要形象思维。想象只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方式,"想象"概念不能代替"形象思维"概念。还应该确认"艺术形象思维"概念,"艺术形象思维"有别于普遍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8.
摄影文学历史性地出场,引起了学者们对其自身合法性的"在场"追问、命名焦虑、理论定位以及与"文学性"在场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争论,但是这些问题的探讨与争论并未触及到摄影文学的核心——摄影文学的本体存在。摄影文学的本体存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的图文关系,而是表征为"图配文"的显性结构与处于同一话语空间的价值隐性结构所构建的"本体",作为一种共时性的本体存在,摄影文学显性的图文结构"遮蔽"了"文学性"的真理性存在。因此,鉴于目前摄影文学研究所存在的学理式批评稀薄、学理阐释倚重图文符号系统的异同等问题,摄影文学的本体研究、审美范式研究以及人文性研究应当逐渐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埃科的文学作品/文本理论,从艺术作品的"开放性"到文学"文本的权利",从文学"文本意图"的提出,到文学文本之"使用"与文学文本之"诠释"的区分,已进入文学文本生命机制的探究。这一理论,引领着文学文本之"开放性"的探索与"文本意图"之控制力的考量,在当代文学理论的跨文化旅行中留下鲜明印迹。  相似文献   

10.
赋予律师侦查讯问过程中的在场权,是侦查程序改革的关键议题之一。西方国家在"保卫人权、制约公权力"的理念支撑下,已经践行"侦查讯问程序中的律师在场权"。在相关理论与实践方面,我国均显不足与滞后,相关争议与舆情越显紧迫。立足我国国情,批判性地参鉴西方国家相关制度与实践中的普适元素,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后期的制度设计、法治理念宣传、配套措施的完善及准确试点提供思维导引与智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实现法治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1.
形象思维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论题。新时期中国文艺学界围绕形象思维存在与否及是否具有普遍性、形象思维的工具、形象思维的基础、形象思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论争与探索,并形成了三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与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构:朱光潜的以"实践活动"为理论核心的形象思维本质论、王元化的以"知性分析"为理论核心的形象思维活动规律论以及李泽厚的以"情感积淀"为理论核心的形象思维活动机制论。这些理论建构对当时流行的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反映论进行了理论反拨,也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对形象思维问题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中国化探索起到了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场"和"隐喻"既是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也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两个主题.德里达对这两个概念的兴趣来自于他独特的哲学关注点,他把它们看作形而上学幻觉的发源地,关注它们的定性;文学则完全不关心纯粹的在场和隐喻是否可能,也不关心它们的定性,而只关心怎么把在场和隐喻游戏做好.两者的裂痕表明了德里达解构理论对文学理论的不洽适性,看来,并不存在把一种以哲学为旨趣的理论应用到文学研究的直接通道.由此可见,我国文艺学界应对将德里达的概念和理论直接用于文学批评的做法进行检讨.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延异为书写的艺术,"语象""字像"和"书像"串联起两种艺术的图像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的理论批评即可名之为"文学书像论"。首先,同一篇文学写本,关注字像还是关注书像,决定了它可能被视为语言艺术还是图像艺术,"实用—艺术"二分法并不能有效回应"书写何以成为艺术"。其次,语象延异为字像,字像存储在了记忆中,书写使语言成为了可见的;被书写的字像就是书像,被欣赏的书像就是艺术——这就是语象、字像和书像的异质同构,前者依次孕育后者并隐匿在了后者的肉身中,由此奠定了"文学书像论"的学理基础。再次,语象作为书像的母体,决定了后者表现前者之可能,具体显现为书像"图说"文意而生成书意,于是出现了书意和文意的唱和;在这一意义上,书艺堪称中国美术之冠,因为它所表征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而同为图像艺术的绘画只是"存在的薄皮"。  相似文献   

14.
"雪"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现代作家延续着对这一意象的抒写,虽数量不多,却出现了诸多名篇.在他们笔下,"雪"被赋予多样的审美内涵:或抒写生活之趣;或传达怀乡的怅然;或表现苦难的痛楚;或展现人格之美,呈现哲理思考.这些与古典文学相联系,更多的是对其超越与创新.透过现代作家笔下的"雪",既可以窥探出文学观念、风格的差异、时代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又可以展现文学发展的规律性及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提出"道心",既强调了对"道"的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又涉及到"道"与"心"的联系,从其哲学观"自然之道"的基础上进而推到文学观,所"原"之"道"其实质是"原人"、"原心",从而在"道心"说基础上建立起文学为人学、文学为心学的表现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清代初期的文学理论家叶燮,在他的《原诗》中,对于文学的形象思维问题,作了相当精辟的论述。认真研究叶燮的形象思维理论,对于我们今天讨论形象思维以及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在《原诗》中,叶燮明确肯定,文学创作主要是形象思维。他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盖天地有自然之文章,随我所触而发宣之,必有克肖其自然者,为至  相似文献   

17.
综观台湾文学史,不论是主题史、文体史、断代史,还是全史,也不论是大陆学者所著之史,还是台湾学者所著之史,都极少有"浪漫派文学"的一席之地。这一现象,不能不令读者质疑:是台湾文学场中真的就没有生产过"浪漫派文学",还是生产过而研究者对之有难以言说的避讳,抑或认为其不值得笔论?还是被其他某种形态文学遮蔽着?文章对这一缺失现象及其原因作了必要的探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追溯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梳理不同时代学者对"世界文学"的不同解读,可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楚比较文学的蜕变与发展;深层次地了解"世界文学"的模糊性,可以更加明白比较文学的未来以及它可能带有的"局限性".总之,正是通过对"自我"与"他者"之关系的思考,人们确立了"世界文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学科理想;正是通过对"自我"与"他者"之关系的再思考,人们认识到"世界文学"具有既不可替代又难以企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龚自珍通过"破"面和"立"面较为全面地建构起了他的"今文学"理论体系,在整体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批判立场。龚自珍的"尊情"的诗学观念与诗学实践实际上传承了其"今文学"的价值旨趣,将诗学的主体维度(人格、情感、创造等)放在批判的场域来展现,体现出诗学自身厚重的学术底蕴和较强的批判意识。然而,龚自珍以"尊情"为核心的批判诗学在保持对既有诗学观念批判与革新的同时,又在一种幻灭感中走向了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发现和张扬,并试图以一种异端的方式表征个体生命的"在场",从而使其诗学充满某种僭越行为与二律背反及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因其概念辩证法的强力完成了近代形而上学的终结,但也因此掩蔽了其力量的源头"经验的辩证运动".海德格尔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这是黑格尔因畏惧经验的辩证运动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所致.本文指出,黑格尔对经验的打压、遗忘其实质就是要以在场的形而上学抹杀更为本真、深藏不露的不在场的东西,进而将不在场的东西逻辑化、概念化,以求得知识论意义上的绝对的主体确定性.其实,这也是整个近代形而上学的根本性的局限与痼疾所在.黑格尔对意识本性的经验及其道说,不仅暗示了尼采、叔本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同时也为海德格尔通过对经验的原始回声的聆听走上一条护送存在之到达、在场并应合存在者之存在的呼唤之思想大道,作了思想先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