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1)
特殊地理环境下多民族共生关系是在资源和生存空间争夺的过程中不断试错、调适形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合作和竞争是各民族族际共生的重要形式,而合作是理想选择。滇川藏毗连藏区多民族族际共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并不单纯局限于民族之间关系的变动,而是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之间交织演进的动态过程,是在特定空间尺度中多界面关系系统性综合作用并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而在多民族博弈的过程中,外在的合理干预对其良性发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洮州地区的各民族在生计发展历史中不断地发生着交往交流交融,并在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空间。洮州内圈的农业经济带、中环圈的农牧交错地带以及联结洮州与外界的资源流动链,共同构成了“圈序-互嵌型”的洮州地方社会。而与“圈序-互嵌型”社会相辅相成的地方文化秩序,发挥着一定社会效应,为洮州这一多民族地区创造了和谐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3.
李然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3):63-67
通过调查三个湘西土家族、苗族杂居的集镇和村落族际通婚情况,从族群选择、地区选择和人口规模等方面对族际通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政策和公众态度对族际通婚的影响.土家族苗族的族际通婚及其文化互动有助于保持和改善湘西和谐的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4.
族际经济交流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近代白族商人在藏彝走廊地区的商贸活动是历史上维系居住于高山峡谷山区居民基本生活的主要形式,也是如今民族地区居民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主体功能区区划的发展战略中,通过政府加强各民族间经济交流及互动发展,充分调动民众自主力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多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万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6-34
川滇藏交界民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囿于地形、地势、气候等诸多客观因素,该区域刑事法治建设呈现“半封闭”状态,亟需找寻合适路径加以完善。结合该区域实际,提出刑事庭审安保二元规制模式,兼顾了庭内安保与庭外安保,因此更能平衡、协调庭审、庭前两大场域聚焦的公平正义与秩序建构取向。在实践中又沿循公平正义需要依靠法庭这一平台输出的逻辑,坚持问题追溯、过程把控与目标映射相结合,能够准确地弥合庭内安保规制与庭外安保规制对公平正义这一目标实现作用不均衡的缺口,助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庭审实质化,最终提升川滇藏交界民族地区的刑事审判质效。 相似文献
6.
滇藏川交接地带是我国西南三省区交汇的特殊地理区域,论文基于滇藏川交接地带特殊的区域特点,逐一综合分析了经济成长所依存的人文环境表征及其影响,系统评价了经济发展与人文社会环境之间高度的依赖性和交错性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为今后该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调整做出了细致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西北少数民族的族际交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永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1):33-36
族际交流有多种表现形式 ,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族际交流以一种或多种形式显现着。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 ,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也在进行着调整。在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调整当中 ,一个十分显著的要素就是族际交流加强了。西北少数民族的族际交流突破了以往的空间和时间的界线 ,无论在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频度和强度方面 ,还是在互动的维度和互动的情境与方式方面 ,都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回族、撒拉族、藏族等民族个案的研究 ,探讨了西北各民族族际交流的形式与族际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涵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王丽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
文化线路作为国际遗产保护界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专门针对跨区域、综合性的线形遗产资源提出整体保护战略和具体措施.以日趋完善的文化线路理论阐释为前提,剖析滇藏茶马古道所蕴涵的文化线路特质,指明借鉴文化线路的保护思路将推进滇藏茶马古道跨区域合作保护机制的构建和多赢目标的实现,明确提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徐世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17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以碑志随葬的习俗自南北朝以来长盛不衰。辽代统治者虽然是契丹人,但是接受了汉族丧葬活动中以碑志随葬的习俗,契丹人既用汉文也用契丹文书写墓志。契丹文墓志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汉语墓志,但是确系中国历史上首次形成体系的运用汉文墓志书写体例刻写的非汉语墓志。外观形态和铭文形式方面,契丹文墓志既有对汉文墓志形制体例的模仿和继承,也有根据契丹文字的独特结构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而进行的创制与更新,可以视为契丹民族同汉民族交往、交融过程中文化涵化的产物。辽代契丹文墓志的部分形制体例还见于同一时期契丹人的汉文墓志之中,并且影响了后续王朝的碑志文写作体例。 相似文献
10.
论武陵地区历史上的族际通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5):14-19
族际通婚是反映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该地区历史上的族际通婚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至唐宋时期、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等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由个别通婚向集群通婚发展、由上层统治者通婚向下层民众通婚发展、由一般通婚向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影响该地区族际通婚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自然因素五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动与族际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元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2):37-41
自愿式的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一种必然现象。价格信号引导人力资源优先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少数民族众多,人口流动的数量、结构、频率相对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提高西部地区人口流动和族际交往的途径很多,增加区内边际利润率是吸引资本、技术、资源和人力的关键,政府的行政支持原则尤显重要,发展小城市和中心村镇有利于落后地区人口迅速集聚并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42-148
历史时期滇藏地区均属于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互动系古代中国不同地区或不同政权之间的交往联络。换句话说,这是古代中国内部的政治生态式样。考察历史上滇藏地区与中原王朝关系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滇藏地区所以认同中央王朝是有深刻原因的:地缘环境上的亲缘关系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自然因素,文化向心力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诱致因素,民族间的"三交"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基本因素,经济交往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决定因素,行政管辖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朱金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48-57
作为汉藏交流重要节点的松潘,不仅是一个多民族互动交往与民族关系展开的空间,而且城镇本身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多民族集聚与活动的产物。历史地看,松潘古城承担着驻防之地、贸易中心、旅游胜地等角色,不同时期的多民族人群集聚于此并且以古城墙为界,跨越城墙内外实现着互动与交流,使得松潘成为一个多民族共生之地,并呈现出多元交融的文化景观。松潘的城镇的发展与族际互动,使得松潘成为一个跨越城墙内外的多民族城镇共同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与当前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余如波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1(3):10-15
201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开题会暨学术活动周在成都举行,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学术活动围绕多民族文学这一主题而展开,体现了对多民族文学文本的关注和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借鉴。这些观念与方法对当今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玉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4):80-88
基于云南通海蒙古族的实证研究表明,文化适应是族际通婚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政治领域文化适应是族际通婚的重要内核;民族心理交融是族际通婚的深层根源;地理和社会领域文化适应是族际通婚的客观条件;族际通婚不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弭。在族际通婚逐渐增多的情况下,通海蒙古族仍然具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强烈愿望。这表明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实践路径具有复杂的多面向,族际通婚是一项实现深层次民族文化交流和心理交融的方式。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仍需少数民族在更多领域文化适应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甘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9):16-23
[提要]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脱贫后的反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特别是中国西南藏区连片贫困区尤为明显。文章以川滇藏连片贫困区为例,通过分析其致贫因素及现状特征,探讨反贫困与乡村振兴、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观察与川滇藏连片贫困区类似的反贫困问题。政府部门应支持和发挥智库作用,针对性地提出脱贫中与脱贫后的持续反贫困建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后续贫困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方案,为持续反贫困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助推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7.
王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5):17-21
武陵地区的族际通婚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其族际通婚曲线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该地区民族关系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族际通婚范围逐渐扩大、对象逐渐增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该地区民族关系由恶性循环逐渐向良性循环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朱金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85-96
牛羊育肥作为农牧结合地带的一种特色产业,不仅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而且串联起不同区域与环节过程中的各个民族,将之编织到同一个有机的经济社会网络之中,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青海循化的牛羊育肥产业在牛羊贩运、育肥、屠宰、出售等各个阶段中,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等民族都存在着广泛且深入的交往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跨区域跨民族的互惠互助关系。牛羊育肥所推动形成的多民族共生互惠关系,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树立了典型案例,对当前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制度变革与藏彝走廊人群迁移——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的田野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0)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的调查,对藏彝走廊近百年来的人群移动特征进行探讨.认为:近百年来制度因素的变化,导致藏彝走廊的人群移动加快,族群空间变化.表明藏彝走廊近百年来仍然是各民族迁徙流动、族际互动非常频繁的区域,仍然保持着作为民族走廊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袁东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9):52-59
本文聚焦于深描族群边界显性与隐性呈现之社会景观,对贵州省南部地区水族与苗族共同居住的少数民族村落——怎雷村的文化空间共享与权力互嵌现象展开研析。田野考察发现:怎雷村人日常生活中的关联已成为形塑族际生态的一种重要方式。水族、苗族基于权力互嵌规约,在村落的公共空间中开展各自族群的节庆等活动时,形成交往时空场域的"文化间性",尽管其中一方努力保持区别于另一族群的文化特征与族群心理,但在保持和追寻差异的同时,却产生了互惠互容的族际生态,并促进了两个族群在村落命运共同体上的共识。怎雷村颇具特色的文化区隔与交融景观,呈现了建构族际融和、尊重差异、包容不同文化的族群共居美好社会的可能。我们将这种拥有不同族群文化,既有明显区别又在交往中产生新的文化共享空间的现象称为"文化区融"。为揭示"文化区融"背后的共同体形成机理与机制,有必要从具体的族际互动图景中分析怎雷村人的生活策略,探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动态塑造出了怎雷村人的文化空间共享与权力互嵌图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