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报纸的发行量、电视的收视率、广播的收听率都被一个新名词——新媒体流量冲击得七零八落。活着成了传统媒体当下最基本的命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传统媒体要想生存,走融合发展之路是必做题而不是选择题。通过分析互联网、新媒体崛起发展轨迹和传统媒体的"看客"心态,探析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提出融合发展的短期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借助网络、数字等信息技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它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内容组织形式和受众的阅读习惯等。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应借助国家媒介融合顶层设计的良机,实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这才是脱困之道。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发展面临着舆论环境复杂多变、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廉洁文化建设队伍缺乏专业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程度不高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完善新媒体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建设队伍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新媒体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对报纸等传统媒体产生强大的冲击。为了能够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获得一席之地,新闻编辑必须能够完成角色的转换,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转变编辑思路,以此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本文主要对媒介融合下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能够为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尽一丝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传播能力的不断强大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断加深,社会突发事件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改变。在全媒体环境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在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及时更新;而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也有自身缺点,需要依托传统媒体进行修正。文章以天津8·12爆炸事件为例,梳理、概括了社会突发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五个阶段,并对突发事件的媒体传播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发展不断进步,传播手段也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传媒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媒体时期。传统时政新闻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新闻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以一档新闻节目为例,为时政新闻如何与新媒体融合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和影响力冲击着传统媒体,形成了一种革命性的变革。传统媒体包括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四大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现代传媒被称为新媒体,依序而论,又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力量,其外延在不断扩大,涵盖了网络、手机、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桌面视窗等形式,时下最流行的博客、播客、维客(Wiki)也在新媒体之列。但综合而言,任何一种新媒体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是数字技术与网络平台托举起来的一种新型传媒。有人认为报刊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包围下,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在这场传媒世界深刻的变革中,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挑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构成了某种事实上的困境。那么,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期刊究竟该如何应对?本文以传统媒体中的期刊为主要阐说对象,认为培育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电视综艺节目具有强大的包容性、独特的呈现方式、多变的艺术形态,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成为传统媒体经久不衰的节目。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观众对节目的互动需求有所增加。而互动性正是新媒体的最大特征。二者的融合实现了优势互补,运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来延续传统媒体的使用价值和公信力,将是未来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成效,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制约力,尤其是对于报纸这一媒体来说,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融合新媒体发展优势来提升自身的发展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地方报纸如何实施竞争策略,扬长避短,对既有发展优势进行巩固,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优势探索自身的持续发展之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的爆炸式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一大趋势。所以既然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将更具时效性,并且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媒体对新闻传播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将对新媒体进行简单介绍,简单阐述在融合媒体下新闻传播的特征和趋势,并谈谈自己对新形势下,跨媒体新闻传播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新媒体凭借其海量信息、传播广泛、交互性强等优势,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似乎有取而代之的势头.但事实上,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资金雄厚等方面的优势,是新媒体不能企及的.本文研究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困境与发展.汤玛斯·费里曼在《世界是平的》的书里提出一个观点:从21世纪开始,世界完全“平”了,只要你有宽带,只要你有热情,你就永远不会被边缘化.一个人,一个个体,通过网络实现了和全世界的连接.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裹挟着巨浪汹涌而来时,传统媒体无疑遭遇了无所适从的局面,数十年甚至百年缔造的媒体“帝国”在新技术传播环境下几近崩溃的边缘.难道新媒体真的是“山姆大叔”,独霸天下?新媒体不是自发地孤立出现,它们来自于传统媒体,脱胎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后者对前者是继承、扬弃、补充、完善和发展.当新的形式出现时,相对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会死亡.  相似文献   

12.
今天,各种各样的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愈发的激烈,许多媒体已经开始进行全媒体转型战略。报纸作为中国的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传媒行业格局也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受众需求的多元化,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恐怕很难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甚至走向衰亡,被新媒体取代。所以对于传统报业媒体来说,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单一形式的新媒体已无法满足信息传播的需要,因此,融媒体的出现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媒体是一种全新媒介形态,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和优势互补,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视角,围绕"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析,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有效措施,为"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迅速崛起,极大分流了传统媒体的用户和广告收入。面对新媒体强劲的发展势头,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上海报业集团对传统媒体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推出了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澎湃新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接收信息的途径与渠道也走向多元化。随着受众群体的文化分流与民族地域的不同,昔日在中国传播领域起主要作用的传统广播媒体黯然失色。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传统广播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才能在激烈的传播竞争中为传统广播转型指明道路。在这个存在机遇又充满挑战的环境下,只有充分利用整合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才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巩固传统广播地位。本文以新媒体发展时代为背景,分析广播在其环境下的转型与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网络电台等新媒体的崛起和爆发,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屡被唱衰,而这些传统媒体也在转型之路上焦虑万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包括广播、电视等在内的传统媒体真的要衰落了呢?其实,未必。  相似文献   

17.
张梦婕 《公关世界》2016,(17):46-47
如今,报纸、电视、广播媒体各自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入侵并影响着这些传统媒体。报纸向手机、网络、移动终端上延伸,而广播则借助短信与网络平台和听众即时互动,这些潜伏在我们周围的新媒体,不知不觉改变了传统媒体形式,显示着他们无孔不入的能力。所有的这些,都对如今的编辑工作提出挑战,作为一名广播电台编辑,怎样适应新媒体的融合,用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传播形式的要求进行编辑,成为广播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新媒体发展迅猛,业界不断传出“传统媒体将死”之说,如何从新媒体的围攻中突围而出,是传统媒体面临的一个难题。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新闻策划仍是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本文着重讨论在严峻的形势下,新闻策划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之成为传统新闻媒介的利剑。  相似文献   

19.
编辑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融的新时代的要求下,改进工作思维,做一名新型的编辑,并施展编辑的新作为,是出版融合发展的必要一环。文章从编辑的"道、法、器、术、势"五个方面阐述编辑的新思维、新作为,强化编辑在出版融合发展中的媒介与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时代的变迁与新技术的应用之下,新闻媒体被我们不断分层,最常规的区分是把媒体划分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媒体主要是报刊、电视、广播三种表现形式,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为传播方式的电脑和手机端平台。而媒体的分类方式绝不是围城内外的非此即彼的区分形式,而是具有各自特点与交融以及相互促进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