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涉及山水画写生的话题,自南朝宗炳提出"应目会心",姚最提出"心师造化",一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为什么要写生?如何写生?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如何?历代画家、史论家有多种思考与探索,这些也是我们当今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我想到了1960年率团进行23000里旅行写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进而形成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傅抱石,重读他的有关论述,感到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具象表现绘画融合了现象学的方法理论,提倡在写生中用"无先验"的观看方式全身心的投射到对象之中。本文从塞尚、贾科梅蒂、阿里卡的绘画实践,呈现画家对绘画本质,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阐释写生在具象表现绘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气韵生动"在"六法论"中处于首位,全面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美学思想的基础。本文从对"气韵生动"的认识,通过"气"、"韵"、"生动"之间的关系,来谈"气韵生动"内在的美学思想,突出了"气韵生动"美学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写生时要抓住写生的生活感受与创作的主观情绪,并融合个人修养等方面来探讨其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借鉴前辈画家的写生经验,结合作者个人的实践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同行在教学和创作时参考,冀望共同促进中国山水画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头像的写生是人物画中要求最高的部分,不仅因为头部的结构最复杂,更在于人的面部有丰富的表情。我们经常提到的"以形写神",在头像写生中的体现最为充分。因此,对于素描头像写生技法的学习对以后的人物画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中主要阐述素描头像写生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在观察方法中强调了点、线、面的结合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式;在表现方法上着重论述了用线、面、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最后提出了如何将雕塑和版画的表现形式溶入素描头像写生的技法之中。  相似文献   

6.
王峰 《公关世界》2016,(22):98-100
近些年,我有许多机会外出写生。去了许多地方,学到了几十年都学不到的东西,享受了许多快乐,也画了很多的画。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中国山水画写生的特点,借鉴前辈画家的经验以及结合个人的实践体会,提出若干具有现实意义的山水画写生方法,供大家在教学和创作中参考,希望共同促进中国山水画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起富豪榜,如果你不知道胡润,你一定被骂作老土--这个专门为中国富人"数钱"的英国人,一晃已数了11年,被媒体封为"在中国最出名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9.
曾有古人"十年磨一剑",在广西省南宁市,有一位青年画家则"十年造一艇"。他在多年的写生过程中,目睹了所到之处环境恶化的状况后,决定自筹资金建造一艘"中国环保宣传艇",航遍全国大江大河,宣传环保。很多人都把他的这个设想当作痴人说梦,然而他  相似文献   

10.
程丛林老师及杨寒梅老师在三周时间内,分别以各自的独特手法写生作画。诠释"写生"的深层次含义和在作画中的意义。了解和学习他们的技法对自身的创作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而"身韵"则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本文主要论述了"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价值、"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表现风格,最后探讨了身韵及其技术、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雅虎中国的路可谓艰辛曲折,2005年8月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联姻后,几经变脸,但由于战略不明,管理层频繁交替,因而一次次与机会失之交臂。雅虎中国跌跌撞撞走进了曾鸣时代,2007年5月,"雅虎中国"正式更名为"中国雅虎。"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14,(16):7-7
在信息技术分秒刷新的今天,"星光中国芯工程"至为关键地改写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占领了核心技术的高地。作为该工程的总指挥和首席专家,年仅四十一岁的邓中翰被誉为"中国芯之父"。十年时间里,他主持研发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实现了八大核心技术突破,截至2008年年底,共申请了1500项国内外技术专利,实现了研发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销售覆盖中、欧、美、日、韩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售突破一亿枚。2005年,中星微电子成为中国第一家靠核心技术而不是"中国概念"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的芯  相似文献   

14.
徐海波 《现代交际》2014,(10):184-185
党的十八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长远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青年学生的梦,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把"中国梦"教育切实有效的落实,本文将主要研究和探析高校以"青年梦"托举"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看似静物写生,司空见惯的花,有的还是路边的野花,然而在韩国画家林贞姬手中却成为一种诉说。花虽花,花非花,花的后面隐藏着一位东方女人心中的神秘,一种引人追索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留学生是英、美两国国际学生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最近在美国、英国两所名牌大学发生的与使用"中文"相关的事件提示我们:国际学生语境中,学生管理工作者不限制中国学生"说中文"相互交流,也不在意中国留学生的沟通中标签式地刻意"用中文",这是号称尊重多元价值观的名校的管理者应有的文化意识。中国留学生在涉嫌受到歧视时,愤起发声非常必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中文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世界上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中国越来越具有文化自信,国际学生语境中"说中文""用中文"将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的身体里天生流淌着的"美食基因",落实到烹饪的技术上,就化为"烹、蒸、煎、炸、烤"这五门绝学。再加上衍生和发展,食材的变化在中国人手中焕发出了无限的可能。可是在这些烹饪流派中,也掺杂着吃下去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又美味无比、诱人犯罪的"邪恶美食"。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儿科哮喘界素有"北陈南盛"的说法,南盛"指的就是我们的盛锦云奶奶。今年85岁的盛锦云从医已经整整60年了,满头银发,眼神清亮,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她至今仍然活跃在医学专业领域,看病、授课、做研究,还做起了网络直播。2019年10月24日,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开幕式上,盛锦云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的称号。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才发现了人和自然,而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人为本,发现了人。两晋时期,更是"人的觉醒"与自然的发现。基于中国世俗现实的道德主义、自然审美主义与花卉独特的丰富多彩、尽善尽美,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根源于中国人的这种审美心理,自宋代出现这一画法以来,一直发展,成为国画工笔、写意之外的花卉的重要花卉画,并经久不衰。掌握没骨花卉画,需要临摹、写生、立意、构图、随类赋彩、情景交融等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记录的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包括文学内容和史学内容,对于时代特征有较好的总结。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现当代中国社会文学形式的变化,对于探究其文学价值有重要作用。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进行研究,阐述研究背景,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历程,并提出"史学化"趋势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