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大背景下,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兴起,网络流行语也随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其中较明显的就是汉语地域方言对网络流行语的渗透,这些汉语方言因其极具表现力、富于生动性并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特点而受到众多网络使用者的喜爱,因此,方言网络流行语在网络流行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现象,本文对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语方言展开研究,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汉语方言影响网络流行语的现状、方式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英红 《职业》2012,(32):86-87
社交网络具有网络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形成舆论的重要场地.社交网络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社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方式,对社会群体的社交行为影响显著,相关研究也有很大跟进发展。以下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1.社会环境如网络社交软件发展与普及度、周围人网络社交普及度等因素对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影响机理与程度;2.网络社交偏好水平与现实人际交往水平的"跷跷板"效应,及前者为后者带来的利与不利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进而提出一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寻找一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心态和语言行为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地理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文中试图从语言心态和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并揭示江西语言生活发展的某些共性,据此预测普通话与方言消长的基本趋势:普通话与方言长期共存,普通话将取代方言成为语言生活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流阵地,它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社交呈现圈子化特征,社会情绪处于纠结状态,社交心理上"技术依赖"取代了"情感依赖",更容易形成意识形态的链条。在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下,要从媒介技术层面、文化心理层面、人际交往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加强对大学生正能量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在社交网络时代,市场营销教育工作受到广泛重视,在实际教学中,相关机构应当根据社交网络实际要求,建立专门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明确相关工作特点与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树立正确观念,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樊凯 《公关世界》2022,(22):39-4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领域的突发事件日渐增多,让政府和一些学者开始重视风险沟通的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手册》是我国政府首次发布的官方风险沟通操作指南,其也将风险沟通作为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建立在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公众和媒体之间理性的沟通桥梁”。而随着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其也越来越成为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舆情的主要传播渠道和发酵地点,因此,想要做好社会风险治理,社交媒体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研究和治理方向。而在近几年在全球各地爆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和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强烈威胁,都加速了全球学者对社会风险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以及社会风险治理方面的研究,这也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种现状,本文从当前突发公共事件主流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情况出发,通过分析其传播的特点特征和治理困境,提出社交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风险沟通和治理策略,以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帮助政府管理部门防控重大舆情,有效化解舆论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社交网络时代,网络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载体,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积极性高,原因在于:通过网络参与的及时性;同辈交流自由化,长幼交流隐私化;接受信息私己性与自我满足性。因此,可构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导互动模型,包含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导向机制、效能机制以及交互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与人类持续增长的网络社交需求,共同推动了网络社交方式的不断丰富和社交工具的不断更新。近来,微信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了网络社交的新宠。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网络媒体发展中的这一新热潮,运用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等理论,来解释微信的社会文化传播功能和影响,以及其受用户青睐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微信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新变革,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外书摘》2009,(12):80-80
广州方言又称为“粤方言”、“粤语”、“白话”和“广府语”,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汉语语音特点和古汉语词语较多的一种方言。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今日的广州方言还保留着不少中古时代的汉语语音,且看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五大最难懂方言之一的陕西话,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为祖国的文化独树一帜。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体会到今天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一种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和使用特点反映着该语言使用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体现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章分别从其语义特点及形式特点两大方面分析了陕西方言中亲属称谓词。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科技与音乐的深度融合,改变着音乐文化的社会属性,不仅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网络音乐潮流,也逐步形成了网络音乐社交特有的文化认同群体与生态。网络音乐的社交过程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审美,而逐步演变成社会群体感情宣泄、情感交流的形式。通过分析网络音乐的文化认同现象,结合网络音乐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网络音乐的良性文化生态,对提升大众审美水平、强化民众感情归属、增强国民幸福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发展促成了语言的革新,网络用语也应运而生,其中不乏方言。网络方言一经出现就以极快的速度成为流行热词,这一现象对于汉语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方言的传播流行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影响语文教学,过于粗俗化等。初步分析及研究方言在网络中传播流行的方式、原因、表现形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方言的进一步传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沟通方式,社交网络已然成为高中生进行情感交流以及沟通的重要渠道,其在现实生活中所生产的价值也已远远超出人们对它的期望值。为了准确分析社交网络对高中生课余生活的影响,本文从社交网络的发展出发,对高中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据此分析社交网络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原因,以期能对高中生正确使用社交网络提出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已然进入了网络社交蓬勃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充分利用各色各样的社交媒体实现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其中自然也包括教育。相对于系统教育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设有着更高的社会资源整合与校社立体联动要求,各大中职院校往往在家校合作的开展方面也有着更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针对这一系列的客观事实与需求,笔者将结合当前社交媒体和中等职业院校的普遍发展状况及个人实际工作中经验,就“基于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院校‘家校合作’的创新研究”这一话题在本文展开分析,以资诸位同道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新媒体传播日益便捷,相关的监管与伦理讨论应该及早参与其中。近年来网民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并且网民中高校中的大学生占据了相当比例。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下,网络成为社交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中高校学生对网络社交的依赖性较为明显。由于网络社交的隐蔽性与非直接接触性使得部分高校大学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脱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失德的现象。高校是培养人才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上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深入思考、提出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人类社交方式,这种虚拟的间接的社交网络带来了新的交往模式,离开了一定的社会情境线索(如外貌、空间特征和非语言线索等)也导致了传统的人际信任观发生了改变,而本研究就是从调查网络人际信任度、现实人际信任度、现实人际交往能力三个方向出发,研究网络社区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从而找出较为合适的交际模式。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交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不断地扩大社交活动的地域和空间,为人们打造相对开放、平等的社交环境。大学生是互联网上较为活跃的一类用户,他们往往对人际交往有着相当大的需求。为此,本文将研究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特征,并对大学生网络社交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丰城市梅林镇杭桥村选取了一定的相关语料对丰城方言称谓语系统进行相关的探究,重点从社会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两方面探讨了梅林方言称谓语,分析了社会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的特点以及其所映射的风俗文化,这将对丰城方言称谓语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覆盖全国,移动设备已普及,带宽极大提高、各种能够应对大流量、高负载、大范围的社交平台不断出现。且随着大众的社交范围由"私密"转向"社会"、网络流行语的运用也从最开始的针对自身状态、人与人间关系的表达,变成了公众思想状态与发展潮流的体现。本文主要从网络技术发展对网络平台的影响,和网络平台的发展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