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沈宏婷 《城市观察》2021,(1):102-108
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新格局、增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不仅需要加强三省一市之间的互融互通,也需要各省市内部区域深度融合的支撑.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面对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江苏应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各省市各扬所长的指示精神,着眼于内部优化,充分发挥协调发展之长,进一步增强一体化发展的开放性、融合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在空间布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城乡关系等方面率先构建省域一体化新格局,既带动全省发展,也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并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转变。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针对区域一体化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瓶颈,文章提出推进新一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十点建议,重点提出要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突破口,努力构建起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长三角城镇体系,全面加快长三角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使长三角城市群尽早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4.
王岩  王金煜 《城市观察》2024,(2):49-59+161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夜间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三角城市夜间经济的历史嬗变出发,剖析长三角夜间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长三角夜间经济的创新发展策略。挖掘城市夜间经济的潜力,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升级城市产业,提高城市韧性,为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5.
李玉娟  彭仕兰 《城市观察》2021,73(3):126-142
以长三角2003—2018年为样本观测期,运用相关产业集聚指数分别计算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法测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利用社会经济距离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从空间总体效应看:本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负向影响.就相邻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有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正向影响.②从空间效应分解看: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绝对值各有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负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正向效应)与总效应(负向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正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负向效应)与总效应(正向效应);制造业集聚的总效应(负向效应)小于间接效应(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张倩 《现代交际》2014,(11):116-117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要求河南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而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则是将河南推向世界舞台的一个强有力的推手,在发展河南旅游资源的同时,外语的经济效能不容忽视。本文就外语资源在促进河南旅游资源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展开深入的讨论,从经济效能、文化差异等方面阐述了外语软实力对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长江三角洲地跨江、浙、沪两省一市,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包括所辖县),是中国东部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仅占全国的1%左右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23%左右的经济总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域优势、相对发达的交通和科技、电讯和金融服务业,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工和合作,在分享全球要素市场优化和重新配置所创造的各种利益的同时,正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各种风险。2007年以来,受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及世界能源、食品、原材料价格等的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欧美等大国经济增长普遍放缓,长三角作为全球经济相互依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直接影响到该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此,在当前阶段,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科学发展观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对长三角地区的中、长期影响,尽快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长三角地区发展模式和远景计划。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智慧旅游的大背景,本文以苏州古城区文化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对苏州古城区的文化旅游进行实地调研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智慧旅游平台的多种功能、推动苏州古城区景区的全面智慧化建设、升级古城文旅产品、加大建设古城智慧酒店、拓展古城文旅智慧营销的创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都树立起低碳意识,主动维护自然环境。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随着森林旅游的盛行,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不会因旅游经济的发展而遭到破坏,就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以在森林碳汇增加的同时,鼓励低碳消费,使得森林旅游低碳化。本论文针对发展森林旅游及实现低碳旅游的建议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面向未来,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治理应在充分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按照"三结合"的指导思想,根据规划、投资、运营、服务、管理一体化的要求,着力实现"四统一"的目标。其中,"三结合"是指统筹和效率相结合,增量和存量相结合,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四统一"是指形成统一的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形成统一的物流服务市场环境,形成统一的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形成统一的政策和机制创新,以实现港口群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的兴起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在城市更新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以广州为例,探讨了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促进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低碳经济产生背景及内涵着手,分析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间的双向关系及双向影响,探讨开展低碳旅游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旅游业出现了一种新的旅游类型——会展旅游,它能给一个城市带来巨大的游客量,从而增加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城市繁荣的作用。国外的会展旅游早于我国,其每年以20%的增长速度扩张,为地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长春会展旅游的现状,探讨其对长春城市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体育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氛围和基础。体育旅游和旅游文化相结合,孕育的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体育旅游的发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体育旅游健身活动之中,提高生活质量、寻求健康生活和娱乐休闲的方式,趋向健身、健美、追求刺激和享受的高层次发展。体育旅游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产业开发的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其互动影响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镇开始被人们关注,并进行旅游开发。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使旅游开发方向和旅游类型的定位越趋商业化、雷同化。这对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本文以河源市为例,对文化古镇的旅游发展做以分析,并给出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孟祥林 《城市》2014,(8):15-22
正一、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的发展状态与区域经济学依据(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廊坊的发展状态分析京、津、冀三地虽然分属3个不同行政区划,但无论从历史沿革角度看,还是从地缘关系看,三地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从该区域分割为3个行政区划后,京、津依托大都市的优势,在发展势头上很快超过了河北省。河北省11个中等城市中,保定、唐山、张家  相似文献   

20.
成员偏好是影响制度设计和制度变迁的主要变量之一。根据行为目的的不同,成员偏好类型可以分为风险规避型和效益优先型。不同的偏好类型对制度演化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海合会的历史上,风险规避与效益优先构成了影响一体化的矛盾关系。基于风险规避的偏好,海合会在制度设计上具有排他性,对组织规模的扩大极为审慎,而基于效益优先的偏好,海合会在经济一体化程度上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