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Halliday对情态量值的划分和Palmer对情态动词意义的分类,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定量定性法对比中外文科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情态动词的使用,分析其语义特征和用法,从中可以看出其如何实现人际功能。研究发现,中外学者在摘要中都倾向使用低值情态词,且情态值大小和使用频率呈负相关。此外,摘要中的情态动词使用要兼顾作者学术观点和具体语境,以便更好地完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自建的中外学者应用光学英语科技论文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学者与本族语者英语科技论文中从句使用的差异性。从中外学者常使用的从句类型、不同从句类型在文中各部分的频率分布情况,以及具体分析中外学者各从句使用特点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展开全文,力图使所得结论能为理工科学者的英语论文写作及老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情态动词用于表达说话人对当前命题或命题所涉及情境的观点或态度,它包含了说话人的意图和意愿。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情态动词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学生英语笔头作文中的情态动词的分布与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具有不同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方面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4.
虚拟语气作为英语三大语气之一,历来是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制性虚拟语气作为虚拟语气的一个分支,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掌握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制性虚拟语气的使用情况,基于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强制性虚拟语气触发动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探索了强制性虚拟语气结构触发动词的分布情况、句法特征以及这种结构的语用功能。研究结果发现:触发性动词在使用频率上呈现显著性的差异;其所使用的时态具有明显的差异;触发性动词引导的that从句中,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should+动词原形的形式,而非单纯的动词原形形式。总体来说,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强制性虚拟语气的使用较少,且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学者研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重叠。本文主要从语义、结构和语境三个方面阐释了制约动词重叠的条件。在语义方面,动词能否重叠受动词本身的影响;在结构方面,动词重叠受到的制约较多,多与动词本身结构和动词重叠在句子中的位置有关;在语境方面,动词重叠能表达委婉、缓和的语气,并且会产生新的语法意义,而新的语法意义的含义还是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比较文学、中外文学交流史以及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和学科中,对东方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有关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7.
存在句是表示哪里存在什么的句法结构,是俄语中常见的句型。存在句的构成离不开存在动词,存在动词表示存在句的述谓性,具有语法上的述谓功能。存在动词的使用灵活、复杂,并对句子的结构和语义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对表示纯存在意义的存在动词的结构、语义及用法进行研究,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者们对这一问题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比较文学、中外文学交流史以及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和学科中,对东方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有关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于是一些重要的阿拉伯文学作品在中国开始译介的时间,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过去,人们对此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古兰经》、《一千零一夜》等古  相似文献   

9.
董梅 《现代交际》2014,(4):17-17
转述现象在社论语篇中较为普遍,它是传达意义和姿态的重要方式之一。社论作者往往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转述表明自己对话语信息的态度并以此影响读者对社论内容的看法。本文应用汤普森的转述理论,通过对40篇社论英语的语料观察和量化分析,试图探讨此类文本中常用的言语转述信号及其特点。希望本文对发现社论英语意义和态度的解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见解读,我国相关专家和学者目前对其研究与讨论达到了新高度:即目前"如何培养与落实核心素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因此,本文旨在浅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及其背景下我国英语教师中外文化素养的现状、发展途径及其现实意义,希望能为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发展贡献其理论与实践价值,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目标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中国社会是一个讲人情面子的社会。众多的研究成果和文化比较研究已证实了这一点 (韩少功 ,2 0 0 1 ;阎云翔 ,2 0 0 0 ;翟学伟 ,1 995 ;金耀基 ,1 993;黄光国 ,1 988;胡先晋 ,1 988 1 944)。近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的论文中开始使用这两个概念 ,但由于对它们各自的涵义、彼此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社会如何发生作用等 ,都还缺少理论的推演和概念关系的逻辑整合 ,① 因而也就很难由此获得对中国社会关系运作的解释。近来 ,受西方诸多理论和概念 ,特别是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及社会网络理论的影响 ,有些学者逐渐倾向于将人情和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中外社会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增进中外学者们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推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为推进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于1991年7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社会学研究国际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经过一年的酝酿和筹备,在各有关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下,中国社会学研究国际讨论会,今天开幕了。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向参加讨论会的全体中外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外社会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增进中外学者们的相互  相似文献   

14.
字幕组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中外文化的民间交流中,特别是中国对外国文化的吸收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分三个时期大体梳理了日语字幕组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分析日语字幕组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中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言语转述在新闻语篇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基于《中国日报》中头条新闻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类言语转述,旨在探讨新闻工作者是如何通过言语转述来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  相似文献   

16.
梳理、研究《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1—4册)中的中国元素内容与融入方式发现,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元素内容以现代文化为主,依托当下生活展现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华文化要素;中国元素的融入方式以联系社会文化与个人经历为主,将文化知识与亲身体验纳入学生学习中国元素的英语表达的过程中;中国元素的呈现形式以跨文化反思为主,聚焦中外差异对比,引发学生深度理解母语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历来注重礼貌,在交际中会使用敬语.之前,有学者(郑春梅,1969;任晓丽,1982)曾经研究过敬语在日语和韩语及英语中的使用情况.近年来也有学者(刘宏丽,1990)开始探讨汉语中敬语的使用,但主要还是对古汉语的敬语使用研究为主.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于现代汉语中敬语的分类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为语料,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探索如何通过人际功能实现其演讲意义,并达到传播中国思想、推动中非深化合作的目的。研究发现:在语气系统中,演讲者主要使用陈述语气,为听众提供信息;演讲者多次使用第一人称复数"we"作为主语,拉近与听话者的距离;演讲者大量使用中量值情态动词"will",表示中国对合作的意愿。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自人类学创立以来,文化一直是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国内外学者都曾尝试定义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从概念出发,通过对人类学学者关于文化定义的回顾、文化特征的论述、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作比较,发现人类学中的文化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不同,进而提出人类学视野中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文化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李星 《职业时空》2009,5(6):158-159
随着我国涉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成为在国际旅游业中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外友谊、扩大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由于文化形成的民族差异性,使得在导游口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的制约。因此,研究导游口译中克服文化障碍的途径与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