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力的培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是就业之母,要扩大就业岗位就要大力鼓励创业,因此,在扩招背景下研究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个体的创业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从创业力的内涵、特征、意义入手,提出了激发创业意识,弘扬创业文化;改革创业教学,强化创业指导;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创业环境的大学生创业力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施险峰 《职业时空》2014,(7):106-108
由于创业风险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很大.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类型和目前大学生在应对这些风险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不同风险的相应防范措施.并探索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的有效路径,以促进大学生创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娜红 《公关世界》2022,(3):76-77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优化大学生回乡创业机制,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应注重创业政策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加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宣传力度,赢得社会各界的舆论支持,搭建大学生回乡创业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和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创业环境优化机制;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服务建设是大学生创业、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外部环境,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和支持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创新型孵化器运营模式为出发点,研究当前高校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鉴创新型孵化器运营模式来加强高校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期望能够完善高校创业服务,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创新型创业的主流群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关键,而大学生创业意愿是创业行为发生的最佳预测变量。从分析影响创业意愿的主要驱动因素出发,将社会认同应用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不同社会认同背景下的创业意愿模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意识、感知能力的不同使大学生感知到的社会认同存在差异。从高社会认同与低社会认同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与实现路径。有研究表明,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创业教育等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室内名贵盆栽花卉‘线上线下’营销项目"为例,探索一条较为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实践路径,总结创业训练项目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创业实践。创业恐惧心理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践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缺乏对自身创业能力的客观评估、缺少有效的创业支持系统和缺失宽松的创业环境等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创业恐惧心理的产生。高校要以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为理念,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积累实战经验。社会要以政府社会力量为依托,建立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建立进取包容的创业文化,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工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其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持久发展。本文以民族文化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高校不断探索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实践育人共同体"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体系要求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全过程。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例,探究"实践育人共同体"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朱锋 《职业时空》2012,(7):95-9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政府要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张寿香 《公关世界》2024,(2):127-12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任何行为都需要以动机的获取为先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要引导高校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就首先要掌握学生真实的创业动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只有这样,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可能性才能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的规范度才可以有所强化。为此,本研究在广泛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动机存在多元共生化的现象进行阐述,并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探讨,为更好地优化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大学创业文化的培育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创业文化是当代校园文化的亚文化,是大学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创业文化的建设情况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行为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应通过培育大学创业精神、完善创业教育机制、开展创业主题活动等路径系统构建大学创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沈伟兵 《公关世界》2022,(4):128-129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依据新常态下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的,通过创新、创业精神的塑造,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职业观念,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内驱力.基于此,文章以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可行性为切入点,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文婷 《公关世界》2022,(22):55-56
由于大学生的毕业数量在不断增长,市场竞争力也逐年增加,在这种竞争压力之下,大学生可能会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出现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难以实现个人价值。而高校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总是忽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品格难以提升,为此,需要在就业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二者的融合意义,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稳、变缓,产业结构逐渐向“集约型”转变,经济驱动也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就使得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提升。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可以结合经济新常态背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优化指导,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本文重点研究了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昌兴 《职业》2020,(2):37-3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从高校缺少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和对比,探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其次,从创新创业理念、创新教育体制两方面入手,介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接着从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实训基地、制定全面教育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入手,研究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最后总结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方法的应用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勤工助学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其较为全面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高校和大学生的重视。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重要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原因以及形式,指出农林职业院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对创业素质养成的推动作用,优化勤工助学平台,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19.
杨雅 《公关世界》2023,(19):123-125
近几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2020年我国教育部提出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高校智能支持作用和科研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进而随着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对学生综合素质所提出要求也日渐升高。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创新创业的实践入手,以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以“创新创业比赛平台”“校企合作联盟”及“大学生孵化基地”三个载体为依托,打造本校创新创业团队,践行本校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针对高职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路径探索提出建议,借此推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欣  余晓辉 《职业》2014,(16):73-73
近年来,湖北枣阳市就业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小额担保贷款为抓手,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搭建创业平台、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等措施,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政策引导、项目推进、创业指导和服务为一体的枣阳特色创业工作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发挥知识、技术优势,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具体来讲,今后枣阳市就业局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