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尊英 《职业时空》2008,4(2):119-1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使得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明晰物权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物权法的实施发挥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加,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逐渐尖锐化。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加深了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的重视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文章主要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引起生态问题的原因.它从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要承认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入手,指导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处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建立正确的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尽管马克思没有在文本中明确提出过"生态"一词,但马克思却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贯穿始终。当前学术界对《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由对象性关系解读人与自然关系;二是从"人化自然"角度考察人与自然关系;三是从劳动异化理论探析人与自然关系;四是构想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5.
自然与人类最早的文学创作相伴相生,早已成为文学艺术的有机部分。西方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在探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途径。在当今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惟一选择。达到理想状态的关键在于人类生态意识的确立,贯穿现代文学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历经了从和谐共处到征服改造到回归生态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典型文学作品的解读强化人们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关系是影响其创业意愿形成的主要原因。对305名在校本科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强关系主要在情感和帮助上给予大学生正面的鼓励和支持,促进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在家庭和学校背景下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尤其是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正面引导和帮助。因此,学校应重视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通过弱关系和其他社会网络关系获取异质性信息和资源的能力。大学生自己要努力学习创业知识,拓展社会网络关系,积累创业资源,从而提升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7.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三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反映  相似文献   

8.
彭林峰 《职业》2005,(10):52-53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给我国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使命就是努力解决信息问题.各级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开放性的眼光与气魄,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富有成效的创新制度和解决方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差距特征、人文背景,不断创新,确立市场化导向、企业化机制和参与式决策等新的管理理念,建立确保知识交流、信息提供和信息双向流动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化已成为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网络科技正在以其巨大的力量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图书馆也开始渐渐向"虚拟化"、"数字化"的数字图书馆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而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也要顺应信息网络化的要求发生相应的改变,采用新的方式与对策,这就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网络信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变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所面对的挑战,并探讨了在此背景下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那个和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布迪厄场域理论来考察不同社会形态下青年与社会的信息互动实践,发现青年与社会的信息互动在具有“位置-权力”关系的场域中展开,“位置-权力”关系通过信息资本的占有而建构。社会形态随技术变革更迭,青年与社会信息互动的场域逻辑与运行机制发生相应转变。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场域变得多样,并且发生着从家庭向学校再向网络空间的偏向性转换,场域运行的推动力量也从时间权威向结构权威再向认同权威转换。可以说,青年与社会信息互动场域的转换,正是人类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对“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信息传播时空观的生产实践与社会表征。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负面新闻信息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它针对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冲突、失衡、不和谐的变动,表现出的是非人性的特质。如各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意外事故以及现实中人性的虚假、贪婪、萎靡、落后、愚昧等等。一般来说,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也是媒体上负面新闻的"爆发期"。近年来,各级政府、领导十分重视信息的透明与公开,以彰显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这也给媒体提供了宽松的报道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标准。提高地方高校学生职业信息素养能力势在必行。文章从图书馆角度,分析了学生职业信息素养的内涵、培养现状和培养思路,提出地方高校学生的职业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以工业革命为背景,通过家道败落、复兴家业和人物悲剧命运的描述,展示了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镇的人情风貌,谴责了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该作品进行了解读,分析了人与自然、自然与两性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关注女性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并比较西方近代史上相关的社会政治学说,试从政治哲学视角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从宏观上分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不断地进行教育理念实践,实现教育教学与时俱进的发展十分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社会生产生活模式产生了诸多影响。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探究教育教学发展十分关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渗透,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教学质量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可见不断地探究相应的策略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本文结合中职教育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必要性,基于必要性探究的基础上,从教学观念转变、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研讨会开展以及反馈机制建立的层面展开相应的策略分析,为今后中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和谐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诸层次系统所达到的良性状态.①具体到社会建设的实践,就是重新认识与理顺人类进步与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问的关系,经济建设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新闻采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应该从新闻采写的要求出发,提升新闻采写的工作能力。本文介绍了信息背景新闻采写的要求,阐释了信息背景下新闻采写面临的挑战,着重分析了信息背景下新闻采写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公关市场中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关市场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关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各个社会组织之间需要协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公关在整个社会分工中占据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重要。这个越来越重要的意思是,全社会、各行各业要时刻注意认真妥善处理好公众关系,同时从产业角度考察,随着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传播技术的进步,公关专业技能的提升,公关行业要有优厚的利润和一支精干强大的队伍。从社会运行的  相似文献   

20.
孙梦南 《现代交际》2013,(10):92-92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归纳起来是人与自然辨证统一关系的充分体现,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一致,要求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要整体同步相适应,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充分反映了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