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也开始向现代信息化教育迈进,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微课。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选择特定的、单一的教学知识点作为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学习任务所形成的一种在线教学视频,在各大高校得到普遍的运用。但是目前高校在微课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高校对微课功能的定位偏向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微课制作的形式大于微课制作的内容,微课建设在建设时长受评价导向等内容的影响等,都是高校目前建设微课急需解决的。本文主要分析目前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并提供相应的发展对策,逐步实现高校微课建设的系列化,不断提升高校微课教学设计的理念,为高校微课建设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高校微课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微课是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自然要服务于学习者,而高校学生接受新生事物也比较积极,因此,微课运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是必然趋势。但目前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那么普及。为了促进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从制作微课,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管理、设计,以及微课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意义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新媒体环境的发展,数字广播、微信、QQ、网络电视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环境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教育手段也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网课、慕课等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大学校园,为丰富高校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帮助。本文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微社会形势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微课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其显著特点是高效性,因而能够为教师和学生创设一种新颖的教学互动感受。相同的针对要求刷新教育模式与内容的班主任德育教育而言,需要应用微课作为德育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形式,它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资源丰富、应用灵活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青睐。在教育信息化高速推进的今天,将"微课"引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势必会对其教育教学的形式、内容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微课"的含义和特点入手,分析了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微课是借助网络所进行的在线教学或者移动教学,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已经普遍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有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本文将探究微课在中小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针对高校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应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使枯燥的科学理论形象化,消除学生畏难心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引领了信息化教学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技术为网络化教学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资源不断涌现,其中就包括微课与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微课则为新型资源的首选,二者的融合发展对于信息化教学实践意义非凡,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教学中将微课与翻转课堂巧妙融入生物化学学习,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特点,通过分析目前微课与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化学生物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高职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日渐深入,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这一改革深入的最好体现。有别于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微课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新思路带来的变化,本文就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相关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更为深入展开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课堂学习和网络教学充分结合,实行混合式教育,建立一种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线上微课+线下课堂的组合式英语模式,利用线上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结合线下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同时也有效激发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在数字化"微"时代,微课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文介绍了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并以Word 2007中文本框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提及"微课",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微课程形式大多是以视频资源为主。在国内,随着对微课程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微课程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微课作为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可以以教材解读的方式呈现,亦可以知识讲解形式展现。"应用写作"课程则是中国语言文学类、部分理工科专业等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实用性较强,适用面广泛。本文旨在结合对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有关认识,针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根据微课程应用模式来设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邹小花 《职业》2017,(7):103-104
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微课制作和应用的不断创新,微课在技工院校教学应用中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以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微课教学为例,介绍了微课的定义、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微课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微课,是近年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个新兴的事物,它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教育领域迅猛发展,以大学高校为发源地向中小学延伸,目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竞相谈论的热门话题。我国各类院校也将"微"课堂的制作及其教学中的推广作为教师的业绩考核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故而也引起了教师们在改进其教学法上越来越多的重视。微课以其新生者的姿态,正在掀起一场不可阻挡的潮流。本文作者以自己在法国电影《小王子》的微课制作过程中的亲身经验和教训来具体阐明"微"课堂在现代教学手段当中的应用,并着重讨论微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课代表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优化与进步,微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加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从微课的含义特点以及高等院校中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微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使微课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关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可极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介绍了微课的定义、特点和类型,微课设计内容的选取和制作的步骤,微课的应用范围,总结出微课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瑀 《职业》2018,(10):83-84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微课就是在新时代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类型,这种教学模式在网络时代有着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邢台技师学院参加了河北省第一届微课比赛,参赛组类为计算机与商贸类,比赛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网上评审、视频比赛、教学设计表和设计脚本;第二阶段是现场说课和现场答辩。此次赛事充分体现了微课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新产物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其短小精悍及视频动画动态效果的特点已成为新时代、新教学、新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模式,需要广大中职教师不断探索学习。这次比赛不仅开阔了笔者的眼界,也使笔者对微课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笔者从比赛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出发,简要分析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教育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育也逐渐开发出了新软件,这为高校教学体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慕课"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其在授课模式上具有多样化的模式,能够将学习管理系统以及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在短时间内检索到学生需要的内容,这对于高校教学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高校文献检索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高校文献检索微课平台设计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刘颖 《职业时空》2014,(12):70-72
教育信息化微时代,微课教学模式或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结合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以及它在计算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运用.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融合应用微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技术教育应用的教学理念.本文就基于微课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融合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微课"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青睐,成为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微课"教学模式并未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范围普及和运用。本文将深入探析"微课"的概念界定、特点及其发展,以及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的进展,探讨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体悟"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反思实际教学中高中英语"微课"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