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公关》2023,(6):7-7
3月25日,"寻访海丝印记读懂中华文明"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在福建启动.此次活动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中国外文局、福建省政府新闻办、福建省外事办共同主办,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外文出版社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形象修辞学角度出发,结合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探讨福建利用"海丝"话语所构建的区域形象及该形象在国内外的认可程度。标题和命题对比分析表明,福建省内媒体试图为福建构建一个在"海丝"中具有重要地位、经济发达、文化历史悠久、在其他各个方面都具有良好表现的区域形象。该区域形象在国内层面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在国际层面上只有那些与"海丝"密切联系的方面得到认可。福建省内和国际层面进行命题表达时在话语策略运用方面存在差异,省内媒体在构建区域形象时应尽量使用多样化的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3.
邮发代号:国内32-35国际:BM372欢迎订阅2006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历年来源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并被国际重要检索机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本刊是全国最先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和“内稿外审”制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之一(1998),在学界享有较高声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4.
正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中心是以复旦大学人文学科为基础搭建的学术平台,旨在依托复旦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中心面向世界各国杰出学者、每年为海外优秀的中青年中国学学者提供一定的访问研究机会,并通过学术报告、小型学术工作坊、学术出版等各种形式,构建访问学者与复旦以及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一方面为海外中国学学者提供"在地的"研究环境,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复旦与国内,通过交流与合作研究,提升中华文明研究的学术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文明研究的进一步国际化筑造平台。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华文明研究重点在于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从而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中确立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并将其作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事务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国际主张的精神源流与重要根基。中华文明在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经历了创新型发展,展现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而引领新形态的人类文明发展。在对中华文明正本溯源之后,需要将中华文明不断革新的“故事”和“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有效地传播出去,以德服人,以文化人,以此改变西方文明世界对中华文明的误读、偏见与打压,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从而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正>“和平性”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绝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1]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是崇尚“和平”的文明。  相似文献   

7.
整体自然环境乃至个别地理因素,对人类生活文化的影响之重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两者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不是一二种大理论所能概括的。东西文化对比中关于“中华大陆型地理环境”和“西方海洋型地理环境”的对立比较其来有自,谬种流传,流毒甚广。新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需要解决中国“本土性的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困境”的问题。以欧西地理与人文互动和中华大陆地理条件与人文动态的对应关系观之,唐宋间中华文明近乎“跳跃性的大变化”,表明“大陆型”地理环境自有其利于文明发展的因素,此亦是今日中华文明发展之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国际公关》2023,(2):22-23
3月29日,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承办,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伽蓝集团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暨北京地区校园巡讲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并就此拉开了长达6个月的赛事活动序幕。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领域及文、理、工、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问题讨论等。本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学报,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01年又被确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0.
(1 ) 1 999年 1 2月 ,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 )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 )。( 2 ) 2 0 0 0年 1月 ,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 )。( 3) 2 0 0 0年 ,继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三版 )”(北京大学 ) ,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中排序第 1 1。( 4 ) 2 0 0 0年 7月、2 0 0 1年 2月和 2 0 0 1年 1 0月 ,相继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南京大学 ) 1 998年版、1 999年版和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是包含了海洋文明在内的多元文化的共同体。但从中华文明的内部结构来看,明代以降,代表中国融入世界、参与并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并非代表国家意志的明清政府,而是以福建为代表的中国东南沿海民众。该区域的海洋文明特质正是在朝廷的阻力与国际潮流的拉力之间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2.
“双碳”话语(政策)被纳入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成为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目标和实践进路,使得“碳政治”成为继“可持续发展”之后国际绿色话语实现国内主流化的又一个实例。30多年来,国际“碳政治”话语(政策)体系的构建与传播,经历了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初步形成、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及其发展议题挑战、《巴黎协定》与“国家自主(碎片)化”落实架构等三个主要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则表现为对这一不断演进发展中话语(政策)系统的、从“低碳”逐渐转向“双碳”目标指向的国内化适应与重构。中国“碳政治”话语(政策)是一个以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自主性立场与认知行动为根本特征的“自主知识体系”,但其进一步拓展完善,也需要深入思考环境人文社科议题上国家(地方)自主性与全人类共同性之间关系、环境人文社科自主知识体系与学者主体性之间关系等基础性议题。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领域及文、理、工、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问题讨论等。本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学报,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01年又被确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 ,由教育部主管 ,清华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领域及文、理、工、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问题讨论等。本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学报 ,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被“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 2 0 0 1年又被确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2 0 0 0 ) ]”来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 ,面…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明自萌芽初期具“满天星斗”表征,渐趋多元一体特征。据古代多语种文献所记载之地理时空维度观古代“中国”与中华文明型塑历程,中原王朝统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系列措施,古代“中国”渐成各民族文化融合、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周代以降,文献所载地理时空概念的“中国”,有“中国”“中原”“四海”“九州”“十二州”“五服”“王畿”之称,随地域版图不断扩张,族群文化多样性特征较为显著。另外,从族群、族属、族类等以自然人或族群为基准的各民族有“华夏”和“四夷”之称。兼容并蓄、博大深邃的中华文明型塑历程,是中国古代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往互鉴史实具象的共同历史记忆与表象。多元一体、包罗万象的中华文明在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霍桑与海丝特在追求和境遇上的种种相似之处的考察,论证了霍桑在《红字》中所表达的一名艺术家的苦涩和孤独。由于这种孤独感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社会大众对艺术和自由思想的漠视有关,霍桑只能将它隐藏在“面纱”之后加以传达,以免使作品遭受读者的冷遇,同时他又精心设置了铺垫,帮助真正能读懂自己的读者去认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 ,由教育部主管 ,清华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领域及文、理、工、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问题讨论等。本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学报。并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被“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本刊为双月刊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校内外研究者赐稿根据教育部 2 0 0 0年颁发的《中国高等…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浮出水面,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广泛重视。2015年2月11-12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新华社、中国社科院、中国外文局、福建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召开,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度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对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建设“中华文明中轴带”,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文化地标、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从地理、历史、文化、生态、发展五个维度提出了建设“中华文明中轴带”的逻辑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目标和任务,具体包括建设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带、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创新样板、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新文化空间和中华文明黄金旅游带等。建设“中华文明中轴带”的主要路径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布局重大文化工程、坚持系统治理和创新思维、打造红色教育和青少年研学实践平台、系统规划和营销中华文明基金旅游带等 。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21日至25日,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K.R.I.)在都江堰市举办了“中国民间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四川、重庆等省市和韩国的与会学者及领导50余人,提交论文34篇。开幕式上,项楚教授作了提纲契领性的讲话,指出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研究价值等,颇予人启迪。之后,学者们发表论文并进行探讨。一、关于雅俗、正邪的关系,民间信仰的定义。儒家衡量“雅”“俗”的标准,乃是否符合儒家的圣王及其确立的礼教道德文化;《荀子》首先使用的“风俗“一词,本包含上“风”、下“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