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丽 《四川统计》2011,(5):53-56
回顾“十一五”: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年均增长最快时期 经济总量超过上海2008年以来,四川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面对周际、国内新形势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对标准化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必须及时把握机遇,坚持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全局”的方针,以标准为手段,为“四川造”产品更好进入国际国内市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以及全省“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促进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以期为决策提供参考。四川省金融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四川始终站在潮流的最前列,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引领时代,以“勇向潮头立”的姿态高歌猛进,改革开放4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坚持务实苦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规模跨越式增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四川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4.6亿元,到1991年的1016.3亿元,用13年时间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2007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达10562.1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总量于2015年、2018年、2021年先后跨越三万亿元、四万亿元和五万亿元台阶,2022年GDP总量达56749.8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见图)。  相似文献   

5.
《四川统计》2013,(1):31-31
权威点评: 2013年,四川经济将继续平稳增长,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将对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在保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尽早谋划“十二五”后三年节能减排工作,合理下达2013年目标任务,以确保全省“十二五”总目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情》2004,(1):47-47
四川藏学研究书院成立于1990年12月18日,是四川省科委领导下的一所民办公助的科研机构。办院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研究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要求,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实现第二个战略目标服务。“书  相似文献   

7.
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两个“滞后”,在一个较长时期对经济 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必须坚持深入推进“三个 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8.
四川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四川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措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撑,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民负担大幅减轻,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已经由温饱型逐渐步入小康型,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区位和历史的原因,四川经济发展地域差异较大,农民收入地域性差异明显,绝对差距还在呈不断扩大趋势,不利于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观2023     
《四川省情》2024,(1):10-12
<正>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从岁首到年末,我们在争分夺秒的建设中“遇见”经济的增长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篆刻”四川的时代印记。2023年,四川经济总量攀上新台阶,增速赶超全国,走出一条奋力追赶的坚强曲线。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情》2009,(7):6-9
2009年以来,随着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投资力度不断加快和“扩大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等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落实,四川工业止跌回升,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农村经济恢复性发展。全省经济整体表现为内需明显扩大,生产发展明显加快,经济回升加快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全国。当然,在经济形势好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虽然经济已初步见底并逐步复苏,但防止经济不稳定波动,保障持续稳定增长仍是下半年四川经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缺煤少电 如何突围——能源与四川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四川经济一方面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需求急剧扩大,另一方面能源项目建设明显滞后,供给相对不足,油品价格飙升,电力供应紧张,能源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再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四川能源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999年到2003年,四川能源生产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其中,发电量由1999年492.2亿度增加到2003年781.8亿度,原煤产量由5550万吨增加到7262万吨,天然气产量由82.2亿立方米增加到105.3亿立方米,年均分别递增12.3%、7%、6.4%。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7.8%,到2003年达到9142万吨标准煤。19…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四川经济,走过一条“两升两降”的心跳曲线。 从年初的“开门红”,到地震当月一落千丈,再到随后3月急速回升,转而9月后又掉头下行——近年来走高的四川经济,在自然灾害与金融危机双重压力下,第一次将“止滑提速”写入来年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砥砺奋进,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阿坝州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阿坝特质的奋发图强之路。国民经济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七十年来,阿坝州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经济规模日益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建州之初的195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2亿元,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情》2023,(5):10-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也明确提出:“以工业为主擎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四川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但面临工业化率过早过快下降等问题,在部分领域与全国及沿海省份存在差距,未来需进一步补齐工业基础短板,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情》2019,(8):31-33
今年以来,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四川全省上下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贯彻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实施“六稳”政策,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落实,上半年地区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年初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在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如何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有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回顾和思考四川开发的历史进程,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从中获取历史智慧和战略启示,以便作为决策鉴戒。四川历史上经济、社会开发的“之”字形进程四川自古巴蜀文明诞生以来,已有4500年以上开发的历史,是祖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开发曾有过几次高潮,从鼎盛到迟暮到复苏,从先进到滞后到追赶,历史走过了“之”字形的开发之路,很…  相似文献   

17.
胡渤 《四川省情》2006,(1):27-28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引资工作,把利用外资工作作为当前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来抓,我省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模、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四川利用外资的发展进程受国家实行梯度发展政策的影响,与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相比,四川吸引外资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利用外资主要靠“三来一补”的形式以吸引间接投资为主,引资的绝对数量很小。直到1983年才创立了我省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1985年四川首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洽谈会后,我省吸引外资步伐有所加快,数据显示,经历…  相似文献   

18.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农村现代化的主战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四川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加快发展,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尤其是“十强县”领先优势明显,“类区先进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然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较突出。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元旦全国政协的新年茶话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此,本刊特推出“聚焦三十年”专题连续栏目,拟以“我眼中的三十年”和“数据三十年”为主线,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四川社会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统计》2013,(1):19-20
2008-2012年,四川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迈上新台阶,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为促进四川经济“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02012五年间,四川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五年投资累计完成66365.2亿元,年平均增长25.2%。2009年四川全社会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仅当年的投资就超过了四川1950年到2000年投资的总和;2012年四川全社会投资总量18038.9亿元,是2009年总量的1.5倍。五年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