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虚假流量对互联网时代的经营者具有极大的商业诱惑性。基于获益模式的差异,虚假流量行为可以分为刷单获益型和指标获益型两种典型形式。司法实践中如何规制虚假流量行为不仅面临不同请求权基础的抉择,也将直面如何适用互联网专条的现实挑战。规制虚假流量行为的要点包括:一是要基于获益模式的差异对虚假流量行为进行分类规制;二是适用互联网专条对虚假流量行为进行规制时要对“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扩大解释,并适当降低其证明标准;三是应充分考虑互联网行业的特性,在司法实践中对商业惯例进行适当引入以保持规制与创新之间的某种平衡;四是对虚假流量行为进行规制时要对消费者利益的反射性保护抱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朱静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57-63
互联网购物已日益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方式,然而,部分经营者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受众群体庞大的特点,以不正当地人工删除差评行为来获取竞争优势。人工删除差评行为对于消费者决策、经营者竞争的显著消极影响,是对该行为进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主要动因。人工删除差评行为的出现,从主体认定、行为认定、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应从多方面衡量人工删除差评行为的正当性、明确责任主体、适当加重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加强法律规制,以求达到有效规制人工删除差评行为、维护互联网交易平台正常竞争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商业秘密的实行与保护问题一直以来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秘密可谓是重点关注领域,在2019年的修订中针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作出了多处调整,在定义、举证责任、损害赔偿等问题均作出了相应的变动,以契合社会发展趋势.不过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针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仍存有不足之处,在商业秘密诉... 相似文献
5.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时间线图、关键词突现次列图等,对2017—2023年共计52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发现,在数据抓取不正当竞争这一领域,研究重点集中于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抓取行为的理论研究、法律规则、认定标准、正当性边界等方面,但仍然存在主体之间合作关系较弱,理论研究广度不够全面等问题。在后续研究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学界的研究现状,提升研究深度、拓宽研究领域、把握研究热点,重点关注数据抓取行为的正当性及适用边界、法律规则及认定标准、影响因素等多方面,从而更好地平衡数据流通与数据开放的边界,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6.
7.
8.
近年来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机会主义行为层出叠见,且部分已经具有类型化特征,该行为加剧市场信息失灵、致使市场竞争失序、导致责任与利益失衡、损害群体性消费者权益,亟待规制。相比于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和以民法为代表的私法规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定位和功能发挥机制与消费者机会主义行为规制相契合。然而,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理念和具体制度难以完全满足规制需要。为弥合应然与实然的鸿沟,应在观念层面转变传统认知,正视消费者机会主义行为这一现实问题,同时在制度层面扩围主体制度、填充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点及其立法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华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3):42-45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 ,伴随着入世 ,我国已步入国际市场竞争的行列。如何完善竞争法 ,维护有效竞争 ,推动经济发展就显得异常重要。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立法 ,该文通过分析该法的特点 ,结合从中得到的启示 ,对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华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62-63
被誉为“市场经济宪法”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至关重要。然而 ,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立法缺陷 ,极不利于指导司法实践 ,亟需进行“废、改、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论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兼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1):110-112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很好的体现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及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必要的司法解释;确立一个具有高度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执法机关:建立针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具体法律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2.
常磊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2-25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互联网经济的繁荣.为了争夺用户资源和市场份额,互联网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态势开始蔓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了其他互联网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互联网经济的竞争秩序.为了保障互联网行业的有序发展和持续繁荣,必须加强和完善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目前对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作出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晓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95-100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制度替代。传统知识产权法存在固有的局限,对知识产品的保护是不完全的,有些知识产品也不适合通过划定产权的方式来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纳入了权利生成的道德标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和范围得以扩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手段和救济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问清泓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4(1):44-44,47
我国<反不正汪竞争法>自1993年实施以来,在主体问题上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条款的第2条和第7条的规定上,存在主体不明,实施中有争议.为此,分析了造成争议的根源以及解决的办法,阐述了应建立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制度,出台反垄断法的重要性,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殷志刚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32-35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在法律适用中起着一般条款的作用,但只具有向司法机关授权的有限功能.针对该一般条款的修订,文章认为鉴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私法性质,扩大一般条款的授权范围,使行政机关获得对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权的主张是不合理的,建议坚持一般条款仅向司法机关授权的有限功能,着重通过民事司法途径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6.
修改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6):30-32,46
我国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目的是制止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竞争,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地发展。但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执法实践当中还存在不足和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日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益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3):70-74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日本作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较早地建立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中日两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之处,通过比较可以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确立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法律地位,构建内容全面、协调配套的竞争法规体系,强化和完善民事法律责任制度,设立职责齐备且具有较高权威的独立的竞争法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18.
《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范围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扬零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79-83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范围问题上,本文认为,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理论层面看,从主体角度界定反不正当竞争适用范围存在着难题,合理的做法是排除主体因素而径直以行为角度确定 相似文献
19.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权的扩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梦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62-65
将他人商标标识用于商标以外的其他商业性用途 (商号、域名等 ) ,如果这种使用使消费者将其商品或服务与原商标标识的商品或服务相联系 ,则该使用可能构成侵权 ,但无法依据现有的商标法律规定予以救济。基于已有法律的缺陷和实践的需求 ,应对商标权人的权利给予扩大保护。相对于商标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权的扩大保护更合理、有效。诚信原则是判断是否正当竞争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勇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3-60
侵权范式与道德范式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两种传统范式,它们皆具有法教义学方法论的特征,当前均面临着适用的危机.传统范式的危机要求对一般条款进行范式转换,新范式以利益衡量为内容,包括了经营者利益、消费者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三个衡量对象,并以成本——效益经济分析作为衡量标准.一般条款的范式转换会引起对竞争的主体行为、客体对象以及客观结果的世界观转变,并以新范式的“美感”和“远见”作为转换的合理性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