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开拓了崭新愿景。振兴战略实施的近十年间,全省经济总量实现生产总值超万亿的历史性跨越,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250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2003-2011年)递增11.7%;全省人均GDP5050美元。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四川始终站在潮流的最前列,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引领时代,以“勇向潮头立”的姿态高歌猛进,改革开放4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坚持务实苦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规模跨越式增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四川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4.6亿元,到1991年的1016.3亿元,用13年时间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2007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达10562.1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总量于2015年、2018年、2021年先后跨越三万亿元、四万亿元和五万亿元台阶,2022年GDP总量达56749.8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见图)。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平均每7 年翻一番1949 年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0.47 亿元,到1978 年也仅有5.73 亿元。1985 年撤县建市以后,广元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18 年GDP 总量达到801.85 亿元,是1949 年的1706.1 倍,平均每7 年总量翻一番(见图1)。  相似文献   

4.
结构优化,总量不断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遂宁经济进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几上台阶。2018 年,遂宁市地区生产总值1221.39亿元,是1949 年的1508 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8.5%,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1%,总量连跨8 个百亿台阶。产业结构实现由“一三二”到“二三一”的转变升级,2018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6∶46.3∶40.1。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瞭望     
2014年长三角核心区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2014年长三角核心区16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万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9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万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万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29万亿美元。长三角铁路建设2015年再投559亿元今年长三角铁路建设全年计划完成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49 年的2.53 亿元增长到2018 年的2303.82 亿元,增长了909.6 倍,年均增长10.4%,经济规模居全省第二位。2017 年突破2000 亿元,达到2074.75 亿元,成为全省首个突破2000 亿元大关的地级市。  相似文献   

7.
建国60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全州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地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新阶段(一)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国以来,全州各族人民着力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逐步调整发展思路,切实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全州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到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9亿元,比1949年的622万元增长77.2倍,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9亿元,比1949年的604万元增长11.9倍,年均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6.79亿元,比1949年的4万元增长6914.2倍,年均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比1949年的14万元增长2505.2倍,年均增长14.2...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积极实施“兴商建市”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培育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300.1亿元,同比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400美元;财政总收入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6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款  相似文献   

9.
2021年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2021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1.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6.4%。按照《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将突破3.3万亿元。从2020年7月27日四川省成德眉资同城化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到2021年末成都都市圈规划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我市国民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发展势头。2000—2003年各年实现的全市生产总值为109.28亿元、119.57亿元、133.46亿元、156.6亿元,是我市历史上生产总值增量最大、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情》2005,(2):14-14
2005年1月18日,省政府召开2004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局长胡安荣对2004年四川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盘点:GDP一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2004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创10年来的最高水平,已经连续3年超过两位数增长,连续3年经济总量一年跨上一个亿元台阶,并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5890亿元的目标。经济总量上台阶的背后,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也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全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全面进步,经济增长进入了…  相似文献   

12.
陈敏 《四川省情》2023,(12):55-57
<正>2023年是德阳建市40周年。40年来,德阳全市艰苦奋斗、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的历史性飞跃!六次翻番,经济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实现“六连番”1983年建市之初全市经济总量只有16.6亿元,1988年实现第一个翻番,达到39亿元;1993年突破百亿,实现第二个翻番,达到100.2亿元;1997年实现第三个翻番,达到201.1亿元;2005年实现第四个翻番,达到444.5亿元;2010年实现第五个翻番,达到917.3亿元;201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2017年实现第六个翻番,达到1907.4亿元,2018年突破两千亿元。  相似文献   

13.
《统计与咨询》2011,(2):5-5
GDP: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双一"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一、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建市以来,霍林郭勒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07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达到80.3亿元,比1986年净增63.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2%.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第一产业下降,二三产业结构稳步上升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建党尤其是建国以来,自贡农业"裂变式"成长,总量跃升,结构升级,创多个全省"第一"。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经济总量稳步增长。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只有1.71亿元,1987年突破10亿元台阶,2007年突破100亿元,2020年达到374.81亿元,创历史新高,比1949年增长218.2倍,年均增长7.9%。  相似文献   

16.
从交征购粮到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废除沿袭数十年的粮票到取消农业税,从温饱不济到吃穿不愁,再到实现全面小康。达州紧踏时代步伐和政策节点,农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农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亿元(当年价,下同),到2020年达到636.0亿元,增加了633.8亿元,增长了288.1倍,年均增长4.1%;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1.7亿元(当年价,下同)增加到2020年的393.6亿元,增加了391.9亿元,增长了230.5倍,年均增长4.2%。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威远县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66亿元,比2000年增长91.6%,“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经济总量增长最大。  相似文献   

18.
继2007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万亿元大关以后,2011年四川GDP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26.7亿元。经济增长15%,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来的新高。GDP四年实现翻番,这是四川经济发展创造的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2021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9916.9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即将踏上两万亿元新台阶,经济总量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位势,占全省GDP比重达37.0%、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多项指标发展态势好于全国全省,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1.2、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1.6、6.0个百分点。可以说,2021年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进一步增强,为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五万亿元贡献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戚军凯 《四川统计》2014,(8):I0005-I0012
权威点评 上半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97.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2.81亿元。占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的38.1%.以成都为首的成都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36.17亿元。占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从增速来看。泸州、雅安、眉山、资阳增速都超过10%,增长较快。其中,泸州以11.2%的速度继续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