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信托与委托理财是资产管理的两种不同形式,表述不同的法律关系。委托不发生财产的转移,受托人的权限受到制约,而信托则是以受托人的名义进行财产管理,受托人有较大的运作空间。由于信托与委托具有不同的特点,其风险控制措施也不尽相同,但规范运作却是两者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2.
金融委托理财作为一种典型商事关系,横跨多个金融领域。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规范下,司法实务存在“以名定性”或依“主导性要素”的思路来进行法律定性及其适用,但易造成法律适用上的缺位和错位。同时,金融委托理财有异于一般民事委托的特性,法院不宜直接类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委托合同”规则,否则易产生“削足适履”的法律适用上的窘境。金融委托理财可分为信托型理财和一般委托型理财,均是基于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任而委托,且受托人享有能够影响委托人或受益人利益的控制权,故应将金融委托理财视为一种受信关系,而不宜界定为民事一般委托或统归信托关系。以受信关系为法理,受托人承担受信义务,能强化投资权益保护。解释论下,可借道诚实信用原则填补解释和实质重于形式进路展开,在个案中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等相应受信规则的适用,以此改进金融委托理财的司法裁判。  相似文献   

3.
关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弊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有舍本求末、冷淡主业、收益保底无法可依 ,引发金融体系泡沫、易生腐败违规等弊端 ,因此 ,需谨决择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委托理财要求企业将自己闲置的资金委托给有关金融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双方签订受托投资管理合同,受托人把委托人的资金在证券市场上从事金融工具的组合投资,以实现委托资金收益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委托理财法律性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委托理财作为一种新兴投资方式,法律对其的定位直接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委托理财的法律性质.委托理财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范畴,可依受托人以哪一方的名义从事投资管理行为.将委托理财分为"委托型"和"信托型"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并对代理、行纪、借贷等说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委托理财的风险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资产是否转移”以及“交易中使用的投资人名义”,委托理财可以分为信托型委托理财和委托代理型委托理财。委托理财的受托人负有谨慎义务。委托理财合同中的风险承担条款原则上有效,但在受托人为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合同中,保底条款无效。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作为一种经济行为,近些年来表现得相当突出和普遍,出现过阶段性的繁荣。但由于存在委托资金规模巨大、保底条款缺乏法律保护、操作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往往蕴含较大的风险,对这些公司的业绩及证券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应当从完善立法、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强化证券民事责任等方面加强对委托理财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委托理财合同保底条款的含义、性质和产生原因,结合委托理财案件的审判实践,遵循公平、等价有偿原则,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保底条款应认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受贿犯罪行为呈现出方式不断更新、手段更加隐蔽等新特征,给办理受贿案件带来诸多难题.结合一则新型受贿罪案例,着重分析受贿犯罪行为与委托理财、借款合同等民事投资行为的界限,在厘清腐败分子主观故意的基础上,最终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后以委托理财名义提供资金给他人,获得保底高收益回报行为构成受贿.通过对该案的阐释分析,以期对今后解决此类受贿案件提供一点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委托理财合同的研究需要首先明确委托理财法律关系的性质,但是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其的界定仍存在较大争议.对于委托理财法律关系的判断,直接影响到资金委托方和受托方各方,尤其是受托方的默示义务,以及最终影响委托理财合同中个别条款乃至合同整体的法律效力.我国理论界对于委托理财合同的性质界定尚无定论,具有较多的争议.这种争议来源很多,但核心的原因是由于委托理财这种新兴的资产运行和理财方式,具有较多创新性因素和综合性因素,现有的法律对其的规制同时也较为贫乏.综观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委托理财法律关系的性质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学说.  相似文献   

11.
金融技术化主要表现在扩大金融运作空间、改变金融形态和手段、降低金融运行成本等方面。金融技术化的杜会后果包括经济后果、制度后果和对人的心理的影响等。金融技术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经济危机的本源;金融技术化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同时也导致公平的失衡;金融技术化对人的心理影响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举措,但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特质定位依然模糊。分析东北地区优势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现状,明确以产业金融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特色的理念,提出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三步走战略,即金融集聚、地方性金融中心、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路径模型,并提出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竞争力涵义和指标体系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以金融资源论为依据,以金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为原则,针对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特点和金融发展的阶段,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构建金融体系和金融生态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指出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统计资料的可取性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金融科技改变金融生活,当前只包含传统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的指标体系已经不能真正反映区域的金融包容发展状况。文章将风险容忍度和数字金融指标纳入金融包容的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和欧式距离法构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31个省份在2011-2015年的金融包容指数,并运用泰尔系数剖析了各省市、各区域金融包容的空间差异、变化趋势及存在短板。研究表明:全国金融包容水平除北京、上海外均处于较低水平,但存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金融包容的内部差异最大,而区际的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小。通过金融包容指数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对比分析,以及各省在传统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上的不同表现,提出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以金融科技驱动金融包容性发展;提高公众金融素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区域内协调发展及区域间相互合作等。  相似文献   

15.
论财务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文化是财务人员的精神支柱,是财务管理的灵魂。研究、建设财务文化,是财务发展过程中研究领域革命性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金融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分工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区域金融一体化内在机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具体策略,即通过建设区域统一产权交易市场和建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方式加强区域金融与基地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建设;通过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区域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重视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金融一体化建设强大的集聚与辐射功能,把青岛建设成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整个金融领域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仅促进了金融机构创新,提升了其竞争意识,完善了资本市场监管制度,而且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发展。但同时,互联网金融给传统的金融形式和金融理念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以及新兴业务模式,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从观念更新、调整转型以及模式创新方面提出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状况对于一个地区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不断予以优化.在阐析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之后,从生态视角对金融问题进行简单分析,给出了对其进行优化的对策措施,即: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领导;金融机构应发挥主体作用,担当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主力军;企业应充分认识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自身发展的益处,积极主动地参与;强化法治工作,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全面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夯实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信用基础;建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看似经济问题,其深层次是文化问题.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反思,得到启示:一是我们现在强调扩大内需时,不能盲目挥霍,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念.进步应该意味着苦难减少、幸福增加,而不是只追求财富增加.三是应用儒家的中庸之道处理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深刻阐述的"十个结合",是应用中庸之道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兴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其总资产、不良贷款率、利润总额和资本净额等指标在发展碳金融后的变化,得出发展碳金融对其产生了正面效应的结论.这些正面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责产规模逐年增大和经营风险逐年递减.兴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国家的碳金融政策与法律,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严格遵守“赤道原则”,加强金融创新,提高市场美誉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