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然而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定义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概括起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人们的经济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根本转变,而且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将发生很大的触动。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可持续发展为面向21世纪的高职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入。1994年9月,国际人口与发展开罗会议不仅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构建环境道德规范的依据是保障整个自然界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增进所有物种的利益,同时也就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境道德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权利义务互动,才能达到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道德规范主要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树立全新的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树立可持续资源观,使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树立可持续消费观,选择适度、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人类不能忽视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不能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而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尤其重视可持续发展。为此,作者提出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株潭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重点规划了三市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着人与自然的差分而产生的。人为了生命的延续,首先要在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为了生命的存在,首先要衣食住行。人类的所有活动都不能不同自然发生关系,整个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冲突融合的历史。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与自然发生着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威胁、攻击、破坏着生态自然的生存和发展,并造成了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进而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原子能技  相似文献   

6.
如何对待我们居住的太空船问题 ,实质上是一个在如何运用科技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 ,如何运用科技使人类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发展自然 ,如何运用科技协调现实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的身心关系的问题。要善待我们所居住的太空船 ,就不能采用纯自然生命循环系统方法 ,而必须做好三项工作 :(1 )来一个自然 -社会生态学知识普及运动 ;(2 )清醒认识科技活动的美丑二重性 ;(3)把解放自然与解放人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类理性主义导致的科技至上与自由主义导致的个人利益至上使人类在伦理上形成人类中心主义,而人类中心主义又影响着法哲学及具体法律制度构建。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缘起于生态科学的生态主义在人类伦理、哲学等领域迅速发展,并被人类引入到环境法。环境法中的生态主义是指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指导环境立法规范人类环境行为的一种整体主义理念。其在整体主义倾向、对自然的价值定位、终极目标上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生态主义环境法要求人类的实现路径是通过完善人类自身的规则体系,调整人类自身行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愈来愈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如何在水资源短缺的恶劣环境条件下 ,生产足够的粮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食物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变得更为关键和重要。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广泛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农业—节水农业。为此 ,本文拟通过对节水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剖析探讨节水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一、节水农业的内涵和特点1、内涵。节水农业是指在以植物—土壤—水—大气构成的循环系统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当地水资源 ,以尽可…  相似文献   

9.
J·B·福斯特生态基本三角思想主张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以剥削人们的劳动和征服占有自然为代价的积累财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稳固的生态原则基础上的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主张坚持以人为本,土地、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应当基于满足人的需求之上而不是依赖纯粹的市场力量从而为资本所控制,特别要优先考虑穷人而不是利润和生产,强调满足基本需要和确保长期安全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应由社会运用而非占有,使自然和生产社会化,构建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尊重自然,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满足当前的世代也要满足未来的世代的需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二者有着相同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存在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和相融性,主要表现在:(1)知识经济体现了主客体协调发展的思想,而主客体协调发展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2)知识经济体现了人类思维方式的辩证创新性,而可持续发展正是人类思维方式创新的表征。(3)知识经济促进了社会公正,而社会公正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4)知识经济实现了自然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通与共进,而自然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5)知识经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则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同时,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融合将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必然会在更深的层面上实现新的融合,从而衍生出新的文明。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和谐文明时代,教育必须实现由谋职教育向和谐教育的转型,担负起应有的和谐使命.而和谐教育要履行其固有的和谐使命,必须进行教育思想的重构,确立和谐教育思想,向和谐化方向发展.两个和谐发展战略--人类自身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人类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德、智、体、美、情诸方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人文使命;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社会使命和自然使命.为了使和谐教育思想由理念层面尽快进入实践层面,有必要确立"三进一出"的教育方略,将和谐教育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以便使受教育者习自然之智、学自然之德、感自然之恩,逐渐养成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自然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明显地提升了,其经济价值和其他价值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旅游业,就可以实现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经济良性增长的目标,并使环境资源冲突与环境代价降到最低限度。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更要在开发与利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这种珍贵而稀缺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不可再生性,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其安全和延续。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在人类认识上引起了全方位的变化。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转型即文明转型的核心和底蕴。“十五”期间 ,中国可持续发展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是树立和提高民众环境意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衣风景园林作为人类与自然的纽带,在实践环境教育、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介绍了环境教育在英、美、德、法等西方国家与现代风景园林相结合的实践,并从理论体系、实施途径、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和总结其特征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国情,对我国环境教育与风景园林的联合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然价值指自然万物及其运动过程本身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属性或功能,包括资源价值、生态价值、景观价值等。自然价值的特征具有内在性、统一性、有限性和无限性,正确对待自然价值的内在性,要求人类不要任意掠夺自然的价值,承认自然价值的统一性。要求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时要统筹规划,综合考察。尊重自然的价值与维护人类的利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陶器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工具理性的发展使人的生存环境变得单调而冷漠,而由泥土、水与火构成的陶瓷艺术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与需求.现代陶艺以传统材质、技法为手段,以多元化、自由化及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艺术形式介入并改造环境、美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应是经济法的一个新的价值追求,以可持续发展为新价值目标的经济法应树立全球化观念和"社会一生态"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18.
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片面强调当代人的眼前利益是人类欲望无限膨胀的后果,人类发展因此陷入困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经验中的理性选择,人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模式是基于发展中面临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所决定的。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只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工业经济导致了今天的环境危机,使人类社会走到了发展的极限,而生态经济才真正符合人类的发展需求,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制度安排和创新,变革激励机制,推进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以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其云 《南都学坛》2012,32(2):72-73
艾米莉.狄金森以自然为主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几首诗歌,通过诗人对自然的体验与认识,聆听自然的声音,阐释人类对自然造成了破坏与掠夺、人类要尊重自然神秘的一面、人类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等观点,从而在进一步深化认识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同时,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