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篇分析与翻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语篇分析理论引入翻译教学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语篇翻译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掌握英汉语言转化的规律,帮助他们从翻译误区中走出来,不断提高其翻译能力,增强其在交际中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篇分析方法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认为应有目的地选择语言资源,对整个语篇进行重写。文章通过分析翻译基本单位和语篇信息性,引出语篇分析理论,通过英汉语篇对比,进行语篇翻译相关内容研究,并把语篇分析理论和语篇翻译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教学和翻译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3.
时空视点理论为语篇提供了时空框架,对语篇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认识、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英汉语篇的时空视点存在差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英汉语篇时空视点差异,准确解读原语语篇视点,并根据目的语语篇视点的要求作适当调整,将原语恰当译入目的语。  相似文献   

4.
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礼德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为众多翻译研究者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他们将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 ,取得了较大成果。休斯通过译文和原文的语域分析以确定译作评估模式 ,区别了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 ;贝克探讨了翻译中语言各层次包括语篇和语用方面的对等 ;哈迪姆和梅森将符号层的语篇模式融入其翻译研究 ,实现了语篇翻译研究的符号学转向 ,代表了更广泛广阔的语篇翻译观。个案分析显示 ,语篇翻译模式操作性强 ,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批评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当然 ,这一理论也存在不足 ,需要完善 ,若能将语篇翻译的内部系统与更广阔的外部系统如政治、文化语境等结合起来 ,它必将展示更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语篇视点与诗词英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宏观语用学的角度,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为例,探讨了诗词翻译中视点对意境的创造、文化信息的传递、文本内容的再现及意象重构的影响和视点的层级性、有序性、关联性与一致性对诗词翻译的影响及其在语篇连贯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语用学的角度.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为例.探讨了诗词翻译中视点对意境的创造、文化信息的传递、文本内容的再现及意象重构的影响和视点的层级性、有序性、关联性与一致性对诗词翻译的影响及其在语篇连贯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篇翻译的互文性研究方法是语篇翻译研究中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对于解决翻译领域里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通过对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等各种互文性理论系统化的梳理,起到了整合的学术效果。通过对语篇翻译中的互文性阅读、互文性接受能力、互文性语境的讨论论证了互文性理论是语篇翻译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语篇分析与翻译密切相关。熟悉语篇知识,掌握语篇分析方法,并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与研究,对提高翻译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翻译的关键在语篇。翻译的目的是创造等值,创造在语篇层面上的等值。译者必须根据原文和作者的意图表达完整的语义,使译文成为文理通顺、符合语法和逻辑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本文从语类、语域、语义对等方面以及语篇翻译的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语篇分析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篇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过程,原文语篇中的连贯性是否能在译文语篇中得以再现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交际功能是否能实现。文章主要探讨了英汉翻译中语篇连贯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此外还浅析了影响译文语篇连贯的两个因素及对此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人物视角与人物心理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诸多叙事学家的重视。在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双视角的使用与达尔人物的心理特点相关。自我内在的空虚和挫折感使达尔的人格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自我:受害者和迫害者。前者在现实中被家人遗弃和否定,在故事内机械地用第一人称内视角记录眼前发生或自己正在经历的种种事件;而后者的眼光却以第三人称外视角在将他人客体化的过程中完成自己对他者的替代,以满足对其自我完整性的期望。双重自我引发了时空中双视角的存在,使达尔的视角同时性地指涉聚焦人物在场与不在场的事件。视角的分裂最终证实了达尔的疯狂。  相似文献   

12.
一部小说叙述视角的载体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模式是迄今为止,人类文学史上使用得最多、发展得最成熟的一种叙事方式,在鸿篇巨制中,全知视角能够支撑起宏大的叙事结构。小说限知视角的选择本身就渗透了某种感情评价,体现了对世界感知的深遂。总体的全知视角并不排除局部的限知视角。二者结合使作品色调丰富,同时调节叙事节奏,使得小说结构显得轻盈。  相似文献   

13.
哈特的重要贡献是,在一般法理论中提出并引入了内在视角。内在视角包含行为模式的趋同与批判反思态度这两个关键因素。批判反思态度既有一种认知维度,又有一种意志要素。通过与外在视角的坐标对照,可以确定内在视角是实践参与者的内在化视角,它与哈特自身的理论立场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内在视角的引入,有助于说明和理解法律规范性并建构一种有关法律陈述的语义学。此外,内在视角还应被视为法理学的方法论基调。  相似文献   

14.
视角是一个涉及观察者、观察对象以及观察路径的概念,它是影响语篇构建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主要根据语篇视角的定义、特点以及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语篇构建的影响,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对语篇视角与语篇篇中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语篇视角影响信息传递的成因和过程。  相似文献   

15.
普遍观点是休谟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在面对相互矛盾的道德判断时,需要普遍观点以进行有效的调解。经由普遍观点而做出道德判断的赞同与不赞同仍然是一种道德情感。道德概念的正确使用和人们的情感交流需要人们采用普遍观点,而想像和信念的运作与作用则保障了普遍观点的采用。  相似文献   

16.
小说的叙述视角是选择反映生活的观察点、立足点。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限制和纯客现叙述三种。本文运用 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叙述视角理论对鲁迅小说《孔乙己》进行分析,并指出文本在这种叙述视角下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17.
论时空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都是时空割裂的简单性静态时空观。如果将演化和信息的观点引入对时空结构关系的考察,我们将会发现时空的具体的内在融合的复杂性关系。这就是事物在普遍的相互作用中所实现的时空转化中的信息凝结效应,并进而导致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当代分形几何学以及超弦理论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结构的多层级缠绕、跌宕起伏的不规则、非均匀、非连续、非光滑的分维特征。  相似文献   

18.
司法判决是联系公民和法律的桥梁,公民通过司法判决来认识法律。提高司法艺术,坚持司法公正,将法律的要求通过司法判决完整地展现给公民,实现"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统一,法律就不是仅仅从外在观点来看的不具有确定性的"预测论",而是从内在观点来看的具有确定性的"义务论",如此才能建立公民和法律之间稳定的"熟人关系",法律权威在这种"熟人关系"中才有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小说叙述视角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的叙述视角是选择反映生活的观察点,立足点,确定叙述主体的问题,它虽与人称有密切关系,却又并不相等.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限制和纯客观叙述三种,它们各有利弊.视角的选择与作家的艺术构思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小说艺术的不断发展,视角的转换、交叉和多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这是小说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