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精神,发扬宗教界慈悲济世、扶贫济困,关爱社会、服务人群的优良传统,帮助散居少数民族村(居委会)贫困户解决困难、脱贫致富奔小康,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湖北省民宗委组织发起全省宗教界开展“十村百户”对口帮扶活动,即对十个少数民族村的100多个少数民族特困户进行对口帮扶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十堰市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鄂陕交界处,辖18个乡镇(场、区)、348个村(居)委会,其中1个民族乡和4个民族村,有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5500余人。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村的发展,切实改善少数民族聚居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自2004年以来,郧西县委、县政府组织财政局、民政局等10个县直部门对口帮扶民族村。10年接力,10年帮扶,共投入资金2090万元,实施村级阵地建设、公路建设、人饮工程、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几十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为民族村办成了一件件、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  相似文献   

3.
重庆是一个拥有200万少数民族人口、辖有4个民族自治县和1个享受民族政策的区、14个民族乡的直辖市。直辖之初,重庆市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5个民族区县全部是地处武陵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面对民族地区发展落后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正"1+1"对口帮扶工程即一个湖北省民宗委委员单位对口帮扶1个民族乡(镇),是继"616"对口支援工程之后,湖北支持散居少数民族加快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自2007年实施以来,各委员单位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以助推民族乡(镇)发展为己任,全力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解决了各族群众行路难、上学难、  相似文献   

5.
徐明 《民族研究》2022,(5):38-56+136
省际横向对口帮扶是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中的重要创新。利用这一政策影响,基于中国民族地区473个县市2004—2016年观测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中国民族地区省际扶贫政策中的政府财政支出乘数效应。研究发现:新疆受援地区县市政府整体支出乘数小于1,表明政府支出的综合效率有待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来自东中部支援方的财政帮扶和企业帮扶可以发挥更佳的乘数效应,并且相较于社会力量(企业)帮扶,政府财政资金的帮扶乘数效应更大(大于1)。这意味着,省际扶贫政策发挥了积极成效。此外,还探讨了影响乘数效应的外部基础条件,发现地区初始禀赋条件是制约乘数效应的重要因素,因而政府应比市场主体更早介入帮扶活动,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条件,使其突破门槛限制。研究结果不仅为民族地区的扶贫成效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新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更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启示和可能的路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28至29日,湖北省民族乡镇1+1对口帮扶工作现场会暨省民宗委委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在宜昌召开。来自省直12个帮扶单位的联络员和有关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及县(市)民宗委(局),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7日,湖北省民宗委召开了全省民族乡镇1+1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暨省民宗委委员单位联络员会议。来自12个委员单位联络员和所对口帮扶的12个民族乡镇的负责人及民族乡镇所在的县市民宗  相似文献   

8.
潘家湾土家族乡位于素有三峡门城之称的宜都市西部山区,与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接壤,全乡面积147平方公里,辖9个村1社区,总人口15902人,其中土家族6380人,占总人口的40%。2007年10月,湖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鄂政办函[2007]85号文件,全面启动1+1对口帮扶工作,其中潘家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中央决定将宁波、深圳、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从各自所在的省中抽出来,共同对口帮扶贵州省。随后,宁波市迅速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截至2005年底,宁波市已累计在对口地区完成帮扶项目1356个,提供无偿帮扶资金21960万元,捐赠物资7846万元,有效加快了对口地区扶贫开发进程。2002年,宁波对口扶贫办主任张祖安作为“扶贫帮困模范干部”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2004年张祖安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同年宁波市作为唯一的副省级以上地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19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新正酒店会议厅,来自国家民委、上海市民宗委、上海市宗教界、云南省民委、云南德宏州的相关领导聚集一堂,商讨德昂族发展大计。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德昂族发展的首批资金200万元,在这里通过交接仪式送交当地政府手中,由此拉开了上海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序幕。在接下来的5年中,上海市将提供援助资金2500万元,按整村推进方式帮扶德昂族发展。2006年对口帮扶的10个德昂族自然村的56个项目此前已经开始实施。56个项目(含括基础建设、交通、文化、农林业、种养植业、安居…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之初,在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下,全国东西协作扶贫工作全面开展。本文运用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上海对口帮扶云南的进程、措施、成效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而分析了现阶段帮扶工作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武汉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及时制定对口支援政策,编制对口支援工作规划,建立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全力支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12年12月,武汉市已落实对口支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6大重点项目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3.
鹤峰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湖北最早成立的2个土家族自治县之一。全县国土面积2872平方公里,辖7乡2镇1个开发区,205个行政村;总人口  相似文献   

14.
潘家湾土家族乡地处宜都市西部山区,与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交界,于2000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成立,是湖北12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也是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该乡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所辖9村1社区,62个村民小组,1.5万余居民,其中土家族人口占41%。曾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茶叶)""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和"全省十佳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22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在武汉召开省支持鹤峰县脱贫奔小康暨“616”工程对口帮扶工作会议,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等25个省直部门、大专院校、国有企业,共同商讨对口帮扶鹤峰的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工晓东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卢炎群主持会议.恩施州副州长肖作文参加会议.鹤峰县委副书记、县长苏勇介绍了鹤峰县脱贫奔小康暨“616”工程实施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就省直部门继续加大对鹤峰县帮扶力度提出请求.  相似文献   

16.
地处湖北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西北边陲的望坪小学虽然历史悠久,学生众多,但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直到上世纪末,校舍还十分简陋。几间低矮的砖瓦房晴天遮光,雨天避水,冬天更是寒风肆虐,吹得学生睁不开  相似文献   

17.
2017年是湖北省开展"1+1"对口帮扶工程10周年。10年来,各省直单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着眼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各族群众共同富裕,认真履行对口帮扶责任,投入资金、投入精力、投入感情,12个民族乡镇主动沟通、积极争取、敢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民生大为改善,各族群众普遍感受到了"1+1"对口帮扶工程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22日,省政府在武汉召开支持鹤峰"616"工程对口帮扶工作会议,省商务厅等25个对口支援鹤峰"616"工程的省直部门、大专院校、国有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受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卢炎群主持会议。恩施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肖作文、鹤峰县人民政府县长苏勇及鹤峰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  相似文献   

19.
正"616"对口支援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新举措,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在各对口部门的倾情帮扶下,利川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014年上半年,利川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社会规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7%、11.3%、37.9%和14.1%。  相似文献   

20.
2005-2010年,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为促进兴边富民工程顺利实施,耿马县建立了"3+1"对口帮扶机制。对口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的优势与功能,从主导产业、教育、资本、科技、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对口帮扶,耿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明显,但存在功能定位不准确、帮扶单位间帮扶成效差距大、帮扶资金力度不够等问题。今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耿马县应有针对性地持续推进和完善对口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帮扶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