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祸不单行 去年6月14日,茂林突发脑溢血,再没醒来。这个痛过方知情重的“二手男人”,曾在半年前发誓要让我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他做到了,但所有的温暖还在时,他的身体却在我怀里渐渐冰冷。  相似文献   

2.
刘兵 《老年世界》2014,(15):23-23
去年入夏,为方便接送读重点小学的孩子,我和大姐换了房,她家位于老城区一幢旧宿舍楼里。搬完家,大姐特意嘱咐我:“对门的老霍头有些怪,特爱管闲事,最好别惹他。”时间一久,我从旁人得知,老霍头的确有点“怪”:他老伴走得早,之后就一直独过。退休金不高,却默默地资助两个贫困学生上学。在国外的儿子寄来的钱,原封不动地捐献给红十字会;老霍头精神头特好,虽说七十多岁了,身体棒,声音洪亮,行走如风,没别的爱好,就好喝点小酒,没事了就在小区里乱转悠。碰到看不惯的事就朝人吼,还动辄以“我是个老党员,这事就要管到底”。  相似文献   

3.
他歪着脑袋对我说:“脱。”简单而干脆,那样子,性感极了。 我缓缓脱掉了那件包裹着我曼妙身体的粉色睡衣,睡衣里的我,只用一条火红的丁字裤将我的私密部位轻轻遮掩,于是,我凹凸有致的身体就那样几乎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去年秋天,父亲从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单位里退休,一辆汽车把他宿舍里铺的、盖的、穿的、用的全部送回了家。父亲整理着满地的东西,和往常一样有说有笑,他抖着一条新发的毛巾冲我和母亲吆喝:“谁要?火速来取,数量有限送完为止。”难得他“告老还乡”还有这么好的心情。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他不会和别人较劲,也不会和自己较劲。  相似文献   

5.
阿华 《现代交际》2004,(9):56-56
网络族:离开了网络就呼吸困难的“鱼”网名“卡夫卡”的小魏是一条网络里自由游弋的鱼,他自我形容说:“自从16岁那年上了网,网络就是淡青色的水,我就是鱼:在网中,我是精灵古怪的,是高智慧的,是透明的;下了网,我的身体就慢慢浑浊僵硬了。”  相似文献   

6.
燕燕  思路 《女性大世界》2006,(3):124-125
新年大片《霍元甲》里面有这样一个画面,风吹来的时候,所有在地里忙着插秧的人都停下来,站直身体,双手放松自然下垂,闭上双眼深呼吸,他们在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新鲜空气;韩流名剧《大长今》里也有个画面;新选拔的医女在内医院的申教授的带领下来到树林里,这是他的第一堂课,他告诉那些未来的“大夫”如何进行腹式呼吸,他特别强调“一定要长长地吐气,时间越长越好”。这两从而情节都和“呼吸”有关,所谓就是“吐故纳新”,以排队我们身体里的废气,保持我们生命的新鲜活力。因此,我们知道,呼吸是多么重要,呼吸是保持健康身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1997年,我爱上了殷惠笙。 爱上他,是我的劫数。因为殷惠笙是个已婚男人,有一个6岁的女儿,他的妻和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像他的大姐。30岁的女人怎么会老成这样?我不能理解,因为我才22岁,殷惠笙搂着我的腰说.“莫小离,你是我的一粒水蜜桃。”我喜欢他叫我水蜜桃。缠在他身体上的时候我问他:“你老婆叫什么桃?核桃吧?”  相似文献   

8.
克雷格是我在研究生院里的一位密友,他总是给他所到的每一个房间带来激情和生气。当你说话时,他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而你会觉得比在他开始听你说话前更重要。人们都喜欢他.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克雷格和我一如往常在我们的学习室.我朝窗外盯着看去,见到我的一名教授正从停车场穿过来.“我不想滋上他。”我说。“为什么不?”克雷格问道。我解释道,上一个春季学期里,我同那位教授槁得不欢而散。他给我的一些建议冒犯了我,而在回敬他时我也冒犯了他。“再说”,我补充道,“那家伙并不喜欢我。”克雷格看着窗外那个正在经过…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的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内向的公公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我常想,公公才62岁,身体还很硬朗,如果身边有位知冷知热的老伴,陪伴他走过漫长的晚年岁月该多好呀。我的想法得到了丈夫和小姑子的赞同。春节团聚时,我们都异口同声地祝他老人家在新年里找到新的幸福。公公听了却心情  相似文献   

10.
张龙 《当代老年》2007,(1):17-17
老爸去年从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岗位上退了下来,那一天他一个人在房间里默默的抽了好多烟。没有人去打扰他,儿女们知道老爸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那可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啊!退休后的老爸脾气变得暴躁异常,好在我儿子放了暑假,就整天陪着爷爷,老爸的情绪缓解了很多。暑期过后。儿子上学离去,老爸生活无味起来,开始学着靠“网上冲浪”打发时光。看着老人因孤独而“迷恋网络”,我的心里生疼,但又不好阻止。  相似文献   

11.
警告读者     
蒋如铎 《老人世界》2008,(12):55-55
我有个朋友姓朱,儿女孝顺,家庭美满。三年前的春节,我给他拜年,发现他比以前消瘦了,脸色不好。我问他:“身体哪儿不舒服?”他说:“有时胸闷,夜里失眠。”我让他去医院看看。他说:“我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我是国企的高工,相当于大学教授,可退休金每月不到一千,而分配到机关和学校的同学,退休金比我高二三倍,这也太不公平啦!”后来时间不长,他就因病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2月14日,一个女人接到了一条短信:“李妹,我知道,你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关心着阿贵的身体……你的肾在他的身体里很好地工作着……我和阿贵万分真诚地祝福你早日找到好伴侣!”看完短信,女人默默地关掉了手机,眼里早已盈满晶莹的泪花……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9月1日,父亲走了。带着对亲人的眷恋,对生活的渴望。父亲走的那晚,我脑子里总是想着他生前说过的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话里的“比”是和谁比,比什么呢?我费力琢磨着……  相似文献   

14.
“郭老师,你能不能借我500元钱?我有急用。”社区服刑人员小朱(化名)打给我的求助电话中,语气急切而慌乱。“你现在在哪里?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中有什么急事?你父亲知道吗?”我以关切的语气询问他,安抚他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亦洲 《女性大世界》2006,(5):136-137
我是和我的男朋友随一个有十来个人的“草台班”来海南参加现代舞表演的.为期半年。演出的地点是海口一家很高档的大酒店里的餐厅和夜总会.每晚两场。金碧辉煌的演出环境加上现代舞特有的魅力以及姑娘们流畅、夸张、性感的表演吸引着一些有实力的生意人来这里消费.他们很多人往往喜欢在餐厅里吃完晚饭后又接着到夜总会里娱乐,其中的原因是酒店规定姑娘们在演出结束后(男生除外)需待到凌晨一点才能离去。老板是精明的.他知道在这样的场合里.更多的人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美女永远是都市生活里的一道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16.
认识康柔,是我在北郊读夜大的时候。康柔是一个很怪的男孩子,整日穿一件黑T恤,独来独往,不苟言笑。但不知为什么,他的“酷”反而引起了我的好感。夜大里的学生年龄差距很大。坐在我旁边的苏大姐已过而立之年,我对康柔的心态自然逃不过她的目光。不久,苏大姐便以一个过来人的口气对我说,喜欢他就追康。一个女孩去追一个男孩,多换啊。我犹豫不决。表面上我不动声色,目光却不离康柔左右。每天下夜课,康柔都独自一人骑车回家。我和他方向相反,日日背道而驰。有一天傍晚,老始给我打电话,说她从海南出差回来,带了些鲜荔枝,让我晚…  相似文献   

17.
《伴侣(A版)》2016,(4):63-63
问:我老公是个“大烟枪”,我跟他说吸二手烟对我身体不好,他不信。请问具体伤害都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袁隆平院士在武汉市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时,一位中学生说,他看到一篇报道,写到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值得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的……”  相似文献   

19.
诺言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因为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所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他常常为我推荐一些书,或者为我做一些我要他做的事,呼来唤去的,从来没有怨言。我在他面前很随便,他说我没心少肺,穿着大人的衣服,其实是个小孩。 去年他搬了家,新年的时候他邀我到他家看一看。我答应了,可新年那天轮到我在学校里值班,上午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他听说我值班,就问我还能不能去,我说我下午过去。下午我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有一同事来到学校,他见我要走,就说:“您和我打一会儿乒乓球吧!”我说我还有事,他说就玩一会儿,经他一说,我…  相似文献   

20.
爷爷,想开点     
●我的爷爷76岁了,身体健康,平日里他步行四五十里山路,回到家还照样陪奶奶去串门。他也很乐观,脸上很少见到愁容。可是,奶奶去年离世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成天呆在家里,闷闷不乐。我们做小辈的都知道,爷爷对奶奶的感情很深。“文革”时期,爷爷在百里外的农场“改造”,奶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