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由生产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的最优折扣券发放模式及相应的产品定价、折扣券面值和折扣券有效期,并提出了供应链协调策略。通过比较分析生产商发放折扣券模式和零售商发放折扣券模式,得出在零售商发放折扣券时,生产商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都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一定条件下零售商利润将会较生产商发放折扣券模式下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况,论文提出了基于成本分摊的供应链协调策略,即在零售商发放折扣券的情况下,由生产商分摊部分折扣券发放成本以达到双赢的目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整成本分摊比例可以在保证零售商利润不受损的前提下提升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最终达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产品的特性,重复消费同一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本文通过构建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滞留成本对企业折扣券定价行为的影响,并与其他定价策略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会通过折扣券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消费者制定高价格;(2)在均衡中,随着滞留成本的提升,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降低,企业利润上升;(3)与其他定价机制相比较,折扣券定价策略下的社会总福利较低,政策制定者应当限制此类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制造商通过零售商线下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线上下单线下自提(BOPS)的全渠道供应链,探讨制造商品牌垄断和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的优惠券促销策略,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如何通过价格和优惠券面值的设计提升品牌竞争力和收益水平。研究发现:制造商品牌垄断下,批发价格或单位补偿越高,定价和优惠券面值均越大,但过大的批发价格致使制造商利润降低。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引入并不必然降低制造商品牌价格,当制造商批发价格较低时,制造商仍可在BOPS渠道定高价并投放大面值优惠券。此外,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将降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则增加,制造商响应策略为降低批发价格。  相似文献   

4.
由于质量控制不当和库存过多导致的浪费是企业管理易腐食品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当前食品浪费严重的问题,建立考虑变质率的动态定价模型,研究捐赠行为下单一定价、两次定价与多级折扣定价三种定价策略对食品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发现捐赠行为能够提升企业利润且在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效果更为显著,但当折扣次数较少时,单一定价策略对考虑捐赠的企业而言更优;食品最初质量、变质率、打折时间点、捐赠时间点、税收返回比率均是影响企业定价决策的重要因素;若质量差异越大,企业在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的利润会减少,而考虑捐赠行为会使得企业利润呈上升趋势;在变质率越高时,考虑捐赠的单一定价策略会降低企业的利润,但对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的利润影响不大;当折扣时间越接近于捐赠时间点时,基于捐赠行为的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会更优;当捐赠时间点越接近于保质期时,考虑捐赠的价格策略会优于不考虑捐赠时的价格策略。此外,研究还表明增加税收返回比率对考虑捐赠下的定价策略不一定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推出炫耀性产品时,可以采用两种品牌策略:品牌延伸或新品牌。为分析企业的炫耀性产品品牌策略,通过博弈论本文建立了无新产品、品牌延伸和新品牌三种模型,并得到了垄断情形与竞争情形下企业在不同品牌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研究发现:在垄断情形下,企业总是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而在面临企业竞争时,如果消费者对地位身份不敏感,则企业选择不推出新产品;如果消费者对身份地位敏感,则当创建新品牌成本较小时,企业采用新品牌策略,否则企业选择放弃推出新产品。此外,一定条件下,企业推出新品牌会增加竞争对手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冷链运输体系的日益完善,乳制品的双渠道销售体系已搭建成熟,但现有定价机制并未考虑线上和线下渠道的销售成本差异以及线上渠道的不确定随机需求,导致两个渠道间的需求存在价格替代效应。基于此,本文构建基于质量损失和价格的联合随机需求函数,建立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并求解最优均衡解,分析一次性出清折扣策略的最优折扣率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乳制品企业应在产品过期前采取一次性出清折扣模式来获取更高收益,不同渠道的折扣策略选择会因企业的市场地位存在显著差异。对一般企业而言,线上折扣要大于线下,但龙头企业可利用混合定价销售策略,采取线上折扣小于线下折扣的反向定价策略,避免陷入线上渠道的红海战略陷阱;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时,企业应利用高效的配送效率来制定高位定价,以物流品质间接提高产品价值感知。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对技术授权以及企业产品定价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技术授权与产品分销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技术提供商最优技术授权合同设计以及品牌制造商、零售商的最优产品定价决策,分析了品牌制造商承担SR对技术授权、产品分销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制造商承担SR不会影响技术提供商对技术授权合同形式的选择,其总是会选择固定收费形式的技术授权合同或者“版税提成+固定授权费”形式的技术授权合同;品牌制造商承担SR会导致产品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的降低和产品需求的增加,有利于提升零售商、供应链系统的利润水平和消费者福利;品牌制造商承担SR能激励企业让渡部分利润来提升消费者福利,但也会导致品牌制造商利润水平的降低;不对称信息会导致技术提供商的利润损失,但有利于品牌制造商获得额外信息租金。  相似文献   

8.
同类产品多品牌的最优定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同一家企业生产多种品牌的同类产品这种商务实践中的产品最优定价问题,提出 了同类产品多品牌的最优定价模型,刻画了各种品牌的价格对销量、销量对单位成本的错综复 杂的影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应用最新提出的一种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求 解多品牌最优定价模型所需要的神经网络,对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给出了 一个评价实例;最后给出了多品牌最优定价的案例,建立了该案例的最优定价模型,用神经网 络方法获得了该案例中多品牌的最优定价结果. 对于单阶段的多品牌最优定价具有理论和实 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由两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制造商的最优产品分销渠道策略问题,通过构建Stackelberg主从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制造商在不同渠道选择下的产品质量水平及定价决策,消费者三种不同渠道偏好下渠道竞争和品牌竞争激烈程度对制造商渠道选择均衡结果及帕累托最优选择的影响,以及对产品质量水平、产品价格、制造商及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品牌和渠道双重竞争下,两种竞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共同影响制造商最终渠道选择,制造商通过权衡价格决策的后动优势与消费者渠道偏好对其利润的贡献选择是否开辟双渠道,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水平正相关,与产品的替代率负相关,产品质量水平对渠道价格的影响程度等于消费者对该渠道的偏好程度.当消费者偏好某一渠道时,制造商可在该渠道上的产品采取优质高价策略,但渠道上产品性价比降低,当品牌竞争越激烈,产品价格越低,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挤压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SR)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销售努力问题,在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二者联合承担CSR三种模式下,分析了CSR行为对闭环供应链销售努力及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CSR分担模式下,成员企业的CSR行为不仅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提高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水平、产品销量及废旧产品回收效果,还有效的增加了制造商的社会福利、第三方及系统的总利润。当制造商或零售商单独承担CSR时,第三方及闭环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均相等且大于二者联合承担CSR时。当制造商和零售商联合承担CSR时,二者的社会福利均大于其单独承担CSR时,且主导零售商的社会福利较之制造商更大。  相似文献   

11.
张华  李莉  朱星圳  何向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0):130-141
平台价格促销已成为平台营销中的重要问题,不同于传统模式下商家决定商品的价格促销,平台价格促销是以平台作为价格促销的决策者。本文建立了平台价格折扣和现金券两种由平台作为决策者的价格促销模型,探讨平台的最优价格促销策略,并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商家广告投资决策并构建了扩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只有当商品的基本需求、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和商品价格满足一定条件时,平台价格促销才能提升平台利润。(2)在两种价格促销都能提升平台利润情况下,平台的交易费率较高且商品价格较低则平台实施现金券策略的利润高于价格折扣策略;其他情况下平台实施价格折扣策略的利润高于现金券策略。(3)在平台交易费率较低的情况下,价格折扣策略下消费者能得到更多优惠;否则现金券策略下消费者得到更多优惠。(4)增加商家广告投资能够提高平台促销活动的利润,但是平台的价格优惠降低,且平台实施价格促销活动的条件区间减小。  相似文献   

12.
B2C platforms are increasingly implementing trade-in programs to boost sales. Most of these platforms have adopted dual-format retailing model including both self-run stores and third-party stores. Under trade-in program framework, B2C platforms will determine the optimal trade-in rebate, and whether to offer the rebate to consumers with gift card (GC) or cash coupon (CC). GC can only be used in self-run stores, while CC can be used in both stores. To entice more consumers to trade-in products, platforms may launch trade-in efforts in the market. To address such decision-making challenges, we consider a B2C platform who owns a self-run store and hosts a third-party store, and examine the optimal trade-in strategy for the platform by developing four theoretical models. We first present two models without considering trade-in efforts, i.e., one model regarding GC payment, and one model regarding CC payment, and then extend them by taking trade-in efforts into consideration. Some interesting findings and insights are achieved. In particular, we find that both GC and CC do not always benefit the platform. Interestingly, offering high quality and low selling price for products in both the self-run store and the third-party store are also not always beneficial to the platform. So i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both stores. Launching trade-in efforts may lead to a lower trade-in rebate but a higher profit for the platform. A counterintuitive finding is obtained that a higher gift card redemption rate is not beneficial to the platform, and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13.
复杂的网购环境,频发的网购事故,严重影响顾客的网购意图;货到付款支付方式所隐含的保险机制能够刺激潜在需求,但可能提高退货率,增加线上企业的经营成本。如何有效权衡利弊,制定不同支付方式下的最优经营决策是线上企业必须的核心问题。利用理性预期均衡的相关知识,考虑网上预付和双模式(同时提供网上预付和货到付款)两类支付方式下顾客的购买与退货行为,研究线上企业的最优价格和库存决策。结果表明:1)零售价格在网上预付方式下比双模式下更高;2)双模式中顾客全部选择网上预付时,两类模式的相对优劣依赖企业单位营业收入以及潜在市场需求;双模式中顾客全部选择货到付款时,两类模式的相对优劣则只取决于潜在市场需求;3)双模式中全部顾客选择网上预付比选择货到付款时企业利润更高,但都小于双模式中企业的利润最大值,且该利润最大值随市场结构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消费者退货的情形下,通过构建包括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二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订货量决策以及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问题。分析提供退款保证和决策顺序对均衡结果以及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单一渠道供应链中,提供退款保证提高销量,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以及消费者剩余;在不提供退款保证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和零售商利润都随零售满意度递增;在提供退款保证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和零售商利润都随零售满意度先递减后递增;当直销渠道的成本较高时,制造商将不开通直销渠道;提供退款保证有利于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在双渠道供应链中:在顺序决策情形下,直销量随零售满意度递增,然而在同时决策情形下,直销量却随零售满意度递减;提供退款保证虽然降低零售商利润但能够提高消费者剩余,零售商利润随直销成本递增,在提供退款保证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和总利润随直销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当零售满意度较高,且直销成本也较高时,提供退款保证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双输”,当零售满意度较高,但直销成本较低时,提供退款保证使制造商和零售商达到(win-lose)。  相似文献   

15.
We study the design of extended warranties in a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manufacturer and an independent retailer. The manufacturer produces a single product and sells it exclusively through the retailer. The extended warranty can be offered either by the manufacturer or by the retailer. The party offering the extended warranty decides on the terms of the policy in its best interest and incurs the repair costs of product failures. We use game theoretic model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ich scenario leads to a higher supply‐chain profit, the retailer offering the extended warranty or the manufacturer? How do the optimum price and extended warranty length vary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We find that, depending on the parameters, either party may provide better extended warranty policies and generate more system profit. We also compare these two decentralized models with a centralized system where a single party manufactures the product, sells it to the consumer, and offers the extended warranty. We also consider an extension of our basic model where either the manufacturer or the retailer resells the extended warranty policies of a third party (e.g., an independent insurance company), instead of offering its own policy.  相似文献   

16.
航运供应链上的船公司提高企业品牌价值需要付出大量的投资成本,因此将会更加关注供应链上利润分配的公平。本文以单个船公司和单个货代公司构成的两级航运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分析船公司的公平关切行为和品牌投入意愿对航运供应链上各方利润的影响,探讨决策者非理性条件下航运供应链的合作模式和协调机制。研究表明:1)船公司的公平关切提高了其在供应链上利润分配占比,但降低了整个航运供应链的利润和效率;2)随着品牌投入意愿的提高,船公司的公平关切对航运供应链上各方决策的负作用就越明显;3)"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式契约能够消除公平关切的负作用,达到航运供应链纵向联盟的最优收益和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7.
产品优惠券价值的框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有产品和改进型新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分析不同折扣方式对优惠券价值效应的影响,以此对新产品优惠券价值的框架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惠券价值的不同展现形式对优惠券价值效应有调节作用.针对现有产品,对低档产品的估计价格没有显著差别,对高档产品有显著差异,适合采用金额折扣方式;对于有形产品和服务产品.两者都更适合比例折扣形式;针对新产品,框架效应更为显著,低档新产品更适合提供比例折扣优惠券.高档新产品金额折扣的高估价反而会增强购买意愿;对于有形新产品的估计价格没有显著差异,而服务新产品使用比例折扣时购买意愿更高.研究结果对指导企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