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科学事实而言,日、月分别为独立之天体,但在上古先民看来,日、月实乃同一天体在不同时段之变体。因而在上古太阳循环神话中,日、月同体且终始相巡,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西晋左思《吴都赋》所载"精卫"与"文鰩"之神话即上古太阳循环神话之反映。另外,从得声之字多与日循环神话有关,"鰩、鹞、榣、瑶、飖"一组字亦是日循环神话在文字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汉字有形、音、义三方面,对于这三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古今学者做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汉字形、音、义的纠葛,“可以分别下面这些情况:(1)一字多形——异体字;(2)一字多音——异读字;(3)一音多字——同音字;(4)一字多义——多义字”。除了吕先生所说的以外,我们注意到还有这样一类字:一形多字,即几个字形体相同,但读音和意义都不同。这是一种“同形字”,严格地说,应当名之曰“异音同形字”。例如: 柜:gui,衣柜;ju,柜柳。丁:ding,壮丁;zheng,丁丁,伐木声。铅:qian,一种金属元素,符号Pb;yan,铅山,县名,在江西省。这种异音同形字,从语言上看,它们并不是一个词,而是几个声音不同的词共用了  相似文献   

3.
“民主”之“民”有双重意义,一是相对于官而言,二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因而民作主也有双重意义,一是相对于官作主而言,二是相对于个人作主而言。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言观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 1)语言是一个由多重结构组成的动态系统 ;( 2 )语言与思维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 3 )语言是共性与个性、共时性与历时性发展的辩证统一体 ;( 4)语言具有社会存在和生活实践本质。现代语言观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 ,它反映出人类在语言问题上从“工具论”、“符号论”到“系统论”和“本体论”思想的发展历程 ,揭示了西方现代哲学相对于传统哲学而言在视界和思维方式上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六书”是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基本方法,也是分析汉字结构的造字理论。对“六书”的解说,有清以来,一般以许慎的解说为基础,采用班固叙“六书”之次序:(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六书”不是从一个共同的角度,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汉字进行的观察和分析。这样,对许慎的“六书”解说,到底如何理解?至今仍见仁见智,拙文仅就有关“六书”解说中的几个问题,作以下的思考。 (一)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辨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早期的汉字,按许慎的归类,都属于“文”的范畴;其标帜:“依类象形(许慎《说文解字》)”依类即指按照客观事类、物类描绘形象。列宁指  相似文献   

6.
清谈的别名     
清谈是六朝时期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主要流行于文士名流之间。除本名外,还有许多别名,如谈玄、谈虚、清言、麈谈、共论等。谈玄的“玄”,相对于“象”即具体而言,谈玄就是指所谈为抽象的远离具体的东西;“虚”相对于“实”即“实务”而言,谈虚即指所谈为非功利性的内容;“清”则是相对于“浊”而言,有高尚之意。东汉后期,士分“清”“浊”二流,清流所议,称为“清议”。与清谈一样,清言的取义亦得之于所谈为高尚之事;“麈”即麈尾,为一种助谈工具,因士人常持此侃侃而谈,故清谈又曰麈谈;共论则是相对于两人之间的对谈而言,指众人共论的清谈形…  相似文献   

7.
《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所反映的西夏语音系的全浊声母应该是一种什么音貌 ?是普通意义上的浊声母 ,还是带有鼻音因素 ,即习惯上称之为“鼻冠音”的浊声母 ?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起源于《掌中珠》中有一批用“尼×”等汉文复字注音的西夏字。例如 :(行业 ) ,汉文注音为“尼责” ;(夏 ) ,汉文注音为“尼顷” ;(主 ) ,汉文注音为“尼足”。有人认为汉文复字为反切音 ;有人认为是为了方便汉人准确地发出西夏语的全浊音而特意加了“尼”音首 ;有人认为“尼”加在音首 ,表明西夏语中有鼻冠音。我们不妨先通检一下所有用“尼×”注…  相似文献   

8.
太阳之子     
流沙河 《社区》2013,(23):7-7
今称太阳古称日。古人说日是“太阳之精”。甲骨文日字不圆,弧线不好刻,多作方形、菱形甚至五角形。到金文始有圆日。日中有圆点,太阳黑子也,风沙天肉眼能看见,所以《汉书》记载日中“有黑气大如钱”。太阳与地平线结合,孳生出旦。金文旦字日下有大气折射形成的虚像,知先民观察之精细。  相似文献   

9.
刘绍义 《中华魂》2013,(20):49-49
我常常想,“东”(柬)这个字,为什么是“日”在“木”中呢,“日”在“木”上为“东”,即“杲”字,“日”在“木”下为“两”,即“杳”字,不是更好吗,好记又容易理解。偏偏造个“柬”字是“日”在树林(木)中,多不显眼呀。  相似文献   

10.
句法结构里名词与动词之间存在着多种语义联系,构成诸如“施事——动作”、“受事——动作”等多种语义结构,其中的“施事”、“受事”就是对句法结构中相对于动词而言的名词性成分的语义分类。考查和分析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内在联系,即一种句法结构和多种语义结构的对应或一种语义结构和多种句法结构的对应,应该是语法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雾”、“月”、“太阳”是杨骚诗歌中的三个主题意象。“雾”的迷惘苦闷、“月”的思念感伤、“太阳”的光明与希望 ,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象征主义诗人成长为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战士 ,并逐渐步入历史中心的蜕变过程 ;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时代变迁和发展的趋向 ;诗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认识概念“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来说的,强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强调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助;“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①。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是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经由  相似文献   

13.
月亮皎洁美丽,令人陶醉,引人遐思。浩如烟海的咏月诗词中,月还被冠以许多雅称。因日月对举,日称太阳,故月称太阴。《字》:“月,阙也,太阴之精。”柳宗元《感遇》诗青天暮,小星愁太阴。”《准南子》中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幼学天文》中说:“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翰注:“嫦娥窃药奔月,因以为名。月色白,娥。”于是诗人们称月为“嫦娥”、“素娥”、“婵如杨维贞的“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舞千李商隐《霜月》中的“青娥素女俱耐寒,月中婵娟”的奇想;苏东坡更有“但愿人长久,千娟”的千古绝唱。《幼学琼林·天文》中又云:“月里蟾蜍,之精…  相似文献   

14.
论少阳病     
仲景将外感(流行病)病分为六大类,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温热学派以吴鞠通“温病条辨”为代表的,又将六经细分为“手”“足”,以手太阳、足太阳经等,并使之隶属三焦。吴氏的分类繁复芜杂,临床上应用困难。仲景伤寒论既与内经外感六经吻合,又废弃了内经一日一经的说法,临床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外感的传变与内经一日一经不符(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甚至提出“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不可变传”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有关历史著作共五种,即《永历实录》、《大行录》、《莲峰志》、《读通鉴论》、《宋论》等。其有关史论部分,详见于他晚年著作的《读通鉴论》及《宋论》,也散见于他的治经、说子、论政、杂文、随笔诸作。因此,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在哲学方而自成其体系,文学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史学方面亦有卓越的创见,为中国史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本文仅就他的史学方法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他在《读通鉴沦》的卷末写了《叙论》四篇,说明他写书的主旨,即(一)反对旧史的正统说;(二)说明史论的原则;(三)反对过去史新变论之二弊,即浅中无当之失和纤曲委琐之说;(四)申述古今治道之变通,赞美《资治通鉴》一书的命名,说明史论的意义。约而言之,其义有四:即(一)确立经世致用的目的;(二)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三)抱定实事求是的作风;(四)“言”、“事”、“义”相结合。这四种原则,一反从前的空疏而为实用,主观冥想而为客观实证,是明、清之际城市经济发展在王船山学术思想上的反映。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分别贯串在读史、论史、订史和撰史等各个方而,提供一套完密的史学方法体系,尤其值得我们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一)“字类”系统——即实字和虚字的类别,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词类系统;(二)“词”系统——即实字充任的句子成分系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句子成分系统;(三)“位次”系统——即名字和代字在句读中的“位次”,是仿照拉丁语法中名词代词的变格变位系统而给汉语设立的;(四)“句读”系统——即句读和顿的结构和运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句子系统或句法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仁”是儒家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哲学意义.郭店楚简的公布,给“仁”字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提出了新问题.十余年来,不断有学者对郭店楚简中的“仁”字进行文字学和文化学层面的探讨.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仁”字的字形释读与字数统计;(2)阐释“仁”字古文的构形及其思想文化内涵;(3)探讨“仁”字古文与从人从二的“仁”之间的形义渊源演变关系.郭店楚简中的“仁”字研究,给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也促使学界重新认识和评价早期儒家和仁学.  相似文献   

18.
一流大学文化氛围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一流大学的文化氛围,主要着重于它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它是相对于文化现象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文化(即物质文化)而言的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一流大学文化氛围的建设,不仅在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形成和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有若干虚词意义繁复,用法灵便,值得注意,虚词“竟”即为其中之一.在古汉语中虚词“竟”的意义目前为大家公认的只有三项:(1)副词,表最终结果,相当于“终于”;(2)副词.表意外,相当于“居然”;(3)介词,表动作终止的时间,相当于“直到”.但《红楼梦》中虚词“竟” 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们都是从古汉语中“竟” 的较早的意义引申而来的,就  相似文献   

20.
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三月十九日,明思宗自缢身亡。东南沿海士民为了纪念他而创造了太阳三月十九日诞辰话语。明清易代后,三月十九日的象征意义由为君父报仇移转为“反清复明”。但是,当记忆的主体把对崇祯帝的纪念嫁接在太阳三月十九日诞辰话语之上后,三月十九日便开始了其历史记忆/忘却的旅程。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来看,三月十九日话语在丧失其公共性之后,仍然以个体记忆的方式存续于民间,及至20世纪初,由于反清排满的革命者把三月十九日置于民族一国家语境里加以叙述,使三月十九日获致了近代性意义,而民国后大量出现的三月十九日历史记忆/忘却的再生产则透显出政治意识形态对立的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