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从根本上解决地方“一把手”权力过大引发的问题,中央组织部2002年即在浙江、吉林、四川等省的6个县市进行“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的试点。2007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17个省份。此举将给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套上一个“紧箍咒”,有望防止和杜绝其在用人方面的“一言堂”。  相似文献   

2.
为从根本上解决地方"一把手"权力过大引发的问题,中央组织部早在2002年起便在浙江、吉林、四川等6个县市进行"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的试点。2007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17个省份。此举将给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套上一个"紧箍咒",有望防止和杜绝其在用人方面的"一言堂"。  相似文献   

3.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县(市、区)委书记怎样用人、用什么人,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用人风气和质量,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之一,醴陵市委书记通过一年试点实践而总结出的“制度、民主和自我的提升是调研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很值得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设置市场准入等障碍,从企业谋取私利,或将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为有偿服务,这种行为被经济学家称为“权力经济”: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权力正在从市场资源配置中“缩”回手去,权力经济也正在扭扭捏捏地逐步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县(市、区)委书记怎样用人、用什么人,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用人风气和质量,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之一,醴陵市委书记通过一年试点实践而总结出的"制度、民主和自我的提升是调研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很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08,(3):10-10
从2006年11月起,安徽省委组织部在肥西、五河、定远、无为、潜山、镜湖等5县(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试点地立足于制度规范,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用人责任难认定的问题: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解决了用人责任难追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宴春  王茹刚 《决策》2007,(4):42-43
变隐性权力为显性权力   从2002年开始,“科学规范与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试点在吉林桦旬市实施.在赋予书记干部调整动议权、提名推荐权、主持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的同时,为了防止干部任用动议行为的随意性,桦甸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10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徐州举办“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部署会,确定成都武侯、江苏睢宁、河北成安三个为试点县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完全可以借鉴当年设立经济特区的办法,在有潜力的地区划出几个“页岩气开发特区”来,把权力和收益多交给地方,多交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中组部在吉林、浙江、湖北、四川省部署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工作,到党的十七大召开时,这项调研试点工作已扩大到17个省区。各地规范“一把手”用人行为的新措施不断出台。其中,四川省委组织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26日下发通知,要求在全省除地震重灾区和民族地区以外的110多个县(市、区)全面推行《四川省规范和监督县(市、区)党委书记用人行为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1.
姜洁 《决策探索》2011,(23):57-59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最早始于2009年3月。中纪委、中组部将江苏睢宁县、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和河北成安县3地确定为试点单位。经过一年半的试点,这3个地方的试点情况受到肯定。试点由此扩大——各试点单位围绕明确职责权限、规范运行程序、公开决策事项、实施全面监督等方面,探索确保县委特别是县委书记正确行使权力的有效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0,(18):23-23
当前,“一把手”特别是县(区)委书记权力过度集中、放任式民主和用人责任虚化、放任式民主下的暗箱操作等问题,制约了干部用人制度改革。河北大名县以推进党内民主为抓手,提出了“六步制”干部用人制度,运行上阳光公开、操作上简便易行,通过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在解决“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和暗箱操作方面提供了一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变隐性权力为显性权力 从2002年开始,"科学规范与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试点在吉林桦旬市实施.在赋予书记干部调整动议权、提名推荐权、主持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的同时,为了防止干部任用动议行为的随意性,桦甸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构建监督一把手选人用人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祥 《领导科学》2004,(15):32-33
一个时期以来,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出现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在干部选拔任用这个根本问题上之所以出现诸如此类性质严重的问题,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一把手权力过大且得不到有效监督。用谁下谁,一把手往往凌驾于党委之上,行使“个人拍板”的权力。因此,切实解决对一把手选人用人权的监督和制约问题,刻不容缓。一、构建权力分配新机制,规范一把手选人用人行为一是“为民分权”,建立群众参与推荐和决定任用干部制度。要明确界定群众推荐和决定任用干部的规模和推荐途径及形式,结合班子换届、年度总结等常规性工作,由党委组织部门向…  相似文献   

15.
“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目前在加快推进,在不久的将来,“中央、省、县”三级扁平式行政管理结构就要形成。在这项改革当中,县市一级是权力和利益的正流入者。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流入,如何用好这种流入的权力和利益,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政府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设置市场准入等障碍,从企业谋取私利,或将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为有偿服务,这种行为被百姓斥为“权力经济”。  相似文献   

17.
爱与良知     
中国入世后,在目前的23个WTO协议中,有21个是针对政府行为的。所以,政府公务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入世后,政府部门是公益机构,公务员是公益岗位,政府部门和公务员的全部责任和追求就是公共效益的最大化,他们决不能行使职能之外的权力,决不能谋取公共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走上一条持续不断的健康发展之路。何为“铲案”?就是许多本该公诸于世,一查到底的大案要案最终被某些有权有势的人一个电话、一个暗示轻而易举地“摆平”了。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是以权代法的结果,是当…  相似文献   

18.
非税收入是政府收入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壮大地方财力,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还不彻底,在非税收入管理中还存在许多漏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权力寻租行为。权力寻租行为不仅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严重损害政府形象。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去发现非税收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权力寻租行为,并对非税收入管理中的权力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对策及建议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集安市自被中组部确定为"科学规范与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以来,我们对书记的用人行为进行了系统规范,特别是在初始动议提名、重要岗位缺位差额公推、考实考准干部和完善监督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伯乐以能相千里马而闻名于世,并常常被视为千里马脱颖而出的关键。伯乐相马式的用人制度,因此得以推崇和延续。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假伯乐在“相马”过程中出现的任人唯亲、卖官鬻爵等腐败行为,使人们对伯乐相马式的用人制度产生质疑。客观地讲,伯乐“相马”的实效会在很大程度上受伯乐自身素质高低的影响,而且仅凭伯乐一双“慧眼”定“乾坤”,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人才的不当使用与流失。另外,由于“伯乐相马”群众基础差,缺乏有效监督,往往成为滋生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腐败行为的“温床”。伯乐相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