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来者来也他是一个很少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年轻画家,但他的画却为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七十年来唯一收藏的健在画家的作品。他的画很少出卖,但却在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国画技法专利”,成为中国历史上有画法专利的第一人。中国水墨画自唐代以降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各方面都有了前人无法估量的进步,但也有人认为,由于水墨画受水墨纸张的局限,在技法上已经基本走向了穷途末路,画家们千方百计地在寻求着技法的创新与突破,从材料上他们用丙烯、用油彩、用水粉、用压克力,在画法上有的画家用手指、用舌…  相似文献   

2.
踏上三极     
在科学发展到人能登上月球,探测器能抵达火星的时代,人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又有多少还来知的东西?这是一个谜。这个谜深深地吸引着他。自他196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跨进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大气物理所的前身)那一天起,他用了毕生的精力,破译地球之谜。青年时代,他攀上了珠峰;不惑之年,他去了南极;知天命的年龄,他到达了北极。他成为中国第一个完成地球三极科学考察的人。“地球是个小村落。”初次见到他时,他那种与自然相交甚深的泰然,让人心旷。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  相似文献   

3.
识人功力     
一天,汪曾祺带着一位朋友来到茶馆。他俩拣一处偏僻的地方落座,把盏饮茶,叙旧。
  就在他们聊得正欢的时候,邻座的三位茶客停止饮茶,目光聚拢在汪曾祺端茶盏的手指上。一个年约七十的老人发话:“刚才端茶盏的那位朋友虽相貌平平,穿着打扮与普通市民没有多大区别,可他笔下功夫非常深厚,一般人不能与之相比。”老人的话像茶香般飘进了汪曾祺和他朋友的耳朵里,两人甚为惊奇。  相似文献   

4.
洪帆 《人才瞭望》2010,(8):77-77
一个男人在一个公司工作了25年。25年里,他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一天.愤愤不平的男人决定要求老板给他加薪及晋升。在和老板谈话时.他向老板概述了他提出这样一个要求的理由。“毕竟.”他总结道.“我已经有了1/4世纪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1996年3月19日.对于中国数学界来说,是一个令人扼腕痛惜的日子一代数学已平陈景润在距离他63岁诞辰还有两个月的时候静静地走了。他走了,带着对“1-2”的满意微笑。他的这一辉煌证明使得哥德巴赫猜想这道各国数学家为之前仆后继奋斗了250年的古典数学难题、在本世纪60年代中叶达到了接近顶峰的最后一步。他走了.带着对“1+1”的无限向往。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他一刻不曾停止过向这一顶峰攀登。他走了,他透支了太多太多。他把自己的全部心智都献给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生命早已与他毕生努力的数学合为一体一个内向、敏感、坚韧的生命来到…  相似文献   

6.
信仰与私利     
一群拜物教徒把一棵树当作神灵来崇拜。信奉真主的一位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大发雷霆,他拿起一把斧头,要去把这棵树砍掉。当他刚要走近这棵树时,突然一个魔鬼出现在他的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对他喝道:“喂,站住!你为什么要来砍树?”  相似文献   

7.
有关李道豫的出身多有神秘感,比如,有传说他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后代。李道豫对此也多有耳闻。每每有人问起,他总是扔下这么一句:“我要告诉你:所传不确。”原来,据说他是李鸿章兄弟的后代,也因此他在“文革”期间被人揪缠,受到了冲击。李道豫祖籍安徽,因为出生在上海,平时在家与爱人讲上海方言,所以人们都说他是上海人。他1951年毕业于上海的沪江大学,主修英国文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外交部的国际组织合作司工作。时年20岁。他说他的工作很“单调”,40多年如一日。199O年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特命全权代表。在此之前,他…  相似文献   

8.
他今年51岁,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他比年轻人多一份沉稳和审慎,比老年人多一份激情与奋勇,他不像弄潮儿那样奔突着去追赶潮头,但决不退缩,不逃离开这道吞吐山岳的大河,而是默默地挽起裤腿,摸着石子,一步一步往前挪。他就是被称为“森林卫士”、“野生动物专家”的陕西省林业厅厅长钟高适。   一钟高适的祖籍系广东新会,从祖父辈起移居浙江杭州,因祖父早逝,父亲不得不中断中学的学习,谋得一个普通职业。两位望子成龙的父母不等高适到入学年龄便早早地将他送进了小学。钟高适的中学时代,正是国内亿万人民鼓足干劲“大…  相似文献   

9.
翻开张学文自编的“我的履历”,当我们的视线落在扉页上那两张反差强烈的照片上时,我们的心头不由得一颤。40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一个人,一个视事业如生命,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留在大西北茫茫戈壁上的知识分子,意味着什么?它把当年那个英姿勃勃的小伙子,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这或许令人伤感,然而在他人生的档案中,却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他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命运之神往往玉成那些不幸的人有幸获得成功。1935年早春,张学文出生在天津一户回族平民家庭。他中学时代就开始博览群书。顾钧正所著…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教授的书房里很明显的位置摆放着一本《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顾教授告诉笔者:“从开始收集资料、着手写这本书,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仍认为这是一本很工整的书。”现年69岁,享誉海内外的教育专家顾明远,被同行们称为“多产”的学者,著书立说几十种,逾百万字,为什么他对自己早年的一本书如此珍爱?“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有二十多年是从事教育工作,他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顾教授的这本书饱含着对鲁迅先生的一…  相似文献   

11.
1919年,土耳其杰出领袖凯末尔发动反帝和反封建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1920年成立国民政府,1923年10月29日,凯末尔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萨班西公司(SabanciHolding)是与土耳其共和国一块产生并在同一期间发展壮大的。七十年来,它从原始的农业经营,发展成强有力的贸易与工业大集团,而且是国际企业界中一个受人重视的成员。故事从192O年开始,这一年,14岁的哈西·厄梅尔·萨班西从他的家乡阿克赛卡雅村动身,去280英里外的阿达纺棉田寻找发财致富之路。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他积蓄了足够的钱。开始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做起了棉花商…  相似文献   

12.
《才智.人事人才》2019,(32):244-245
"青年强则国家强"深刻道出了中国青年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担当。新中国七十年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其中青年群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是革命、改革还是新时代,青年人永远是最积极、最有力量的群体。青年群体在不同时期都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并走在时代的前列。笔者欲以《人民日报》办报至今的五四社论为着眼点,探求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青年的时代责任经历了向社会劳动、向现代化、向民族复兴的"三向"转变,以求能够更好的明晰青年的时代责任感,号召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3.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8,(1):1-1,4-6
我于七十年前(十八岁)在山西抗日前线八路军总司令部随营学校,奉调到了延安;经过近60年,我与上海一批老干部重访了延安;近日,我又第三次访问延安。三到延安,观感大不相同:延安已从一个贫瘠荒僻的山域、热火朝天的革命圣地,变成一座现代化域市,使我欣慰、振奋、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4.
<正>采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宋昆教授,源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日本专家青木信夫先生。2019年我采访了青木信夫,并且撰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20年第7期。这次采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木信夫说,他之所以接受天津大学的邀请,携家眷一起来到中国,其实有三个愿望,一是要建立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二是要让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为社会服务;三是要培养担当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2008年天津大学批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他被任命为主任。他说,他的这三个愿望都实现了。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世界级管理大师杜拉克在其名著《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工作者群体,即“知识工作者”;他们与以往的资本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即他自身掌握着部分生产工具─—知识,而不像传统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 杜拉克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 由这一特征所决定,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家与知识工作者的关系,已不再是纯粹的雇佣者与被雇佣者的关系,而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伙人”关系。特别是在电脑软件、咨询顾问、策划设计等行业,这种“合伙…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特点结合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表现出了与杜甫诗歌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7.
他敏锐地捕捉每一个新闻契机顾执中是上海市浦东南汇县周浦镇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木匠家庭。幼年时代,他家为了躲债,除夕之夜,常常东躲西藏。而童年的顾执中为了维持生活,他抱着家中仅存的一点东西出入高柜台的当铺,这种难堪的生活给顾执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这就是他后来充满着对旧社会的仇恨去从事新闻工作的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名牧师介绍他到教会学校中西中学去读书,在那里他苦读了五年,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后来他又获得了到外国监牢、水上巡捕房等地方去教外国人学上海话的机会,他有条件接触外国人,英语说…  相似文献   

18.
来自瑞典的白瑞楠(Magnus Breidne)曾担任瑞典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达7年之久,现任瑞典皇家工程院(IVA)副院长。今年61岁的他看起来像40岁,脸上几乎没有皱纹,容光焕发,精力十足。聊起来才知道,他不光是个中国通,更有位相识7年的中国爱人。说他是半个中国人也许有点儿夸张,但对中国和中国人,他无疑极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同龄人、从北京的理想云端落人云南边陲严酷现实的青年、工农兵大学生、恢复高考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法国里昂贝尔纳大学博士、四川最早的"海归"之一、博士生导师、临危授命的大学校长。在见到刘家铎校长之前,我虽然想不出这样一个集中国时代变革于一身的传奇"海归"应该是什么样子,但当我们在成都理工大学见到刘家铎校长时,还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外:他儒雅谦逊,笑容都带着书卷的气息。在他身上,我们没有看到命运的沧桑,没有看到多年地质工作留下的粗糙,只有一份岁月粹炼出来的从容和淡定。教师、专家、管理者,这是刘家铎的三个身份。一般人做好一个领域就相当不错了,因为无论有多少雄心壮志,人一天毕竟只有24个小时,而他在每一个领域里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认识他的人中,他被视为一个"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20.
二弹一星的授勋会上,人才济济,这最好表明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之盛,从未曾有。历史上有人说过,吾国无以为宝,惟以人为宝。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产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亡秦,不是说人是天底下最有用的财富。 但是,有人才是一方面,识人才、用人才又是一方面,有的地方虽有人才,但你不认识他,不用他,不是等于没有人才一样么?京戏里边有一出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一个最好的故事。这个韩信有大将之才,但是项羽识不得他,只把他用为执戟郎官,比一般编禅之将还不如,于是韩信投到刘邦的帐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