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师教学失范行为与教育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会梅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04-206
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产生和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教学失范行为困惑着教育管理者,也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甚至侵蚀着学校的组织健康。研究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内涵、类型与教育控制措施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性别失衡下社会风险与行为失范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系统识别性别失衡背景下的宏观社会风险和微观行为失范.将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相结合,首先从历史、国际和现实的视角出发,识别和归纳性别失衡下的宏观社会风险;其次,在对网络报道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识别性别失衡下微观层面的个体、家庭与群体的行为失范;最后,归纳总结了性别失衡下宏观风险和微观失范行为的结果。研究发现:性别失衡将刺激并加剧既有的人口、社会、经济、健康、文化等一系列风险;在性别失衡下的宏观社会风险影响下,个体与群体在婚姻、家庭、性和其他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为失范问题;宏观社会风险与微观行为失范将威胁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知识型员工网络化工作伴生的失范行为及其引发的种种危害,从梳理员工网络行为失范的表象入手,分析失范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提出规避措施和改善对策,以期更好地规范员工网络信息行为.建设和谐安全的信息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4.
周晓飞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5):114-116
在分析社会变迁与教育变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教育变迁中的幼儿教育现状进行考察.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变革过程中幼儿师范教育与管理、幼儿园办园体制、幼儿教育价值、幼儿教育理念、家长育儿观念与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燕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6-58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类型有网络成瘾、网络侵权、网络犯罪,其原因主要为:网络环境的开放虚拟、行为主体的道德偏差、高校德育的薄弱滞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有加强网络法制、深化网络德育、引导主体自律。 相似文献
6.
李晓红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教师不当的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动机及兴趣的培养,本文在深入大学课堂调查及相关访谈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分析大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具体教学失范行为,并具体分析引起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以引起实践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大学生行为状态,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分析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多方面原因,为探讨大学生行为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教育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多种制度杂然并存、相互冲突使教育行为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教育行为失范,而教育行为失范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的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遏制由于教育制度缺失而带来的教育行为失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失范理论相关研究从20世纪初法国学者埃米尔·涂尔干以社会层面为视角开始,随后突出的是美国学者罗伯特·K·默顿从个体行为层面的研究,且研究多以大学生这一主流文化导向下的青年群体为对象。国内研究者代表性的观点是社会冲突论,认为现象学视角的研究有助于从本源出发,综合社会文化生态探讨问题。当前该领域呈现出研究方法、原因解释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且更多地转向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引导其积极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1.
采用儿童性别概念认知调查问卷与性别角色量表调查了儿童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发展状况,以便提出有针对性教育策略。结果发现,四~六岁儿童性别同一性认知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六岁儿童性别稳定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四岁、五岁儿童,但后者性别稳定性认知水平差异不显著;性别恒常性认知水平年龄差异均显著,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四、五、六岁组。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学前儿童中已分布,四岁儿童女性化与双性化的比例均在30%左右,五岁儿童双性化比例达到74.32%的峰值,六岁儿童双性化比例逐渐下降为54.65%;男性化比例有所偏低,最高的出现在四岁组20.28%。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性别概念认知与性别角色类型发展状况均表现出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特征分化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农地流转中政府行为失范的成因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是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推进了农地流转的开展,但伴随着农地流转的深入实施,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失范行为也逐渐显现。对当前农地流转中政府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完善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土地管理监督约束机制等举措,以推进政府行为的完善,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发展,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学前期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风琴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4):98-102
自我控制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发展。结合我国城乡不同社会背景及家庭类型,对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的构成、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为加强和改善学前期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由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四个维度构成;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大班与小班的差异十分显著,达到了0.001的水平;城乡不同环境、不同家庭类型、性别及母亲教养方式是影响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戴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4):86-95
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上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身处特定环境中的学前教育教师以及图画书、教学媒体等仍然带有较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等性别刻板印记。为此,国家需要在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教育,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性别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教师性别平等教育的培训网络平台,以现代性别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对儿童生理差异的尊重,设计出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性别教育课程,全面有效地实施性别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9,(1)
师幼互动是幼儿在园的人际互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形成的核心因素。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与被忽视型幼儿的互动存在以教师权威为中心、互动模式单一、互动情感特征具有较强的消极性,以及教师对被忽视型幼儿的关注程度呈两极分化等问题。为此,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型师幼关系,改善教育行为、学会倾听,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幼儿园应缩小班级规模,为教师减负,从而改善教师与被忽视型幼儿的互动关系,促进被忽视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东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76-79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达两亿左右,其中仅农民工数量已达1.4亿,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随着流动人口规模逐年扩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严峻,这已成为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分析,对建立资助体系的探索,以期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促使这一问题能尽快得以解决,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邢有琼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4):92-94
本文阐述了开展幼儿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民间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教学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并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进行了效果测评比较、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其结果分析与探讨,得出在3—6岁幼儿中开展系统科学的民间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增强幼儿艺术素质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蒋显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9-102,110
本文在对中美教师教育改革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尤其是适合西部地区的教师教育的培养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海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23-25
幼儿家庭性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前期研究主要围绕城市幼儿家庭和学校性教育,鲜有关于农村家庭幼儿性教育的研究分析。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发现农村家庭幼儿性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家长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教育知识匮乏、缺乏正确的性教育方法等。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农村家庭幼儿性教育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否实现良性循环,关键要看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的任务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高职师资队伍应该具备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