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佚名 《东西南北》2014,(23):30-31
国库,是国家金库的简称,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出纳、保管机构,负责办理预算收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业务,中国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代为经营。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来源。当然,税收只是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国家财政收入除了税收之外还有:1.国家机关的各项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例如工商管理费等,各级财政部门就有“非税收收入管理局”这一机构负责这项收入。  相似文献   

2.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对国家安全的最新演绎,其首次将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国家安全体系的重构。这既是对百年建党历程安全指归的贞固,也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安全环境新形势的涵摄,其中“乌卡时代(VUCA)”是一个重要底色和时代背景。审思“乌卡时代”国家安全体系重构的命题,能够为阐释重构背后的嬗变理路是什么、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基本逻辑以及重构的现实进路有什么这三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思想资源和先发智识。“乌卡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在重心、内容、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重构,背后体现了对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好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等遵循的高扬,完善国家安全的领导体制、强化国家安全的工作机制、健全国家安全的要素体系、构建国家安全的防护体系是对其的必然观照和回应。  相似文献   

3.
何明  包敬朝 《南亚研究》2023,(1):127-153+159-160
塔利班的再度崛起引发世人关注。相较于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一次执政,塔利班再次追求的伊斯兰国家有几个内涵:其一,坚持伊斯兰教法统治是基础;其二,坚持酋长国而非共和国是国体;其三,发挥宗教学者和专家委员会作用是新的支柱;其四,完成“伊斯兰宪法”制定的尝试;其五,在妇女、少数族群权利保护和言论自由领域的让步则体现其伊斯兰国家的顺势变化。不过塔利班建立伊斯兰国家仍需要面对四大挑战:能否完成对阿富汗各政治力量的统合;能否找到阿富汗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的治理方式;能否避免美国的二次干预并借此赢得国际社会的法理承认;能否克服自身在民族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帝国之间选择困惑的两重性矛盾。本文认为,需要关注塔利班再次建立伊斯兰国家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福利国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成 《探求》2008,(3):55-58
福利国家的改革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政府无法应付庞大的开支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采取了促进就业,扶助弱势群体;加大教育投入,增强人力资本;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支撑社会保障之伞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提出并形成日臻全面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深入探索加快国家文化建设的政策方法,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持续发展。这些新的政策举措,主要是围绕国家文化年活动、传统历史文化符号、语言文化文学教育、大众传媒电影等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文化性质的内容而展开,不仅要唤起全社会对俄罗斯的历史及国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巨大作用的深切关注,还要重新挖掘、充分发挥俄罗斯在思想意识上深刻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强大作用。这当中,尤其突出“四位一体”的新定位,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重点培养青年一代、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和维护良好国家形象对接起来,旨在夯实国家共识基础、明确国家发展方向、再现世界大国风范、增强国际社会认同。所有这些,无不践行着普京一再宣扬的“国强民富”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6.
广泛使用因特网给国家经济政策带来许多新问题。不过总的来说,使用因特网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以及国内和国际分工的加强,将会促进经济和福利的增长。对于国家经济政策来说,广泛使用因特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7.
罗亮 《社会工作》2009,(8):63-64
纵观西方“公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其理论内涵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转变。在古代,公民社会是一个与自然状态相对应的概念,但到了近代,西方思想家开始提出一种建立在国家和社会二分法基础上的公民社会观,而在现代,人们又开始用国家-市场-社会三分法来代替国家和社会二分法,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公民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加强信息领域的国家安全治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愈加迫切,而对关键岗位和要害部门的任职人员加强安全保障,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国家信息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研究六个国家的信息安全治理领域人员安全保障制度与实践,我们发现域外国家信息安全治理制度的共有规律,即适用范围兼顾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法律规范着重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组织框架的职能相互补充与协同,运行流程“大体一致、略有差异”。同时,域外国家信息安全治理也存在专业人才力量不足、对人员安全保障的质量控制有限、人员安全保障绩效不高等问题。我国在发挥信息安全治理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可参考域外相关经验,进一步明确国家信息安全治理的适用范围、完善国家信息安全治理法律规范、健全国家信息安全治理工作体制、优化国家信息安全治理运行机制,以全面提高国家信息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彦冰 《创新》2011,5(3):102-106,128
国家理念是一个国家所坚持的哲学学说,它是国家所秉持的总体性观念,是历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一国的国家形象最终取决于该国所秉持的国家理念及其在此国家理念下进行的国家建设的实践。一方面,国家理念的不同决定了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内容、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选择、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策略的不同;另一方面,国家形象传播的效果会对国家理念能起到完善和矫正的作用。国家理念是区别不同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刘斌 《社科纵横》2009,24(10):89-91
在当代西方国家的监督体系中,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是主要的,议会主要通过人事监督和施政监督来完成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进入信息时代,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的大量涌现,当代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和利益集团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开始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有效弥补了议会对政府监督和制约的不足,表明当代西方国家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国家认同产生了诸多的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我们从理论的层面加以科学阐释。考察国家认同的概念可以看到,国家认同实质上是包含制度、利益、文化、非国家共同体认同的“四位一体”,其基本特征包含生成机制的原生性和构建性、表现形式的意识性和行动性、内容体系的政治性和行动性、维持机制的情感性和利益性,以及发展状态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危机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国家治理的失效。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家认同的构建,着力点在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探索治理民主模式,构建国家认同的制度性前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国家认同的利益性保障;发展民族文化,加强价值整合,丰富国家认同的文化内涵;正视不同层次共同体的发展,促进国家认同的共同体整合。  相似文献   

12.
滑璇 《东西南北》2012,(11):70-71
陈云说,形势变了。“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75%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25%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75%对资本主义国家,25%对苏联、东欧。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  相似文献   

13.
所谓全球问题是指全球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公共问题,在全球问题的治理中虽然非政府组织和市民运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家的作用仍然是主导性的.因此,在全球问题的治理中需要确立国家责任.首先,国家责任体现在全球意识的确立过程中;其次,国家利益观念的改变、国家间合作的加强以及国家法律责任和义务的明确也是国家责任确立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福利和福利国家概念在当代社会和政治思潮中居于重要地位.福利源于人的需要,对人的需要满足的要求决定了福利国家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福利国家是在基本需求方面为其成员的幸福承担法定责任的制度表征.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其理论论争的本质内涵也是围绕需要满足.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是其制度不能满足某些基本需要,福利国家危机的实质问题体现在其对人们需要满足的危机和福利国家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上.福利国家的国家干预本来是反危机的一种原则,但在实践中却长期取代了自由资本主义固有的合法性基础,最终导致福利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系统内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5.
国家间竞争的历史脉络与思想认知表明,历史上大国竞争主要聚集于国家既有的客观性要素与主观性手段的组合。在当前的世界大国竞争中,治理竞争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良政善治越来越成为大国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日益凸显大国竞争的深层逻辑。能否构建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具备强大的治理能力、产生高质量的治理效能、形成良政善治的局面,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中国之治”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法宝,必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关于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理论热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国家认同问题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作为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进而才能正确地理解、引导和增进国家认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科学地分析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的发展、更替和消亡,以及无产阶级国家的崭新性质和过渡性质。我们的研究不宜停留于“国家认同的一般”层面,而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具体人们对具体国家的认同问题。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而言,其对国家的看法、态度、情感和信念是大不相同的。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对国家认同问题更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引导,而且应当优化国家认同的各个层次的主体结构,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以增进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和培育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家能力建设:价值、基础、实践和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能力的有效程度,这使国家能力建设成为国家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核心议题.国家能力建设在本质上是提高国家强度的过程,是国家建设的根本所在.基于现代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复杂性与综合性考量,现代国家能力建设必须以公共理性为价值观照,以制度规范为基础保障,以民主治理为实践方式,以社会化为目标趋向.只有从多维度对国家能力建设进行理性思考,才可以避免国家能力建设的偏失,进而促进国家能力建设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国家问题是费希特的实践哲学自始至终关注的核心课题,也是在他的哲学生涯中立场变化较大的一个问题。梳理费希特的国家观,可以三种国家形态简要地概括他在不同时期关于国家的不同看法和主张;费希特在《国家学说》(1813年)中建立理性王国的构想;费希特国家理论的最高目的是国家的自我扬弃。  相似文献   

19.
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可以用"国家"这个概念指称很多不同的对象,因此,有效的国家理论必须包含多重维度,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加以分别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类型,例如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之间的区别.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指现代国家的所有形式和特点;而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则把资本积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进程、时点、坐标、动态”分析方法,对西方七国经济和贸易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制造业在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纵横和时空的比较分析;提供了读者了解西方经济大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及在国家工业城市化过程中核心作用的依据,这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点把握与政策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包括:①城市或国家应保证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到工业制造领域工作;②确定国家和城市的制造业主导政策;③资金保证体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