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吒莲花化身故事是由几个佛教故事原型演化、组合、变形而成的 ,而道教因素的介入是故事流变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环。在作品中 ,哪吒由佛教护法神原型转变为道童灵珠子 ,莲花化身的施法者由原来的佛陀换成了太乙真人 ,毗沙门天王托塔奉佛的原始含义也被消解。这一系列细节的变化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宗教史上历史久远的佛道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身型虎故事由两大核心母题构成,即“虎皮”母题和“虎文”母题。其中“虎皮”母题展示了下层文化主体投射在人生旅程中的祈福心理与巫术效应;“虎女”母题则呈显出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的畸要审美和生殖崇拜心理,透视了我国古老文化元素不朽的生命魅力与深远意义。对化身型虎故事的母题研究,进一步论证了中国虎故事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对圣经中亚伯拉罕的杀子献祭有观点认为是体现了伦理道德,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耶弗他会杀女献祭;认为亚伯拉罕和耶弗他的杀子献祭是体现了信仰,但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圣经中并不提倡杀子献祭.以细读圣经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圣经中两例杀子献祭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耶弗他的杀子献祭体现的是以色列与迦南民族间的文化影响与交流,亚伯拉罕用公羊代替以撒献祭为人们以动物做替罪羊提供了一个解释.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的龙母故事中 ,普遍存在着一个断尾化龙的情节 ,断尾———化龙形成一种固定的联结关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 ,表现出明显的母题性质。从深层意蕴来看 ,动物化龙象征着对生命凡俗性、有限性的升华与超越 ,而断尾母题则是生命“过渡仪式”的符号表征 ,隐喻着人只有通过某种仪式才能完成角色转变、人格转变、精神转变 ,使生存方式与生命形态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其生成依据则是蝌蚪成蛙这一自然界少有的以脱尾为表征的生物变态现象  相似文献   

5.
"感应母题"是中外文学共有的文化母题。中国古代早期的文史记载中便蕴含了"天人感应"母题。从印度传入的大量佛经及民间故事中也蕴含了这一母题。佛经"感应"故事所具有的印度神话的夸张性、荒诞性、神异性及虚幻性对唐传奇小说母题起到了很大的触媒作用。此外,佛教"感应母题"所宣扬的果报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有机融合,亦极大地催化了"感应母题"的风靡。  相似文献   

6.
童话是"爱的礼物",因为爱的意识是童话区别于神话、寓言、传说等文类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童话以独特方式表现的各种爱的母题,包括对人类的爱,对大自然的爱,人间的亲情之爱,爱的奇迹,等等.除了这种独特的以爱为本的人性教育之外,童话还包含着丰富的有关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8.
禁忌母题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频发性母题,就避讳故事而言,禁忌母题即为故事的中心主题。通过对这类叙事文本的阅读实例,暴露潜藏在这些文本下面的文化无意识;力求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底蕴、形成的根源、发展的脉络以及这一禁忌母题所表现的禁忌民俗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被阉割的英雄——对孙悟空与哪吒故事的一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悟空和哪吒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个十分受人喜爱的形象,他们的故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两个以反叛精神著称的人物上演了一出出人格被异化的悲剧,体现了一种文化中的"阉割情结"。他们实质上是被中国古代父权文明所阉割。在当今社会,阉割恐惧仍然广泛存在,传统理性文明遗留的桎梏仍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王宇 《国际公关》2022,(3):67-71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文化体制改革和全球化浪潮冲击,我国动画电影界在传统文艺的现代化改造与跨文化实践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反叛者哪吒既有容易引起青少年共鸣的一面,也有不容于传统孝文化的一面,因而使动画改编者面临着爱恨纠结的"二重难题".尽管《哪吒之魔童降世》与《新神榜:哪吒重生》均以《封神演义》里的哪吒故事为原型进行IP...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规定,确立的文学母题不仅意味着一个特殊的内容单元,而是某个形式和存在的一般分类的具体表现或模仿。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机和暂时结果、彼此关系及主旨、主体特点(情境、制度、社会生活、空间、设置及作为人的感情和行为、事件等客体的各种现实现象的主旨或主体特点)。主要由于既针对内容又针对形式的双重定位考虑,文学母题能作为一个形成文本并在一定时期指导文本的修辞手段(schemata)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在文本中,母题通常是那些极能激发人想象力的媒介单位并被加以识别。母题既是修辞手段,又是修辞手段构置在作品的具体表现。一般母题与个别文化母题间的区别,也是从美学和诗学角度对文学母题作以评价的出发点。基本母题可理解为人类学意义上的常量,基本的新母题中极少真正创造之作。应在原型和个别文化母题中给文化和文学传统定位。  相似文献   

13.
以存在主义的境遇、体悟与选择为参照体系,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主人公塞丝的杀子行为及其忍受鬼魂纠缠的生命投入态度,构成了对现实世界荒谬本质的挑战。由此,莫里森作品的审美意趣和情感价值从关注生存境遇的高度可获得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以存在主义的境遇、体悟与选择为参照体系,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主人公塞丝的杀子行为及其忍受鬼魂纠缠的生命投入态度,构成了对现实世界荒谬本质的挑战.由此,莫里森作品的审美意趣和情感价值从关注生存境遇的高度可获得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威胁,出现了精神危机。大众反思战争、厌恶政治、对资本主义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思考,信仰危机波及整个社会。后现代主义开始对历史、对正统哲学全盘否定并进行解构,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欧洲人在内心深处一以贯之的时间体验和历史观念,使一部分欧洲人充满焦虑情绪和绝望感。欧洲这种独特的精神体验和文化状态,自然会呈现在艺术家贝尔特鲁奇的文本中。贝尔特鲁奇这种文本建立的目的是在探索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秩序",或者是期待"革命之前"的资本主义秩序回归,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阉割性"的暴力反抗,他所标榜的马克思主义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贝尔特鲁齐作为一个创作的主体,他的文本既有着"主体"生命经历的个人印记,也有着特殊的历史的空间规定性,所以他只能成为一名伪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后,在受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其电影文本中隐含着对不同程度弑父行为的惩罚,折射出传统父权的权威话语。因此,《满城尽带黄金甲》并不是简单的商业大片,而是对权力、秩序这种传统话语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美狄亚"作为"杀子复仇"的女人的代名词,是"为爱复仇"的一种符号,折射着西方文明的某种品格。而中国没有"美狄亚",这不是说中国古代文学中没有"美狄亚式的弃妇"或"美狄亚式的杀子",而是说没有"美狄亚式的因为爱情而杀子复仇"的故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弃妇叙事"与"杀子叙事"的断裂,反映出中国文化与古希腊神话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之一种)迥异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8.
在秃尾巴老李传说的亚型当中有几个固定的母题,其中“断尾”母题的形成渗透了神话思维,具有旧生命死亡和新生命诞生的成年礼意义,而秃尾巴老李传说本身则反映了闯关东时期人们离乡背井的苦楚与开拓进取的勇气,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地狱救母”故事历史悠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民间故事中,而《格斯尔》作为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是蒙古族“地狱救母”故事的典型代表。本文重点探讨《格斯尔》“地狱救母”故事的母题,从“入地狱”母题、“追寻”母题、“轮回转生”母题三个层面梳理“地狱救母”故事的基本叙事结构,并进一步阐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明清小说中蛇毒无意中疗病母题可促进夫妻、婆媳关系改善及男女关系缔结.母题在历时性演变过程中,个案文本有一个单一叙事到民俗意蕴逐渐丰富的嬗变过程.多种异文对于接受者具有交互作用,佛经相关故事具有增殖性,在传播过程中相互触发、相互补充,故事演变过程中不断增添细节,丰富饱满.故事还往往与特定的地方区域风俗联系起来,从而更加具有现实性和真实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