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发展阶段转变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支持政策是粮食政策的重要工具,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为主要措施的价格支持政策对于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价补合一”的价格支持政策也带来粮食供需结构失衡、财政负担沉重、下游加工企业陷入困境等诸多问题.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和粮价与农民收入关系的传统认识是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革陷入困局的症结所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向结构失衡转变,规模经营主体成为重要供给主体.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应由以总量安全为核心向结构安全为核心转变,收入保障政策要由单纯关注种粮收益水平向重点关注种粮专业户收入转变,粮食市场调控方式则应由直接入市收购向更加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转变.为此,应从降低价格支持水平、完善储备体系、探索目标价格保险、提高粮食产业组织化水平等角度深化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改革,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种粮农户收入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WTO成立以来的争端实践澄清了农业相关规则,确立了《农业协定》、《补贴协定》、GATT同时适用于农业政策的原则.农产品出口融资支持,乃至影响出口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均受到严格规范.过往引发WTO争端的问题,如市场价格支持的计算、“绿箱”支持的判定标准等,是当前我国农业支持措施受到外方关注,可能引发争议的焦点.在此形势下,我国应研究WTO农业争端裁决之于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的影响,谨慎制定对内和对外农业政策,积极推进农业支持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农产品贸易大国,有义务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断完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政策、国内支持政策和出口竞争政策三方面分析发现,相对于大部分WTO成员国来说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保护政策改革应向结构最优化方向转变,应综合考虑农产品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选择农业保护政策的重点产品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4.
WTO框架下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改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进行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改革是加入WTO后缓和市场准入承诺带来的冲击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现阶段 ,我国对农业的支持水平偏低 ,绿箱政策支持总量不高 ,结构不合理。我国国内支持改革宜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中心 ,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持续发展为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WTO<农业协议>把对农产品贸易不具扭曲作用的国内支持政策称为"绿箱"政策.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构架相关模型,初步明确了"绿箱"投入对我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就政策的实施及结构安排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WTO框架下构建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法律保障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TO的<农产品协议>是规范农产品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规则之一.该协议中的国内支持规则不仅要求各成员国的农业政策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而且限定着各成员国对国内农业支持的程度和范围.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农业支持政策随意性也较大,这必将妨碍着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应遵循WTO的<农产品协议>,建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农业安全、持续发展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7.
WTO框架下中国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可能性及其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中的特殊保障条款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规定为基础,结合发达国家对农业实施的保护政策,阐明了入世后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的依据和可能性,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市场准入空间、国内支持空间及出口支持空间,认为WTO框架下我国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不仅有可能,而且也有相应的支持、保护空间.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国着手调整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陆续启动了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粮食市场稳定和农业生产方式得以转变.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农业形势的变化和制度设计的疏漏,农产品支持制度的运行偏离了设计的初衷,影响向了农业支持政策的效果.因而,应根据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新形势,把农产品支持政策的目标定位为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增强农业竞争力,并针对农业支持政策的弊端,推进农业补贴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完善农产品最低价格和农机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财政对农业补贴的必要性,进而阐述了我国农业补贴主要存在总体水平较低、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支持与保险水平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农业补贴的政策取向,即加大财政农业补贴力度,合理配置资金;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有效发挥农业补贴的作用;完善农业补贴资金的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金融支持,完善农业保险;完善农业补贴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提高农业自身的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美国历史上第18个农业法案?2018年农业提升法案?文本,文章在梳理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趋势.总体上看,2018美国农业法案保持了农业政策的延续性和针对性,继续实施2014美国农业法案中实施的价格损失保障政策和农业风险保障政策及营销援助贷款和贷款差价支付等多项基础政策,仍将保障农民收入作为首要目标,并对支持和保护水平进行了相应的提高,为农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农业收入网.同时,美国新农业法更加注重政策项目的实施效率,试图构建一个注重补贴效率和强化风险管理的新安全网.2018美国新农业法案中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对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农业政策改革的方向是支持方式市场化、保护手段隐蔽化、项目执行效率化等.  相似文献   

11.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载体和带动力量。为了扶持农业产业化和扶持农民,中央和地方政府选择了一批又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对象,给予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多方面的扶持。在此背景下,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效率评价问题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焦点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选择农户、企业(投资者)和政府三者为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从3个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政策扶持与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行为绩效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扶贫政策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是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途径。基于2012年发布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市名单,将是否进入该名单作为获得倾斜性扶持政策的识别变量,采用甘肃省86个县市2009-2017年的数据以及双重差分法,分析扶贫政策是否促进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结果表明:扶贫政策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扶贫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技术效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扶贫政策在干旱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县的政策绩效要好于湿润区和非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县;同时,随着倾斜性扶持政策的持续实施,扶贫政策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总体而言,扶贫政策未有效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在相对贫困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农业政策性金融,其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肩负着政策性支农的重任,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政策性银行(简称农发行)要在构建农业特别是粮棉油产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的同时,使“三农”特别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以及粮棉油产业化经营得到更稳定的资金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应围绕大粮食大产业,努力办成支持粮棉油产业发展的银行。要实现这种定位,农发行必须在着力经营有效资产的基础上,创新信贷管理方式,把营销的出发点和归宿放在逐步建立优质稳定的客户群体上,强化与中央银行和国家财政的关系,构建完善的业务发展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研、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方法,对中国农业标准化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连续、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中,缺少农业标准化的文化底蕴沉淀是导致一些人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不足、贯彻操作不能紧扣市场需要的关键;与市场接轨使我国农业出现多样化格局,但基本生产结构仍然以农户为主;要做好农业标准化,只有走和谐共轨、携手推动的道路,其中政策、资金是基础,市场、技术是动力,公司、协会是架构,农户、农民是要素;同时认为我国农业标准化推进有初级和高级两大模式结构。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等现代化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95-2011年农民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和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并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财政支农支出显著地抑制了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短期内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显著地抑制了农户收入水平的提升,当前我国农户人力资本水平过低,与农业现代化对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需求相矛盾,且初始人力资本水平的微小差异经时间的放大效应,将会造成农户收入水平的较大差异,而收入水平过低是导致当期我国农户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农业支持政策改革的效果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20世纪30年代以来持续改革调整农业政策形成了现行的以农业“未来增长的政策框架(二)”为核心的一揽子政策。基于生产者支持估计法的评估结果表明:加拿大农业支持政策改革效果明显,形成了以农业风险管理为核心、非风险管理为补充的农业支持框架,创造了一个充满创新与活力、富有竞争力和适应力的农业部门。对于中国具有如下启示:应加快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探索由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县政府联合构建“一体化”农业支持政策;加快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政策组合,发挥好价格支持与挂钩补贴的互补作用;加强对关键敏感产品的支持和保护,加强对提高农业竞争力、适应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项目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探讨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审计的含义,从选择农业扶持项目不合理、资金拨付不到位、审计项目分散3个方面论述农业政策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农业政策审计案例,运用六合分析法对公共政策审计进行探讨,融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的农业政策进行评估研究,得出农业政策的重点应是促进农业总产值提高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指出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应该是农业政策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8.
国内支持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新一轮农业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深入分析欧盟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及其谈判立场的形成原因 ,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欧盟农业支持的约束条件和变化趋势进行定量研究。同时 ,结合欧盟最新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 ,进一步探讨了欧盟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家庭联产承包制使中国在农业上取得巨大进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度的边际效用急剧递减,已呈现出许多问题:粮食安全隐患、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阻碍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等。为使土地政策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从农民、土地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角度切入,阐述土地政策的重要性,继而分析土地政策的变动影响因素,概括变更原因及内容,以更好的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建构新型农村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