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家卫的电影音乐在其电影中占据重要的部分,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不现类型的音乐都曾在电影中出现。音乐与影像在一起,表现故事的背景、角色和叙事情节,更表达了角色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深层内涵,音乐起到了强化人物角色、隐喻故事情节和传达影片主题的作用。音乐跟随角色与故事一起,消解了世俗、暴力、隐私和道德,并最终超越了故事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音乐作为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在以影像为主导表现形式的电影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像的叙事方式不同,音乐经常以一种隐形叙事者的角色参与电影叙事,并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与受众情感共鸣的达成,迅速将其带入电影的虚拟时空,从而完成受众与作品的审美互动,帮助作者达成叙事目的。  相似文献   

3.
小人物通过自身抗争并获取胜利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叙事模式。从历史宏大叙事到聚焦个体叙事的过程中,小人物意象的建构在影片基调铺垫、故事叙述推动、主题内核表达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艺谋执导的《影》和《满江红》皆讲述了小人物与皇室强权抗争的故事。两部电影中强权下的“刺杀”母题、小人物悲剧命运特征以及人物本体蜕变过程的共同点,以小见大地体现出古装题材电影中小人物意象建构所运用的叙事模式和独特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电影的海洋书写就迎来了突破。这一突破不仅影响了现代电影的创作与生产,也体现了当时电影界进步的美学观念。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电影的海洋书写集中地体现在海洋意象、海洋电影音乐以及海洋叙事风格三方面。海洋意象融入了女性形象的内在情感中,参与了女性形象的建构。海洋音乐对电影叙事的多重表达,突出地体现在《渔光曲》中,通过电影声画的同步结合,形成了作为海洋电影的独特审美特征与艺术特性。在叙事风格层面,海洋电影也从20世纪20年代的浪漫主义,向30年代与社会、时代紧密结合的现实主义风格转化。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小说《丈夫》运用了嵌套叙事的叙事技巧。《丈夫》中的嵌套叙事与主体叙事既构成了对比、类比关系,也构成了隐喻关系。在对比、类比关系中,这一叙事手法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即社会现代性的时间观和审美现代性的时间观,也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空间观,即都市空间和乡下空间,作者的写作意图显然都倾向于两种不同的时空观中的后者。嵌套故事对主体故事的隐喻则将这两种不同维度的时间和空间交织、叠加到一起,表达了作者对诗意人生和现实生存的痛苦思考。  相似文献   

6.
《无间道》是2002年香港出品的一部警匪电影,《无间行者》是2006年好莱坞根据香港电影改编的一部电影,不仅在全球市场上票房走高,而且获得多项奥斯卡奖。为什么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被翻拍后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都能够被接受,还获得巨大成功?其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电影透明叙事方式的运用。透明叙事理论是美国评论家斯科特·奥尔森提出的一种电影叙事方法,目的是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也能看的懂,引发共鸣。比较两部电影,可以发现《无间行者》在三种叙事机制方面:背景、角色、话题采用了透明叙事策略。而这种透明性是多元文化主义面具下美国文化意识的一种展现。  相似文献   

7.
当代新媒体语境下的叙事艺术不仅承继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语言,而且形成了如延续、并置、穿越、解构等独特的话语方式。叙事文本中的线性时间被解构、延缓、并置,故事不再按作者的叙述时间延续,而成为隐藏于屏幕之后的需要由读者探索的空间链接形态,不存在确定的起点与终点,没有方向,过程大于结局,时间永远分岔。由于用户的介入,故事时间、叙述时间与阅读时间三者统一于一个"现在",阅读与叙述同时进行,角色、作者与读者在叙事文本中并行。  相似文献   

8.
“画中女”故事是以人类男子与画中女子产生恋爱、婚姻等情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在“AT分类法”中作“400B画中女”。中国“画中女”故事自魏晋南北朝产生以来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在搜集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梳理“画中女”故事的流变,能够揭示故事在不同时代的呈现特点,探寻古今“画中女”故事文本在语言与程式、主旨与情感方面的明显差异。“画中女”故事在本文结构与人物角色、民俗事象背后,隐附丰富的叙事与文化意涵:叙事层面,关乎性别、身份与伦理的二元对立结构在叙事中完成关系的调和;文化层面,“画中女”角色与呼名、食饮等民俗事象映射原始思维与多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电影音乐叙事的基本要素涉及叙述本质与类型、叙述内容与结构、叙述话语与方式、叙述行为与效力四大方面。就功能倾向与传达方式而言,以非语言媒介为载体的音乐以表现情感为主,无法通过自身的符号系统直接完成叙事,而需假借受众的想象与虚构。就内容与方式而言,电影音乐可以以其特有的话语元素,通过标题拟用、基调定位、节奏调控、音画配合等多种手段来提供信息、表述思想。电影音乐的叙事主体非常复杂,包含作词、作曲、歌唱、演奏、编剧、导演、演员等种种能够有效操作电影叙事系统运转的力量。在现代尤其后现代电影音乐叙事的研究中,叙述者、受众、视角等与叙述行为有关的要素,以及音乐形式结构与外部世界的关联等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规则的产生与完善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作为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体育电影的叙事表达。规则对于体育电影叙事的影响主要涉及三种建构,分别为构建区分体育与现实世界的“异托邦”建构、对体育参与者进行规训的自我建构以及体现体育参与者主体性的匹配性建构。三种不同的建构方式在体育电影叙事中与不同种类的体育规则紧密联系,同时也使体育成为电影中权力关系的隐匿空间。  相似文献   

11.
运用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频率和叙事情境三个方面分析《并非没有笑声》的叙事特征,详细阐释了小说中创伤叙事的使用,如非线性叙事时间、对黑人前途和黑人音乐主题的重复叙事以及人物视角的不定内聚焦和外聚焦的交替使用。通过对时间倒错、重复叙事和多焦、多视角等创伤叙事策略的深入解读,剖析了休斯在小说中对传统叙事技巧的大胆创新。这种叙事策略的调整旨在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建构黑人种族的创伤历史,彰显黑人种族渴望在白人文化主导的美国社会中获取平等生存权利的强烈诉求。  相似文献   

12.
《匆匆》是艾莉丝·门罗代表作《逃离》中的一个故事。作品中利用时空转换、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的情节安排呈现了今昔交错的叙事结构,而对画作《我和村庄》以及次要人物艾琳和唐恩的详细描写建构了作品中遥相呼应的细节,同时人物之间的谈话、半夜的吸尘器声等看似令人费解的文字却又是作家巧妙穿插在作品中的悬念,通过对作品中以上叙事策略的分析能够深度剖析作品人物内心匆匆"回归"或匆匆"逃离"的纠结。  相似文献   

13.
《金锁记》借助转述、省略、概要、停顿等叙述技巧,增加了叙事时间之外的故事,从而在篇幅与故事容量之间取得了平衡。三言两语的转述交代了主人公的背景材料;省略与概要将故事所占的叙事时间减少到最小程度;停顿在《金锁记》中表现为心理停顿,虽然叙事时间无限大、实际故事停顿,但心理停顿给予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无限扩大了故事本身的寓意与韵味、接受者解读文本时往往关注占据文本篇幅较长的事件,而这些叙事技巧所蕴涵的叙事时间之外的故事对解读《金锁记》也别具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围城》中叙事视角的运用颇具匠心。据热奈特的叙事视角理论来看,呈现出零聚焦型、内聚焦型及外聚焦型等多重视角综合运用的特点。而且,叙事视角的运用还有效地参与到文本建构之中,在丰富“围城”意蕴、表现人物方面,达到了恰如其分的艺术效果。文章通过借鉴热奈特的叙事视角理论,从叙事视角的角度切入小说文本,解读作者于作品中营构的“围城”之意蕴,体味作者的人物表现之匠心。  相似文献   

15.
广西作家鬼子的创作多通过对底层人民(尤其是小人物)生活现状的关注与描写,体现其强烈的悲悯情怀,引发读者内心巨大震撼。其小说将整个故事置于中国城镇现代化视阈中的岭南山村、城镇发展的背景下,叙述岭南空间环境底层小人物的挣扎,其中,人物生活的空间环境描写具有特殊的用意和缘由,笔者以鬼子作品中的空间环境描写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而多角度阐释空间环境描写背后的深层意蕴,挖掘鬼子作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人物与情节的变化都非常大。电影有三个关键的变动,体现在对战争场面的铺陈、入殓师约翰与玉墨的恋爱、演绎数字"十三"等几个方面。为了使改编尽量真实可信,电影围绕这三个主要的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叙事视角、语言、人物、情节、道具等方面也作了相应的变换。有的改编较成功,有的则难以令人信服。电影的改编,大大增强了对战争、性爱等元素的渲染,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传奇,煽情效果更强,有利于票房收益,但是艺术价值则远逊于小说原著。  相似文献   

17.
评当代童话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叙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认为是当代童话小说中富有魔力的系列小说之一。从童话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观察该故事的语篇叙述结构,可以看到童话小说尤其是当代童话小说的叙述特点和语篇连贯特征。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爱的缺失与回归和人格整合过程表现了儿童的内心生活和成长过程,体现的不仅仅是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而且通过观察儿童成长的规律我们看到的是建构童话故事的内在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18.
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的基本特色表现为惊险的小说情节同严肃的道德主题的完美结合和独特的电影技巧的运用。格林把电影化技巧不着斧痕地化用进短篇小说《过桥》中,使他的文字组合带有浓郁的视像性和表现力,使他的小说的艺术层次与思想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