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抢先付梓的头两部汉文通译《古兰经》,都是汉族学者主译,确实对穆斯林译本起了催生促长的作用。距广仓学窘《汉译古兰经》诞生还不到一年,王文清的《古兰经译解》作为第一个穆斯林译本,“千呼万唤始出来”。出版日期是民国廿一年(1932)二月四日,由中国回教俱进会刊印于北平。  相似文献   

2.
《汉译<古兰经>史话》通过林松教授辛勤地探索、研究、搜集资料,对我国先后出版的12种汉文全译本《古兰经》在《阿拉伯世界》上陆续发表评介文章,现汇编成书出版,这无疑是一大贡献。它为人们进一步研究、了解《古兰经》在我国的翻译、传播及其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回族穆斯林学者都在致力于《古兰经》的翻译,并陆续奉献成果。侨居海外的华裔学者,埋首译述者也大有人在。继闪目氏·仝道章先生的译本之后,本世纪刚跨入90年代,又喜传佳音,另—位侨胞的新译《古兰经》传入国内。这是汉译全文本的第12个新品种。译者周仲羲先生,经名奥斯曼,50年代曾留学巴基斯坦,在阿哈默底亚大学进修阿拉伯文、乌尔都文,攻读伊斯兰教和比较宗教学等课程。毕业后,留在该校,孜孜不倦地研究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4.
林松先生撰写的《汉译<古兰经>史话》,对我国在本世纪内先后出版的12种汉文通译《古兰经》版本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评述。同时,对最近出版的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译本也作了评介。这本小册子的出版发行,不仅使人们对《古兰经》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而且势必对伊斯兰教的研究及中国穆斯林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记得12年前,我应朱威烈教授之约,为《阿拉伯世界》杂志开辟专栏,总题为《汉译〈古兰经〉史话》。当时我们预定的议题范围虽主要是介绍《古兰经》全文通译本,没有兼顾各种选译本、节译本,但对既非节译,又非全译的《宝命真经直解》却始终关注、惦记着,总想将它列为《史话》开篇的专  相似文献   

6.
刘锦标先生,是通译《古兰经》的第四位学者。他的译本称为《可兰汉译附传》,正文首页及卷尾版权页则称为《可兰真经汉译附传》,其落款署名为:“编译者冠豪刘锦标”,可知他名锦标,字冠豪。据谢锡恩阿訇为此译本撰写(由孙云五代笔)的《序》所介绍,刘锦标原籍在河北省安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第一个完成《古兰经》汉译全文本的人,是非穆斯林学者、不识阿拉伯文的汉族人,译者署名为“铁铮”。此译本是根据坂本健一的日文译本《コ-ヲン》,并参照罗德威尔(Rodwell)的英译本“The Koran”转译的。书名题为《可兰经》,于1927年由北平中华印刷局出版发行。尽管译文并非直接以阿拉伯原文为蓝本,但它的刊行问世,总算填补了一项空白,排上全译《古兰经》的第一把交椅。在积极宣传伊斯兰经典和文化方面,起了刺激、促进  相似文献   

8.
林松教授潜心收集史料,悉心探索推敲撰成的《汉译<古兰经>史话》终于要结集出版了,这是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作者多次盛情相邀,嘱我写几句话,只得不揣浅陋,试作涂鸦。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最多的宗教之一,伊斯兰文化根深叶茂,具有巨大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明白的阿拉伯语言”降示和录写成集的《古兰经》,则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也是传播或研究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的根本。 在伊斯兰教的发展史上,对《古兰经》是否可以和是否能够译成其他语言,教法学家们一直存在分歧。反对者主要担心译者歪曲《古兰经》的原意,速成误导,甚至招致攻击。然而,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不断地超越国界和民族疆域,要各国、各民族中的穆斯林都通晓阿拉伯语毕竟不易,翻译《古兰经》遂逐步成为时代的必需。至本世纪30年代,举足轻重的埃及爱资哈  相似文献   

9.
《汉译<古兰经>史话》,在主编朱威烈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从1991年第一期开始在《阿拉伯世界》连续刊载以来,除评介林松的《古兰经韵译》正约请专人撰稿外,所有通译本均已逐一发表过评论文章,并准备在听取各方宝贵意见之后,认真修改补充,应广大读者要求,汇辑为单行本. 由于《史话》涉及众多译本,一旦列入连载计划,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给撰述者增加不少压力,如时间紧迫,资料缺乏,选取片断译文实例不够精当,顾此失彼,举轻漏重;评语措  相似文献   

10.
(一) 在全世界七亿多穆斯林心目中,《古兰经》占有无可比拟的神圣地位。他们认为,《古兰经》是天经,是真主意志的体现。《古兰经》是用古老的、语汇丰富的阿拉伯古莱氏语传诵的。因此阿拉伯语也称为《古兰经》的语言。《古兰经》之所以被称为天经,据说是因为《古兰经》原本是记载在九天之上的天牌上的,即。相传这块记载真经的天牌,由天使们严密守卫着,以防魔鬼偷盗,剽窃篡改,以  相似文献   

11.
濒临尼罗河河畔的《古兰经》展览馆,占地面积虽不大,却陈列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版本的《古兰经》真品,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形状各异、色彩纷呈的经书,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时期的《古兰经》,它是伊斯兰征服初期,带进埃及的第一本《古兰经》真本。世界上第一本印刷版《古兰经》也陈放在这里。这是在1694年,德国汉堡印刷所首次印刷的。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也收藏在这里,版面仅为2×4cm,是优素夫·凯马勒王子的珍品之一。  相似文献   

12.
《古兰经》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兰经》的原本是阿拉伯语,长期以来,《古兰经》在我因一直没有中文的译本。明末清初,信仰伊斯兰教的南京人刘智(刘介廉)(1660——1720年)写过《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  相似文献   

13.
一、《古兰经》在语言文化中的影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是穆圣以“真主颁降给他的使者”的名义,在20多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口授而成的.起初,《古兰经》经文通过口头形式在穆斯林中流传,只有少数学者把一些片断经文记录在枣椰叶、皮、骨头、石块上,穆圣生前虽已规定了《古兰经》中各章节的次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译《古兰经》中,马坚教授的通译本,是孕育过程甚长、准备阶段很久、公开发行量最多、社会影响面最广的一部.这是海内外知名的穆斯林权威学者、毕生从事阿拉伯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大师、传播中、阿文化而成果丰硕的翻译家所奉献的心血结晶. 它虽然出版较迟,按问世顺序为第七位译者翻译的第九种版本,但从1981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初版于北京以来,已传遍全球各大洲.广大穆斯林群众,多引用它的译文.学术界有关论著或正式出版书刊,介绍《古兰经》内容,也多以此译本为主要依据.在伊斯兰教发源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语研究,源于《古兰经》研究。《古兰经》是阿语研究的轴心,不管是解释《古兰经》,还是阐述伊斯兰教法,都与阿拉伯语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反之,阿拉伯语的研究,如词汇、词法、句子结构、语体风格的研究,甚至天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为伊斯兰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古兰经》、伊斯兰教法和伊斯兰政体。  相似文献   

16.
继铁铮氏汉文通译本《古兰经》之后,上海爱俪园广仓学窘出版了《汉译古兰经》。这是第二个全译本,问世于1931年3月,在铁铮本之后三年多。为此译本协力合作的人员,卷首列有名单共13人,均有姓氏、名字和籍贯。其中包括:审定者欧司爱哈同(英国人)、罗迦陵夫人(七闽人);总纂者姬觉弥(字北陵,江苏雎宁人);阿文参证李廷相(字虞宸,河北迁安人)、薛天辉(字子明,河北宛平人);英文参证锤绂华(字仁甫,江苏东台人)、罗友启(字子发,上  相似文献   

17.
林松教授于1991年初至1994年中,先后在上海的《阿拉伯世界》季刊上连载的系列文章《汉译<古兰经>史话》是一组好文章,由于材料丰富、观点明确、立论公允,曾引起国内外,教内外良好反映。作者准备把《史话》汇编成单行本,并拟在此书卷首辟笔谈专栏,供关注此项文化活动的人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由于水平所限,我很难写出有份量能争鸣的笔谈文章,不得已只好谈一点浅显的看法,以应林松教授的盛情邀请。  相似文献   

18.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是伊斯兰国家法律、道德、精神生活及伦理关系等一切准则的最后依据。由于《古兰经》的文字是最规范的阿拉伯语,所以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不但在做礼拜时诵读《古兰经》,而且把它当作学习阿拉伯语的读本。回历25年(公元645年),由哈里发奥斯曼主持抄写的《古兰经》奥氏本成为最后定本。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伊斯兰帝国的疆界已由阿拉伯半岛扩展到埃及、沙姆、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9.
1988年7月,由中央民族学院(现改名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在北京同时发行的阿汉文对照(上、下册)和汉文单行(全一册)两种版本的《〈古兰经〉韵译》是《古兰经》在我国的第一部完整的汉文韵译本.译者是林松.这一译本独创一格,以韵散凝结的文体,抑扬顿挫、鲜明和谐的节奏和音韵铿锵、顺口悦耳的旋律,赢得了各国穆斯林,尤其是华侨朋友的普遍关注.这一新译本按问世顺序是本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第8位译音奉献的第十种汉文通译本,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继马坚译本之后出版的第二部译本,它发行后即以别开生面而迅速传遍国内外.1988年秋,这部新译本在中国新书展览会和国际博览会上首次陈列,一批样书很快被抢购一空.《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国文化报》、《云南侨务报》、《春城晚报》、《宁夏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甘肃民族研究》、《香港穆民先驱报》以及阿拉伯地区报纸和《菲律宾日报》等10数家报刊杂志都进行了报导或专文介绍.近年来,学术界有关介绍《古兰经》内容和阐述伊斯兰教的论著.除引用马坚教授的译文外,林松的韵译也被大量引  相似文献   

20.
马坚先生去世后3年,1981年4月,他的《古兰经》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回族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白寿彝在评价这个译本时说:“这个本子的出版,是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中国伊斯兰研究工作上、中国翻译工作上的一件大事。”他还说:“子实在序文里说到他在翻译的时候‘力求忠实,明白,流利’,我相信他的这句话。在‘忠实、明白,流利’三者并举的要求下,我相信这个译本是超过以前所有译本的。”可以认为,在汉译《古兰经》中,马坚教授的通译本,是孕育过程长。准备久、公开发行量最多、社会影响面最广的一部。 1983年,我参加伊协朝觐团在麦加朝觐期间,世界伊斯兰联盟的负责人曾与中国朝觐团商量过关于出版中阿文对照的《古兰经》问题,主要是中译本的选择。一位主管东方穆斯林事务的负责人向我征求意见,我就向他详细介绍了马坚先生的知识水平、治学精神和对信仰的虔诚,我认为马坚先生的中译本最合适。他说他们听到了一些不同看法。我说这是正常的,对《古兰经》阿拉伯经文尚有不同的理解,何况是把它转换成另一种文字?在用词选字方面肯定会有不同意见,但不能因此而废。1986年(伊历1407年),马坚先生的《古兰经》中译本,经中国伊协认可与世界伊斯兰教联盟同意,山伊斯兰世界最高权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