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再审事由作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突破口,要想解决“申诉难”和“申诉滥”的困境,必须以科学设立民事再审事由为根基.究竟何为科学设立,设立后又如何使民事再审程序顺利推进,使得人民的合法权益达到最大化的保护呢?针对这些疑问,本文主要从设立民事再审事由的角度进行探讨,力争寻求一个最有效的方式提高民事诉讼效率,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采用多元 化的模式,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难题;似乎在合理的形式下实则是与民事诉基本法理的严重矛盾;完善当事人再审启动程序,修正司法救济“全能化”的观念,以重新构造我国的民事诉讼再审启动程序制度、本文拟就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与此同时,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公民具有申诉的权利。笔者对申诉权本身并不存在疑义,由于人的认知力、判断力都是有限并存在差异的,据此作出的判断均不能保证它是绝对正确的,申诉权正是为了防止错误裁判的发生,因此许多国际人权文件或公约中都将申诉权视为一项基本人权,明确规定要保障社会成员的申诉权。正是如此为了防止错误司法裁判的发生,我国在司法程序中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建立了人民法院的再审制度。但随着涉诉信访的增多,使得现有的申诉、申请再审制度可能破坏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涉诉上访则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据统计2001年郑州市中级法院审结各类案件5600余件.申诉或申请再审案件就有1222件:2002年结案5800余件.申诉或申请再审案件就有1340件:2003年结案6200余件.申诉或申请再审案件就有1471件:均占到终审案件的1/4强,当事人申诉被驳回或者经再审维持原判后.当事人就认为是法院判决不公,进而采取到市、来省、进京上访,有的缠访不休,甚至行为过激。涉诉上访既损害法院形象.又挑战司法权威,同时也影响党和政府正常办公秩序及本地区的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5.
审判监督程序中对程序性再审事由的规定体现了我国立法机关奉行程序公正的立法理念,构建公正再审之诉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  相似文献   

6.
一、“申诉上访首访接待制”的内涵及特征申诉上访首访接待制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刑事案件,以及民事、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提出申诉的案件首访接待、审查和服判息诉(含再审改判)工作由原审判庭负责的制度。但不包括人民检察院依职权提起抗诉的案件,以及领导、领导机关交办案件,人大转办案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2007年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出发,概括性地分析了法律修改趋势对于法官、当事人、其他诉讼程序影响,进而抽象出本条修改后所体现的民事诉讼法尤其是再审题程序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付淑玲 《经营管理者》2009,(19):130-130
中外刑事再审制度在适用范围、提起主体、改判原则和发起时限和次数存在差异。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再审制度的规定不仅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还存在层次的理论缺陷。由此,我国应借鉴国外制度设计的价值理念,使我国再审制度实现实体真实和正当程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民事再审程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再审或依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以及人民法院依照自身的职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特殊的法律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新的政府理念的指引下、在党中央的积极号召下,服务型政府建设正在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然而,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方面仍存有诸多弊端,在实践中还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民事再审程序是纠正法院生效判决和裁定的重要程序,依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法院、当事人均可成为启动主体。但是目前该规定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制约了该项制度的价值发挥,本文就此问题的有关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应策略,以期能尽快的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访条例》于2005年元月10日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信访制度的一次改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工作下,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情况有很大好转,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来自国家信访局的消息表明:近几年来.直接到北京向中直职能部门上访的群众数量仍呈增长趋势.而从上访的事由和程序看,他们本应该首先向地方政府申诉他们的冤情.他们为什么偏要越级、重复上访呢?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信息的获取、交流、分析以及信息检索和评估的能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更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工具论和文化论的有机融合,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与现实情景的联系,根据社会发展来学习信息技术。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刑事再审程序现行规定的问题的分析,试图寻找出一条改革与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15.
程序正义的理念在司法制度中可谓源远流长,而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与此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程度正义的不同态度,或许可以得出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原因。但是,程序正义的内涵及其独立的价值,都彰显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在真正意义上遵循程序正义原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谭琨亮 《决策探索》2011,(16):52-52
检察机关对民商事、行政案件的抗诉,是履行监督法院审判活动的职能,也是启动再审程序的渠道之一。抗诉案件要不要审查立案,目前说法不一。笔者认为,抗诉案件也应予以审查。  相似文献   

17.
行政程序是行政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行政法迅速发展的大框架内,行政程序也应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了过程性的行政程序才更加符合现代行政法的理念要求,也更加符合我国行政程序法目标立法模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回首我国法制建设历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不足。其中,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思想观念就在新的发展阶段受到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再次重新审视程序,尤其是正当程序在我国的构建和发展,审视程序的正义与价值在法治社会发展的今天的现实意义。而在这样一个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程序与法治》一书可谓是我国法制建设历程中的又一力作,本书结合中国法制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在中国语境下解读了程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法治社会进程中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4,(45):27-27
在党和国家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提倡节俭、反对“四风”的精神指引下,本届农高会无论在组织形式、展览内容、活动安排等方面无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并且体现了节俭办会的理念。全过程呈现出了四大显著特色。一是改革创新步伐加怏。  相似文献   

20.
我校的教学质量,之所以始终经得起上级的检验,赢得社会大众的赞誉,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是因为学校在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强化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教研工作以及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