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建蕊 《决策与信息》2011,(10):101-105
彼得·德霍斯的著作《知识财产法哲学》,对两种对立的财产哲学理论,即财产工具论和独占论进行了论述口在知识产权制度中越来越明显的独占论倾:向的背景下,德霍斯主张坚持财产工具论的立场。笔者认为,在知识产权制度中财产工具论具有种种的体现,可以称为该制度的哲学立场,这种体现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客体法定性、地域差别性和权利限制制度:对知识产权制度所体现的财产工具论的哲学立场的分析和论述,阐明了知识产权制度与财产工具论的切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何要在知识产权制度中坚持财产工具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2.
史大贤 《经营管理者》2009,(23):233-233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是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急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国内外对商业秘密权的性质认定不一,有财产权、人格权、企业权、知识产权等说法。由于其客体商业秘密的特殊性,商业秘密权既有知识产权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3.
虚拟财产的继承是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延续,但目前立法的缺失却使虚拟财产继承陷入尴尬之境。本文从虚拟财产的概念和法律性质入手,对虚拟财产的继承做一些探讨研究,希望有助于立法机构尽早将虚拟财产纳入继承法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4.
关于财产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已经使用过财产权,产权,物权,债权,所有权,知识产权和法人财产权等概念,但关于这些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理论界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托管是一种新兴的服务性经营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学校或其他组织或个人将本单位的知识产权事务通过合同形式委托专门的知识产权业务单位进行多方面管理的形式,知识产权托管是目前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中急需拓展和完善的管理形式;本文将对知识产权托管的概念、作用、托管模式、托管内容和托管效果的评价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建立知识产权托管的理论概念和实务框架。  相似文献   

6.
产权制度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和经济意义被大多数学者肯定。随着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推动创新和加快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对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智力成果的排他性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智力成果的迅速普及和应用。本文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从而寻找一种适合当前国际贸易整体形势的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知识产权法的部门法归属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从增进社会福利的角度将其归入社会法;基于知识产权的权利取得及行使都与行政机关息息相关而将其归入行政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章,把专利权、商标权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称的其他知识产权,纳入民法范围而认为知识产权法也自然属于民法范畴。  相似文献   

8.
信托式物业管理模式,是2007年北京市宣武区朗琴园小区创建的新的园区物业管理模式.该模式依托我国新出台的<物权法>以及已实施的<信托法>,规定了委托人即广大业主和受托人即物业公司,并且双方签订了<北京市宣武区朗琴园小区物业管理权信托契约>,创建了一种物业管理的新模式--信托式物管.与传统的委托物业管理模式不同,受托人因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也归入信托财产;受托人每年定期将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及收支情况,报告给委托人和受益人,等.基于信托式物管的原创性,有必要对这一模式下园区管理的财务与审计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园区管理资金"的概念,思考了园区管理的财务边界,试图从财务和审计的角度对信托式物业管理模式下园区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和商号权是不同性质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商号权是一项独立的商事人格权。但学界和实践界对于商号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认识模糊不清,有很多人主张把商号权划入广义的知识产权。本文旨在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李静 《经营管理者》2013,(18):214-214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4年有余,那次巨灾使我国众多公私财产遭到毁灭性重创,而重灾区房贷一族更是另有苦衷:除了存款、票据、记名证券、知识产权等财产可挽回,其他包括按揭商品房等贵重和日常有形财产已成废墟(全损或推定全损)或被掩埋,甚至连土地使用权都名存实亡,昔日的"业主"如今流离失所,买房时的银行贷款如何偿还?本文对此法律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从长远出发,主张建立由巨灾保险、社会援助、国家财政三重保障组成的巨灾风险管理基金体系,以确保今后发生类似严重自然灾害时做到巨灾损失的平稳摊销。  相似文献   

11.
廖靖 《领导科学》2020,(4):20-23
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成果难以惠及非网民的成因有:未将非网民有效纳入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进程,单位治理现代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效能有待提升,单位治理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亟待优化。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惠及非网民的微观路径是:将非网民纳入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进程,提高单位治理现代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效能,创新单位治理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 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是两个最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的部门法。 知识产权的利益往往是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来实现。在知识产权转让中,转让方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总是对受让方施加种种限制条件.有的限制条件是保护知识产权所必不可少的,是知识产权内容的一部分,受知识产权法保护.有的限制条件却是属于不合理限制贸易的行为,受竞争法的管辖。因此,竞争法在调整知识产权转让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已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国逐步发展为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并举的国家。对外版权交易也有了长足的发  相似文献   

13.
《管理科学文摘》2000,(10):39-41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一词,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使用这一术语始于西方国家的学者.它开始只是一个学理概念.主要倡导者是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左夫,后来又为比利时的著名法学家皮卡弟所发展.皮卡弟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范畴,它根本不同于对物的所有权.这一学说在国际上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成为很多国家国内立法和有关国际条约、双边协定以及国际技术贸易广泛采用的法律用语.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维权作为私法主体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对正常的交易秩序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往往是以一定的财产利益作为维权目标,因而容易与诈勒索罪的行为混淆,前不久的黄静维权案更是让民众对这二者的界限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笔者认为区分二者的关键,一是主张的目的是否正当;二是看手段是否正当。只有严格把握这两个条件才能将正当的民事行为与犯罪行为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文化史上.债权后于物权而发展.由于认许了债权,人类经济生活更加丰富.人类在仅依物权形成财产关系、仅以物权作为财产客体的时代,可以说只能生活在过去和现在.债权相对于物权的地住在近现代社会中的提升以及债法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正是奠定在债权这一特殊优点之上.  相似文献   

16.
陈铖  樊晓广 《决策与信息》2011,(11):115-115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虚拟财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带来一些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我们应当正视虚拟财产,承认其作为新型财产的合法地位,将其纳入财产权的保护范围,在受到不法侵害时给予保护。  相似文献   

17.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5,(8):51
<正>如果说王思聪继承他爹的财产叫不劳而获,那么现在那些从来没叫过王健林爹的人,想去继承王健林的财产,那叫什么?我想可能只能叫不要脸而获了。你觉得儿子继承自己爹的财产不公正,那你继承别人爹的财产,我想就更不公正了。——主张征收遗产税的人认为,遗产继承是一种不劳而获,加剧社会不公。经济学家胡释之表示,富人和穷人的产权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秘密具有知识产权或无形财产权的性质,是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商业秘密纳入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系统和商业秘密保护机制,有利于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有效发挥无形资产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技术标准已成为知识经济模式下产业竞争的基础以及市场准入的重要门坎。当前国际技术标准化出现了专利标准化的新趋势,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的表象是知识产权被纳入技术标准,而其本质则是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和作为公共产品的标准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知识产权一旦被纳入标准,就可以挟公共产品之利器而为权利持有人谋利,故必须对标准中的知识产权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0.
熊焕呈 《经营管理者》2013,(19):244-244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产权也被不断细化,产权关系变得盘根错节。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往往是单纯依靠法律规范及法学理论来刻画其"形状"与界限,这也使知识产权比之其他实物财产更难裁定归属与范围。近来,加多宝与广药集团间关于红罐王老吉包装权益纠纷便引出了一个法律问题:包含有商标符号的包装权益与该商标权是否可以分离?本文将以该案为例分析商品的包装权益问题,并探讨外观包装权益与商标权的离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