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特点、转移就业现状及其引发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入手,阐释了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优势及机遇,提出了以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失业率增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应采取积极对策措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山东省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对于山东省这样一个人口大省来说,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山东省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莉山东省城市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郴州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就,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使其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这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措施。本文分析了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对策,以促进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郴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这一群体逐渐脱离农业、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对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问题的思考,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效应,并且对加快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实际剩余劳动力约2.1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是关系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导致城市用工量急剧减少,这使得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减少,大量农民工滞留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外,鉴于当前我国农民就业又表现出了新特征,并且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现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和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一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纬 《经营管理者》2011,(7X):255-255
当前我国户籍制度的不完善,农业发展的落后,城镇化进程的缓慢,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应在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一直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点关注,本文以大庆农村为例,分析大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与影响因子,积极探讨针对大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从而通过大庆农村这一个案实现对全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映射,以此展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策略转变和百姓收入分配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存在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积累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本文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对托达罗模型的修正以及国内各大城市对非正规就业的需求实例证明在我国发展非正规就业对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效果显著,所以应通过增加非正规部门从业者的收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健全农村劳动力培养培训机制等方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民增收难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加快实现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减少其对社会和谐和稳定造成的压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阻碍其转移的因素,提出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4条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大力组织专场招聘会,加大农村教育和卫生投入,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鼓励、扶持农民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教育程度低、分布不均衡,面临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要突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机制,才能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虽着力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但明显可以看到我国城镇化进程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建设目的在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从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容言 《决策通讯》2001,(2):22-24
目前,中国有1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新疆以现有土地测算,农村实行劳动力剩余量为75-120万之间。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小城市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需要。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新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就业、兴利除弊的指导思想,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促进就近就地转移;二是鼓励城市化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作出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是加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要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必须又好又块地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笔者根据各方资料,总结了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的高度、广度、深度、力度及速度上的不断提高和加强的发展态势,并提出用转移培训的系统性、程序性、动态性和研究性促成我省转移培训新态势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我省有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能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阐述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及其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