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 ,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 ,经过文人的加工和删改 ,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歌谣集 ,它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民俗学价值、语言文化学价值和古文字研究价值。《嘹歌》是壮族歌谣文化的经典  相似文献   

2.
壮族《嘹歌》的文化内涵--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嘹歌》是著名的壮族传统长篇古歌,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是“歌化”生活与“诗性”思维的集中表现,反映了壮族通过唱歌促进“两种生产”的价值观,追求“依歌择配”美好生活的婚姻观,反映厌兵事乱世和思安居乐业的社会观,展现“那文化”形态及其岁时观念,透过《嘹歌》可窥视壮族传统歌谣艺术从《越人歌》到《刘三姐》歌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嘹歌》是壮族歌谣的经典之作,它具有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的双重特性,又是二者的统一体。千百年来,《嘹歌》一直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与其所具有的形式美、内涵美、意境美、韵律美、悲剧美及社会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嘹歌》的美学价值及美学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嘹歌》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麽经布洛陀》记载的“嘹三妹造友”(即造爱情)的歌以及汉代《说苑》记载的《越人歌》、晋代《交州记》记载壮族先民的“辽辽之歌”。这里的“嘹”、“辽”是壮语“玩乐”之意,是汉字记壮音。《嘹歌》传承与传播的媒介有家庭、歌圩、歌书以及现代的广播、电视、录音磁带、VCD光盘等。在现代传媒介入之前,是有文字传承传播与无文字传承传播相结合;之后则是无文字传承传播、有文字传承传播与现代大众传媒传承传播相结合。政府、社会团体在《嘹歌》传承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嘹歌·贼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反映的壮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贼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壮族民间的一部叙事抒情长歌。它叙述了土司时代一位壮族男子被迫出征的战争经历和爱情故事,记述了土司制度下壮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平乱战争、风俗文化等,反映了壮族传统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贼歌》采用壮族情歌套路式的表现形式,将记叙和抒情结合为一体,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风格独特,堪称壮族民歌的典范。《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的壮族民歌总集。本世纪七十年代,黄勇刹先生将《嘹歌》中长歌之一《贼歌》整理为民间文学《唱离乱》在《广西文学》上发表,引起了民间文学界的…  相似文献   

6.
在《壮族嘹歌研究》一书即将出版之际,覃乃昌给我来电话,约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我打心里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我多年来一直进行并关注壮族文化研究,为此我应允了。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加工和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壮族《嘹歌》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嘹歌》是一种具有特定的地域性和特色鲜明的壮族传统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淀形成的。《嘹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越人歌》 ,甚至更早 ,其成熟规范期是在明代。史诗《贼歌》是《嘹歌》文化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 ,随着壮族文人群体汉文化水准的提高 ,古壮字在壮族社区内的流行 ,是《嘹歌》文化体系成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嘹歌》文化圈包括今广西平果、田东、马山、武鸣四县地,《嘹歌》的文化中心在平果县,然后向周边县地辐射。平果县有168个行政村,其中有100个行政村约1300个自然屯唱《嘹歌》;《嘹歌》的主人公是平果县归德、海城等地人,《嘹歌》的最早创作和歌唱者也应是平果人;在平果县收集到的《嘹歌》歌本共有10多万,是目前所知拥有《嘹歌》唱本数量最多的县;平果县《嘹歌》文化中心的形成,与平果县曾是思恩府治所在地,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壮族有自己的文化根系,有典型的文化生态美的范式,与其他民族文化种群一起构成岭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群落.而在壮族文化根系中,首先是其重生文化根系,它表现为对生命之根、生命本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从而形成了壮族色彩斑斓的古代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10.
壮族人民所生活的土地上有许多名胜古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人民创造出了许多关于这些名胜古迹来历和特点的解释性故事,即壮族风物传说.这些传说蕴含着壮族人民热爱乡土的淳朴感情,也使得本来就美丽的壮乡风物更加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1.
蓝武 《广西民族研究》2006,2(2):143-148
广西的土司制度是中原封建王朝对广西少数民族所施行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它渊源于唐、宋时代,确立于元代,完善于明代,衰落于清代,消亡于民国时期,期间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对广西地方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广西地方史和民族史的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广西土司制度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研究中缺失和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吐蕃时期,藏式围棋就已广为流传,是古代藏族民众日常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发人的智慧、纯洁人的性情起到了积极作用。兼容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式围棋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落了,目前在西藏很难见到藏式围棋活动,这项古老的民族传统棋艺正处于消失的境地。当下,我们应当对藏式围棋进行挖掘与整理研究,让古老的藏式围棋以新的方式、新的内容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日本武家文化背景下孕育产生的武士道精神,经过千年发展积淀,逐渐与日本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对日本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蜕变成为军国主义的精神工具,引领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学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测、鉴定、衡量师生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教学考试在教学中具有教育、管理、导向、激励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制度、方法、监管、评价、时间安排等方面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分析教学考试利弊,扬长避短,改革创新,营造科学适宜的教学考试机制,对撬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各类书体异彩纷呈,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件之一。本文以书法艺术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为视点,认为,书法在传达美学信息的同时,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书法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被赋予了一种责任,一种厚重的社会道德关怀,从而使得人文主义价值诉求成为中国书法的一种境界,一种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广告大战与价格大战的“非市场营销”的表现,其缘由是“边缘化”的经济地位与符码化的消费时尚。它提醒我们,今天的中国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有限,还不能像美国的企业那样“一掷千金”地“玩营销”;在西方文化横行天下的今天,在与文化紧密相关的符码方面,处于文化转型的中国还不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语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语境建构问题是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的解释性概念,它用发展的眼光,展示了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是如何被重新定义的。它采纳了“转换学科”的方法绘制出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学科条件下的发展。文章力求从那些被构建的相关的或无关的现象的联系和断离中来阐明语境是和解释联系在一起的。文章也阐述了语境是社会性产物,它会有社会生活,这种生活容易受到人类学的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奥斯曼主义"是奥斯曼帝国后期兴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该思潮往往和别的思潮并存于帝国后期,尤其是它曾和"泛突厥主义"一起成为了青年土耳其党人专政时期的主流思想,致使不少人无法区别二者,进而混为一谈.通过科学分析,我们发现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源乃是大多数人对"奥斯曼主义"远不及对"泛突厥主义"了解,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全面而彻底地认清"奥斯曼主义"的历史特殊性.本文正是试图还原作为民族主义思潮的"奥斯曼主义"之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9.
Al-Waqf (endowment) is a form of charity in Islam. Among its special features is that it is permanent and irrevocable while its benefits also go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It involves the transfer of property from the original owner to the cause of Allah. It is as old as the practice of Islam. At the beginning, simple assets such as farmlands, wells and orchards were endowed. Charity, in this respect, may include building of centers for education, hospitals, public facilities and residential houses in modern time. Regrettably, the practice of al-waqf is no more as popular as it was in the past. Although, rich people among Nigerian Muslims used to donate during their lifetimes for personal or community projects. In most cases, those projects die with their death since no portion of their wealth is endowed for them. This article therefore looked into the relevance of al-waqf as takāful-ijtimā‘i (social insurance) product at present. It examined the definition, significance, conditions of validity and administration of al-waqf.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al-waqf can bring about a positive change, meaningfu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n helping the poor and the needy in the community. It suggests that al-waqf should be integrated in the takāful (insurance) practices.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藏文历史档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编目、翻译研究、编辑出版和交流利用等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概要的回顾和介绍。同时指出因各种原因,藏文历史档案仍存在被人为割裂分散、抢救速度缓慢等问题。作为西藏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文历史档案,其年代久远、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信息多样和载体材料的特殊珍贵,其价值远非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所能局限。因此,文章认为藏文历史档案的保护和抢救,与全社会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息息相关,理应引起社会各方面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