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词的语义扩展--through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介词的语义扩展.通过对介词through的分析,探讨认知机制在介词语义扩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介词语义系统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和在新语义产生时所扮演的角色.挖掘介词through在隐喻及换喻的认知功能作用下从空间意义逐步映射到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介词的语义扩展.通过对介词through的分析,探讨认知机制在介词语义扩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介词语义系统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和在新语义产生时所扮演的角色.挖掘介词through在隐喻及换喻的认知功能作用下从空间意义逐步映射到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3.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其他方面学习的基础.介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又是词汇教与学的难点.认知语言学对于介词的语义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与解释,认为介词的义项之间存在关联,意象图式与隐喻映射是词义拓展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从认知的视角分析介词at,on和in意义拓展中的理据性.研究表明,三个介词的空间意义与抽象意义通过隐喻关联,并且三个介词的隐喻映射存在系统性.这一分析结果对于语义研究以及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隐喻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着重讨论了AT-ON-IN三个介词的概念隐喻意义,指出意象图式是构建空间概念隐喻的路径,相似是构建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还揭示了人类躯体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介词over的意象图式及其空间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介词ovor的原始意象图式,利用动词搭配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意义和映射隐喻义,提出了介词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对介词及其与动词搭配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角度看英语介词within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方位介词w ith in的空间隐喻意义及其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揭示人类的自身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了英语介词on,over和above表达“在…上” 的空间意义及隐喻拓展时的区别,并提出了介词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下Langaeker(1987)的射体一界标理论指导下,参照Tyler(2003)等人的介词划分标准,对英文介词in/out和中文介词li(里)/wai(外)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比较这4个介词的原型意义的应用及范围。另一方面,借助隐喻方式的拓展,分析这4个介词的拓展范围,种类和频率,以及比较相似原型意义的中英文介词拓展的不同之处。本研究的所有语料均出于BNC语料库和PKU—CCL(北大中文)语料库,研究发现不同国家虽然存在不同文化,但确实有着相同的认知模式。另外。本文也证实了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方式,隐喻根植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日常知识。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介词at-on-in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它们的原型义及在时间、动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应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中英语介词"in"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根据"in"诸隐喻意义与其核心意义——空间意义的关系远近的不同,把这些隐喻意义分为三个层次。与空间意义最近的隐喻意义是第一层意义,最远的归入了第三层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空间和隐喻认知角度看介词的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概念是人类认识过程最早形成的概念之一,认知的发展和深化是空间概念向新的领域扩展。隐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本质就是用其它的措辞、事物、概念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和概念。这样的概念隐喻导致了语言隐喻。语言表达实际上都经历了一个先出现概念隐喻化,然后在表达形式上通过语言隐喻而扩展词义的过程。本文拟从空间认知和隐喻认知角度分析一些介词由空间意义扩展致其它意义的过程,从而说明一词多义的理据性和系统性,旨在对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许多介词一形多义,其诸多的语义存在着结构与含义上的内在联系,语义范畴的扩展主要是透过象征和隐喻实现的,典型理论为其语义的扩展延伸提供了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元曲选》中方位短语作动词宾语、介词宾语是其常见的功能。方短作动词宾语时 ,就与不同类别的动词发生了不同的联系 ,据此将方短所表示的处所大致分为表存在、判断、前往到达、前来所达、返回、由外至内、由内达外等类。方短作介词宾语构成的介方短语入句后主要作状语、补语。当其作状语时可表处所、时间、处置对象等 ;当其作补语时主要表处所。方短作介词宾语就与不同介词、动词有着较复杂的、直接的联系 ,尤其是方短表示的空间位置的意义与介词、动词的不同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由此可分出所在、所到、所从等类。与方短发生联系的介词不多 ,但不少介词具有多种作用 ,有的介词仍具有明显的动词意味。这也反映出元明之际部分介词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4.
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型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巨大的语义生成力;语义场是实施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英语边缘介词是英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重要词类 ,尤其在书面语言之中。通过研究英语介词的基本功能和特征 ,论述了 3种常用的英语边缘介词 ,指出边缘介词和现在分词及过去分词的区别 ,对正确使用边缘介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汉语负迁移时英语表达的缺失和重叠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语学习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将汉语的语言结构迁移到英 语表达中来,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这种负迁移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汉语影响下英 语表达的缺失和重叠是两个重要的体现。缺失指的是受汉语影响英语中的标志词、主语、系动词be 及汉语隐含意义等的表达缺失,重叠指的是受汉语影响英语中话语、关联结构及其他语义词义概念 的重复表达。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哲学的永恒主题。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家将思考的重点转向人的生存,并从本体的高度诠释了生存可能性。王弼、嵇康在会通儒道的原则上出现了分歧,但都将生存问题纳入各自视野,彰显出人的超越意识。郭象创造性地诠释了《庄子》文本中"自由"与"逍遥"的现实含义,将"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含涉在世界之中,为人的生存可能性找到了新的形上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布莱克诗《回音草坪》由意象群构织而成。第一诗节象征童年时代,第二诗节象征成年,第三诗节象征暮年。诗中诸多意象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三个时段日出、白日、落日分别象征人的童年、成年、暮年;诗的结构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三个诗节恰恰象征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三个时期。诗中儿童、母亲、老人象征整个人类;云雀、鸫鸟和小鸟象征整个动物界;春天象征大自然。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揭示了人类的生命规律,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类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