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马藜  刘艳琴 《现代妇女》2010,(11):11-18
婚恋生育观这个话题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和耳朵,尤其是作为我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婚恋生育观成了时下人们争论的焦点。融合当前的热点,我们以“80后”婚恋生育观城乡之间的对比研究为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从恋爱、择偶、婚姻等方面进行探讨。他们的婚恋观,呈现了多元化的状况,生育观则明显受西方文化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80后”的婚恋价值取向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80后”出现的婚恋生育状况,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19世纪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与中国现代作家庐隐的《象牙戒指》,皆为爱情与婚姻题材的女性小说。解析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及其在19世纪的英国和"五四"时期的中国这两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的婚恋选择,进而从两位女主人公的婚恋方式、婚恋目的、婚恋责任等方面探求作品中蕴含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新生代农民是一类新型的群体,学界对该群体的界定较明确。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沐浴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春风中,受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影响,他们在婚恋方面的想法既不同于自己父辈们,也不同与城市青年。国内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择偶观、性观念、婚恋自主性、生育观几个方面。婚恋趋于自主却也不逾越保守,交友方式形式多元、性观念适度开放、生育观念理性化,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既与时俱进也不乏保守独具特色的一套婚恋观。本文通过回顾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影响其婚恋观的因素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解对决策,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80后”正值婚恋高峰期。在改革开放和多元时代下成长起来的“80后”在恋爱观、择偶观、性观念和婚姻观上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看法。他们直白朴素的恋爱观、多元务实的择偶观、热情与保守相交织的性观念以及“个人主义”的婚姻观,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而且还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主流婚恋价值观趋势。对“80后”婚恋观现状及其原因的探讨,有利于“80后”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实现婚姻家庭幸福;有利于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牛宇 《现代交际》2012,(8):9-10
婚恋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恋爱、婚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婚恋的态度、看法以及行为倾向女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凸显的问题,主要是恋爱观的随意性和性爱观的前卫性问题的严重性.当前,应引导她们确定合理的婚恋价值标准,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念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纪璇 《现代交际》2015,(4):12-13
隐藏在大学生行为意识中的中华传统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婚恋方式。改革开放后中国大众文化的觉醒,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人是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产物,剖析在传统心理与大众文化共同影响下大学生的婚恋现状,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现有婚姻市场理论无法有效解释部分农村流动青年“结婚难”问题。本次调查研究发现:选择现代婚恋模式的农村流动青年遇到的“结婚难”问题与婚姻市场理论下的“结婚难”问题不同,主要表现为恋爱难、由恋爱到结婚难。本文从婚恋失范视角对部分农村流动青年的“结婚难”问题进行解释,即因为婚恋观和恋爱行为缺乏社会规范指导和约束而导致“结婚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宋振玲 《职业时空》2012,(4):114-115
90后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及西方消极文化的误导所致。应从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婚恋道德教育和强化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三个方面引导和帮助9 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大论坛和媒体就大学生恋爱婚姻的讨论及报道日益增多,如针对大学生试婚、闪婚等现象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婚恋观话题的普遍关注。现今,"90后"大学生接触的思想、身处的社会风气较"80后"是截然不同的。本文从调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入手,分析大学生不同婚恋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正确看待和引导当代"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年婚恋市场是一种分化的社会空间,"装富产业链"是该空间实践所生产的另类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中,青年实践者通过时空压缩和分延技术,借由"拼单"和"共享"的方式打造"名媛"和"高富帅"人设,实现社会关系在社会空间的消费符号生产,以参与争夺婚恋资源,实现经济阶层的跨越目标,试图重构婚恋社会空间,以实践另类空间正义.引领青年婚恋观,需要满足青年婚恋交友需求,正视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青年婚恋现象的空间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在流动社会空间中赋予他们在婚恋空间中更加平等的选择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对数线性模型,对离婚、独身等婚姻观念受教育程度、代际更迭的影响分析发现:教育获得对传统婚姻观念构成巨大的冲击,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淡漠传统的婚姻观念。而代际更替的效应分析表明,随着代际的推进,年轻一代比年长一代倾向于反对传统观念,喜欢接受新观念,从而使得新的婚姻观念多样化、常态化和普遍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上.4000多级台阶是汪美红每天必经的路途。这个面容清秀的安徽女人是当地唯一像男人一样靠力气挣钱吃饭的女挑夫。17年来她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将3个孩子抚养成人,书写了一部”齐云山母爱传奇”。  相似文献   

13.
大都市单身青年“婚恋焦虑”现象调查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青年出生和成长于社会改革发展时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对青年一代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大冲击,种种压力和诱惑导致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变化,从而衍生出多元化的婚恋观,单身青年在适婚青年中的比例日益上升。在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大都市,单身青年普遍存在着"婚恋焦虑"现象,并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总的来看,"婚恋焦虑"现象的出现背后存在着人口结构、经济条件、社会观念、交际方式、家庭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要学会辨别是非,以一颗真诚的心来面对婚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古到今,新生儿满百日或周岁举行的仪式中最为流行的就是挂长命锁。长命锁也叫“寄名锁”,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按照传统的说法,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锁”住生命,保佑平安。这来自民间的吉祥锁经过艺人的干锤百炼、打磨、雕刻成为世代流传的避邪之物,是老百姓精神上的寄托,它隐藏着中国人丰富的情感,是对生活美好的总设计。  相似文献   

15.
“80后、90后”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青年群体,他们正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电视婚恋节目的兴起热播,青年人对恋爱、婚姻的立场价值观在荧屏内外向我们展现出来,而从中透露的有关“80后、90后”的个人发展、社会担当等方面的很多问题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一系列社会产物。由于婚恋节目的主要参与者及影响对象是青年一代,通过对婚恋节目兴起及影响的分析,有助于揭示这一现象折射的“80后、90后”的社会心理.从而探讨其反映的我国现阶段青年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美国最流行的是亚洲一些国家的父母乘飞机来美国,给自己的女儿或儿媳去做免费保姆,被曰”飞佣”(意思是飞来的佣人),以中国来的最多。当然,善做家务的老妈比老爷子更受欢迎。绝大多数“飞佣”都无怨无悔地帮助子女做家务,无微不至地照顾孙辈。那么去美国探亲的中国老人是如何逐渐适应新环境,享受天伦之乐的?看到这些老人带孙子乐融融的情景,老美的感受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青年的亲密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为自主的社会主义现实爱,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为世俗化的浪漫爱,在21世纪初表现为流动的"超市"爱,在此演变过程中主要体现出情感化、物质化、流动化、公开化与欲望化等特点。通过"主导叙事——个人叙事"的视角发现,塑造青年亲密关系的主导力量经历了从国家到市场经济再到消费主义及科技的变迁,当代中国青年的亲密关系正在经历一种"超市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1950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不仅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同时也是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婚姻家庭关系都息息相关的一部基本法律。从1950的制定和颁布.到1980年和2001年的两次修改,《婚姻法》至今已在中国走过了60年的历程。而它的每一次制定和修改,可以说都是中国社会文明、宽容和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24岁的西安姑娘李一拥有美丽的歌喉和惊人的音乐才华。别看她如此年轻,却已在法国音乐界闯出了几分名气,还幸运地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法国国宴上一展歌喉,赢得全场嘉宾的赞赏。这位西安姑娘的成功背后,是父亲独自抚养女儿长大,艰辛求艺路上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Marriage promotion initiatives presume substantial health benefits of marriage. Current literature, however, has provided inconsistent results on whether these benefits would be shared by people unlikely to marry.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marriage depend on the likelihood of marriage. Whereas prior studies have compared health benefits of marriage across a single predictor of marriage chances, we define the likelihood of marriage as a composite of demographic, economic, and health characteristics. Using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1979, we find that married adults are only modestly healthier than unmarried adults in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dimensions. People with a higher likelihood of marriage generally do not reap greater health benefits from marriage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The only exception is that continuous marriage is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mental health among men who are more likely to be marr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