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交流     
上海人才研究会举行年会 “上海人才研究会年会暨’97上海人才发展展望研讨会”在高安路19号小礼堂隆重召开。中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黄耀文、市委组织部秘书长姜亚新、市社联党组书记王邦佐等领导和上海人才研究会的全体理事、会员代表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人事局副局长、上海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哲人主持了这次会议。 上海人才研究会会长黄耀文在年会上作了96年上海人才研究会工作总结和97年工作要点的报告,他在讲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 ’96上海人才研究会年会暨 ’97上海人才发展展望”研讨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1996年上海人才研究会的工作,分析研究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确定部署1997年上海人才研究会的任务。下面,不少专家、学者还要围绕“ ’97上海人才发展展望”的主题,进行大会研讨。为了便于大家讨论,我先就1996年上海人才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和1997年上海人才研究会的主要任务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这次召开上海人才研究会代表大会,进行了改选。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选举我担任新一届上海人才研究会会长。下面,我想就进一步加强研究会的建设谈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全国跨世纪人才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2月5日至7日,“全国跨世纪人才素质和培养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12个省市的5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国人才学教学研究会和广东省人才研究会联合发起,由广东省干部管理学院人才研究所召开的。会议得到了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广东省组织部、广东省干部管理学院的关心和支持。中国人才研究会常设机构主任聂兴国、中国人才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叶忠海和副理事长彭文晋、广东省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张世高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大会收到论文48篇,22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5.
徐珲 《人才开发》2006,(11):18-19
9月26日,由上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海人才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科学人才观理论与实践”论坛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来自本市组织、人事系统、高等院校等单位专家、学者及人才研究会会员150多人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才研究会年会1998年2月27日于上海图书馆举行。上海人才研究会会长黄耀文作97年上海人才研究会工作总结和98年工作报告。 黄耀文说,1997年上海人才研究会在市社联的领导下,组织发动广大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人事人才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人才理论研究和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完成了一批重要课题研究。在“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政策体系研究”中,主要研究了人才投资、人才培育、人才利用、人才引进、人才工资、人才职称、人才奖励、人才兼职、人才市场、人才退休等十个方面跨世纪的人才政策。此外,还参与了“上海一流城市,一流教育课题研究”、“经理革命与企业家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上海乡镇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  相似文献   

7.
这次召开上海人才研究会代表大会,进行了改选。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选举我担任新一届上海人才研究会会长。下面,我想就进一步加强研究会的建设谈三点意见: 1、发挥先导作用,加强上海人才发展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近几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人才队伍的规模、实力、集聚能力都有了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通讯同志系本社顾问。他是改革开发后,我国人才学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央人事部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函中告知王康同志不幸逝世,不胜悲痛,王康同志是中国人才研究会正、副会长,我社顾问。特此表示深切地哀悼。王通讯同志为我社创刊另写有长文章,拟另行刊载。  相似文献   

9.
王通讯同志系本社顾问。他是改革开发后,我国人才学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央人事部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函中告知王康同志不幸逝世,不胜悲痛,王康同志是中国人才研究会正、副会长,我社顾问。特此表示深切地哀悼。王通讯同志为我社创刊另写有长文章,拟另行刊载。  相似文献   

10.
六月八日,上海人才研究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委党校海兴大厦隆重召开,到会代表数百人,集中了上海人才研究的专家学者新老会员。会议由副会长蔡哲人主持,报告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并通过了研究会修改章程.选出了第五届理事会,并推选了以会长丁薛祥为首的新一届研究会领导班子。前几届老会长叶尚志、石涛、黄耀文到会.还有原会长孙路一,均被推选为本届顾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于1989年12月正式成立。二年来,研究会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1991年年初,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小型的“国际人才交流问题研讨会”,重点探讨了国际人才交流的基本规律、中国移民问题、我国留学生问题、人才引进的效益等问题。大家认为,人才是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载体,广泛开展人才交流是振兴科技和国  相似文献   

12.
六月八日,上海人才研究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委党校海兴大厦隆重召开,到会代表数百人,集中了上海人才研究的专家学者新老会员。会议由副会长蔡哲人主持,报告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并通过了研究会修改章程,选出了第五届理事会,并推选了以会长丁薛祥为首的新一届研究会领导班子。前几届老会长叶尚志、石涛、黄耀文到会,还有原会长孙路一, 均被推选为本届顾问。  相似文献   

13.
近日,2016“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评选活动由我国海外人才引进和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这一领域权威媒体《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联合举办,旨在以外籍人才眼光,发掘中国城市魅力,宣传中国城市。“魅力中国--外国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自2010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引起海内外各界广泛关注。作为国内唯一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由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等参与的外国专家评委团队评出的最有魅力的中国城市,成为外籍人才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4.
李源灿     
《人才开发》2008,(11):61-61
1928年生,广东新会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国家人事部人才所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高级研修员、一级美术师。中外特种工艺美术家协会一级美术师、欧中文化促进会国际美术家联会会员、上海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作研究员。上海老年大学书画社副社长、上海老龄大学书画社副社长、中华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上海高校(P.C.E.C)科教学院书画艺术研修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各地信息     
海南纪念十万人才下海南十五周年 今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十五周年,也是十万人才下海南十五周年。为了隆重纪念十万人才下海南这一在海南建省历史和海南人才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重大事件,4月10日,海南省21世纪人才战略研究会在海口市举办  相似文献   

16.
《人才竞争学》是上海人才研究会的重点研究课题,由我国第一本《人才教育学》、第一本《人才心理学》的主要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杨永清和上海市人事局研究室主任沈荣华任主编。《人才竞争学》也是我国第—部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人才竞争机制的专著,并针对我国人才竞争在经济机制转轨这个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多方位的观照和探索。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各行各业的有关读者阅读,也可作为教材使用。全书约38万字,大32开本,塑封,初步定价约12.50元。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凡订购100本以上者,九折优惠,500本以上者,八折优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最近指出:“我国人才数量有了跳跃式的发展,但质量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人才泡沫化”,具体体现在学历泡沫化、职称泡沫化,我国存在着严重的滥发文凭现象;由于职称评审  相似文献   

18.
“人才问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前中国人才学研究会副会长的名言,在此借用为总标题。  相似文献   

19.
正2014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年会暨第二届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讨会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简称"研究会")与合作伙伴凯业必达(上海)网络有限公司(简称"凯业必达")联合发布了《外籍人才来华就业意愿调查报告》,受到了现场来自各行业的企业家、专业人士及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华尔街日报》、《参考消息》等多家媒体也对报告进行了报道与评论。为更好地促进国际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是我社顾问、原浙江高教厅和人才研究会领导,该省清华大学校友会会长、教授,对国内和全球人才比较专心研究多年,富有成果,受到海内外学者赞誉,是人才比较学开创性的著名专家,此文对犹太民族人才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约二万字,本刊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