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描述,分析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待高职院校树立“以师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实施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因为高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已成为高职教育当务之急。此文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讨新世纪下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明确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找出相应的提升途径,以期能对教师自身各种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对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存在于社会各个行业中的普遍现象,在高职院校教师中正逐渐的显现出来。笔者通过对成都市几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状态的调查分析,试图找到预防和治疗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抗倦"能力和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应受到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的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学生发展都会带来较广泛的消极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方面及高职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影响,也有教师的角色冲突,等等.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自我意义的实现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存在职业角色认知偏差、职业情感消极及职业行为退缩等问题。这主要受我国传统价值体系、国家政策及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教师职业发展过程的消极经验及师德滑坡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强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则需要通过淡化身份意识,树立契约精神,完善国家政策,优化高职院校管理,加强教师的认同教育及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路径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过硬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为切入点,对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建立高职教师培训培养机制、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和高职教师人才引进机制;创建提升职业能力的良好工作环境、营造参与技能竞赛的文化氛围;强化教学科研融合、创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优秀教师团队以及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三大举措,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等方法,研究安徽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发现不同年龄、教龄的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职称职务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历、性别、职业动机、教师的个人认同和组织认同对职业认同程度存在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是动态变化过程,是个体经验形成的结果。职业认同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突出的问题是,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对其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认同。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301名教师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实证方法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这种压力主要源自于学校管理、角色职责、教师待遇、教学科研、考核评价、人际关系以及学生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教风建设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风建设现状的调查,从高职教师职业倾向、师德师风总体评价、职业道德素质、教风建设重点、教风建设措施等方面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教风建设状况,指出加强高职院校教风建设的重要性,并从高职院校教风建设的体系构建、队伍建设、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加强高职院校教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教师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中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流失率逐年增长。如果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偏低,骨干教师流失率超过一定比率就会给高校的长远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科学研究建设等方面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忠诚度具有较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经济待遇、就业安全、尊重和归属感、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不容乐观,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等方面下功夫,以充分满足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努力提高教师忠诚度。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心身健康、对教学工作、对学生成长、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危害性不可忽视。高职教育大环境、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传统文化、及市场需求等社会因素;人格特征、价值观、个人需求、、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等个体因素;评价考核制度、科研成果、教育对象及教育体系不完善等职业因素,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心身健康、对教学工作、对学生成长、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危害性不可忽视。高职教育大环境、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传统文化、及市场需求等社会因素;人格特征、价值观、个人需求、、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等个体因素;评价考核制度、科研成果、教育对象及教育体系不完善等职业因素,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受个人因素和组织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政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达到高校组织和教师个人双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高职教师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以心理资本问卷(PCQ)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MBI-ES)为调查工具,对随机抽取的陕西省6所高职院校的505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将近一半的高职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症状明显,去个性化症状较轻;高职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职业倦怠越严重,心理资本就越贫乏,职业倦怠能较好地预测其心理资本水平。高职院校、社会及教师个体要协同努力,通过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达成积极预防和有效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人才作为第一资本,为地方高职院校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流失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因素之一。地方高职院校人才流失主要呈现四种现象,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物质利益膨胀,发展信心偏失,团队精神的离散,个人愿望受阻,自我发展受限是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地方高职院校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应措施,如:实行资源有效分配,激发其积极性;注重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为其发展提供平台;加快学校自身发展步伐,提高其忠诚度等,有效地减少人才流失状况,稳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托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教师,其职业能力提升速度必须跟上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调查高职老师职业能力提升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是制定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方法举措的关键前提。  相似文献   

18.
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是高师院校增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职业素质包括学历水平、服务观念、人格魅力、专业基础和教管能力等五项基本要求.求真务实地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必须落实"以教师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设有利于教师提高职业素质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它是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一个过程。本文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发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其表现,认为高职院校教师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一般对自己的工作有较高的期望值,但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原因、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原因,现阶段对他们的工作要求往往超过他们本身的应对资源,提出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防止和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聘任制是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目前已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中广泛使用。根据聘任制高职辅导员队伍面临的职业现状,要构建聘任制辅导员心理契约管理的有效办法,必须找准角色定位,完善聘任制辅导员的管理机制;针对辅导员岗位描述,改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心理契约互动模式,提高辅导员职业忠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