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发现了失地农民在人际认同、生活适应、以及身份适应方面存在的认同危机,并分析了这种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本文认为实行公正的征地方式、征地制度以及征地补偿制度和措施,有利于消除失地农民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
电视的崇拜、电视文化和全球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视的发展逐渐使自己获得文化的价值 ,电视通过日常的节目播出建构起大众的共同记忆和身份认同 ,培养了一代电视群体的成长 ,使自己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实践。但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电视里 ,还是会产生一些逃脱全球化的微观文化现象。全球化与微观文化之间的碰撞值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4.
论转型期的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型的中国不仅存在政治认同危机,而且存在危机性认同,二者的相互纠合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一大障碍,具有极端的危害性,在此认识基础上,从改革,制度和道德建设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成为突出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汉族文化和文学的话语压力;现代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挑战;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威胁.面对这一危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表现出了积极地建构民族认同的姿态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塞缪尔·亨廷顿说自己是兼具爱国者和学者两种身份而从事研究的。由于爱国者本身是一个充满复杂含义的词汇,容易对学者的公正性与科学性造成侵蚀,加之亨廷顿呼吁西方世界团结起来对付中国和伊斯兰世界,进一步强化了其立场的偏颇性,这恐怕是人们对他产生质疑的重要原因。中国学者的回应,触及到了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的种种缺陷和弱点。如果说亨廷顿对中国的崛起与伊斯兰世界的复兴、拉美裔移民状况的分析体现了一名学者的敏锐,那么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伊斯兰威胁论"、"拉美裔移民威胁论"则充分表明了他作为一名爱国者的偏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与《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两部著作,都是通过树立敌人方式,以加强美国的身份认同为目的,实质是一种身份认同危机下的意识形态。联合国呼吁抵制这种理论,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转型期的中国不仅存在政治认同危机,而且存在危机性认同,二者的相互纠合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一大障碍,具有极端的危害性。在此认识基础上,从改革、制度和道德建设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8.
认同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论题。现代社会中孕育出来的消费文化无疑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消费文化的几个显著特点 ,并试图探讨消费文化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认同危机是百年汉语新诗面临的核心问题,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汉语新诗自身的问题。汉语新诗没有从根本上从现代汉语的语境出发来建构文体内涵。从肇始期就固执地坚持模仿域外诗歌,放弃了自我主体性的独立建构。过于注重诗学理论体系的营造,相对忽视诗歌文本的独立性,从而产生理论与文本的本末倒置的扭曲现象。正是这些违背诗歌基本发展规律的做法,引致了汉语新诗的百年迷途。  相似文献   

10.
华裔美国文学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及其文化生存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裔美国作家所处的中美文化背景,使他们可以从敏锐而独特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小说人物所处的生存困境和迷惘焦虑,表现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下寻找文化认同、确定文化身份的艰苦思索和所采取的文化生存策略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李侠  邢润川 《东南学术》2003,(4):145-156
文章分析了科学主义与现代性认同产生危机的根源、表现形式 ,以及科学主义在认同危机中所发生的作用 ,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观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 ,指出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只有恢复启蒙的精神 ,削弱极端的科学主义的做法 ,才能消除危机并使中国的经济秩序处于有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国内的有关电视现象,对三篇西方学者的电视论文作了评论与发挥.电视能够提供幻觉,为"电视的孩子"建构一种文化身份,使他们以这种身份来建立与社会的关系,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个过程让我们既看到电视在全球化时代所起的作用,也看到全球化时代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这种"身份政治学"揭示出身份认同的精神文化特征,以及它对社会政治生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显示:观看电视满足了民众的休闲和社交需求从而提升了幸福感。电视使用影响幸福感的一个深层机制在于电视能够培育民众的家国情怀进而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家国情怀正逐渐被消解,充分发挥电视弘扬主流价值观和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对培育民众家国情怀进而助力幸福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海德格尔眼里,现代哲学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哲学的罗马性",即哲学由于继承了罗马-拉丁文化而遗忘了希腊这个真正的起源而误入了歧途.海氏认为哲学从根本上与言说它的语言本质关联,且只有德语与希腊语具有内在亲缘性,因而德国哲学将独享思想的荣耀.那么据此,对于20世纪辉煌的法国哲学来说,"法国哲学"这个称谓还有意义吗?它还有其身份和合法性吗?本文通过对欧洲各民族语言源流的考察以及对语言与思想之间的某些关系的探讨指出:1.从语言学史角度上看,德语在起源上并不比法语以及其他拉丁语族更接近希腊语;2.单纯通过追溯起源来回归希腊思想在哲学上是一种虚假的乡愁;3.语言本身并不能穷尽思,从而没有哪种民族语言可以独享哲学的特权;4.而法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其本身在言说思想的同时比其他语言更注重一种"讲述的文学性",从而与思想本身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和互动关系,从而使法国哲学显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并由此奠定了"法语哲学"之区别于德语哲学以及其他民族语言哲学的明显特征和身份.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次金融危机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过度的提前消费或消费透支;不良贷款问题;房屋贷款公司问题;资产证券化问题;金融衍生产品问题;投资银行垮台.这中间有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法律课题.面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不能回避适度的国家干预.国家干预在金融和土地方面应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生的以对学生的各种伤害事件为主要形式的高校校园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危机呈现出必然性与偶然性并存、可预知性与未知性并存、扩散速度快、负面影响大等特点;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学校、学生、社会、家庭四个方面。为此,必须在危机应对策略的理念、组织、制度、文化、方法等五方面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更有效地处理校园危机。  相似文献   

18.
金融海啸中的三重危机与法律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海啸包含了三重危机:次级贷款危机、金融衍生品危机以及金融全球化危机.它们分别处于基础金融环节、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国l际金融市场.三种危机之间有联动效应,但可以分别进行分析.相应地,它们对法律提出的挑战也各不相同,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两个层面,覆盖金融监管(公法)与金融商法(私法)两类完全不同的法律领域.法律对金融海啸的回应也应当三条进路并行,包括国际层面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设、金融监管立法的改进,以及目前尚为人忽略的金融商法/私法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当今图像时代的中国文学创作无疑陷入了危机。图像时代颠覆了文学创作的美学倾向,使其陷入了道德危机。图像时代解构了文学创作的中心地位,使其陷入了价值危机。图像时代破坏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工具,又使其陷入了语言危机。由此提出了面对图像时代文学创作的可能选择,一方面作家应积极介入和利用视觉媒介,他们应为大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视觉文化产品,改善和提升我们的视觉文化环境;另一方面文学创作应回归言志传统。文学在被政治和经济力量左右之后,应该重新回归文学自身的审美情感力量。作家们应沉潜下来,培养和发挥自己的独立意识,对我们这个日益变化着的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时代内涵、有普世价值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