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指数经济"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指数经济"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浙江省作为"市场大省"的优势地位,而且通过"指数经济"对浙江省委省政府"双创战略"的助推作用,也可以破解浙江省目前正面临的创新层次偏低的发展困境,从而为浙江省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继续领先全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浙江的"乡"、"节"、"会"与区域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乡"、"节"、"会",在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他们大多还处于区域形象的自然生成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迫切要求浙江省的市、县、乡、镇进行区域形象的重新定位、策划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区域形象的人文精神,应成为区域形象浪潮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浙江省采取了权力下放的"强镇扩权"改革,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就放"的原则,明确赋予经济强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强化镇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尽管这一改革模式也会随之带来一些新问题,但它也能够为今后的乡镇改革提供一个极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衡量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多维度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因子分析方法测算2000—2012年安徽省、浙江省、全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和各维度指数,并通过二次加权评价法将动态指数转化为静态综合值,数据揭示出2000—2012年间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在波动中稳定提升,各维度质量水平差异明显;从近期看,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高于全国、浙江省水平,其中,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水平均低于浙江省、全国,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水平高于全国而低于浙江省,潜力水平优于浙江省而低于全国,福利性水平显著超出浙江省和全国。  相似文献   

5.
建立衡量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多维度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因子分析方法测算2000-2012年安徽省、浙江省、全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和各维度指数,并通过二次加权评价法将动态指数转化为静态综合值,数据揭示出2000-2012年间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在波动中稳定提升,各维度质量水平差异明显;从近期看,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高于全国、浙江省水平,其中,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水平均低于浙江省、全国,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水平高于全国而低于浙江省,潜力水平优于浙江省而低于全国,福利性水平显著超出浙江省和全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演进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目标模式,即:1949-1978年以政治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1979-1994年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1995-2002年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兼顾社会增长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2003年至今的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2003年提出并经发展完善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就蕴涵着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十二五"规划建议所体现出的从"国富"到"民富"的思路转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即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展开分析,认为国家与人民大众经济权利的调整,应成为制定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时的基本思路。当下,实现国家与人民大众经济权利调整的方式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保护民众财产权利,肯定人力资本收益权等。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强县扩权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发达省区的经济差距,湖北省借鉴浙江"强县扩权"经验,将大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力直接下放给县,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文章用定量的方法测度并比较"扩权"前后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分析"扩权"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类发展奇迹比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更为令人惊叹。1950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极贫时代""先富时代"和"共富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人类发展水平先后登上了三个大台阶,是这段时期世界人类发展指数HDI增长最快的国家,实现了从"极低人类发展水平"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质变,将在2021年左右步入世界极高人类发展组。中国人类发展奇迹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四大优势,即大国优势、后发优势、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是世界人类发展的最大贡献者,中国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将引领实现几十亿人口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便成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和当前的紧迫任务。为了从理论上研究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的任务,《哲学研究》编辑部、浙江师大政教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浙江大学哲学社会学系、浙江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社会科学、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使浙江经济开始面临对外投资和外向发展的问题,即实施所谓的"走出去"战略的问题.浙江省的要素结构是以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为特征的,但是从世界范围动态配置资源的视角分析,浙江并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终点站,浙江既有吸引外来投资者的比较优势,也有向外投资,利用中国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更为低成本劳动力的空间.浙江省的资源优势是企业家资源的相对丰盈,这是浙江取得良好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外向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本质是企业家资源的溢出和经营资源的转移.充分利用浙江经济的比较优势,准确地把握"走出去"的目标和模式,是浙江经济和浙江企业成功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即"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当前我国流行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把这一论述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并把这种理解作为它的一个主要依据。我们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因为它与马克思在同一时期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大量论述存在明显矛盾,从《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内容来看,马克思并没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而只提出过"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3.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建立"消费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从影响河北省居民消费的因素入手,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倾向、财产性收入、社会保障等角度分析实现"消费导向"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汛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是全国十强县———绍兴县改革发展历程的缩影。通过对杨汛桥经济社会轨迹的探析 ,人们可以感受到民众、民企及政府在发展镇域经济中各自独特的作用。作为浙江百强乡镇之首———杨汛桥的崛起 ,人们可以领悟到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深刻内涵。“杨汛桥现象”给人们留下的不仅是它辉煌的历史 ,更在于启迪着人们去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而续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理论是在对“知识经济”(也称“新经济”)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些理论观点的总称。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特点 ,该理论认为 ,知识经济社会里的经济现象 ,用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稀缺性原理和收益递减规律等一些基本经济学原理将无法做出解释 ,必须有新的理论来代替它们。而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支持者对“新经济”理论不以为然 ,认为上述原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仍然适用。作者认为 ,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也许需要调整、补充和完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没有足够证据说明这些基本经济学原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浙江和珠三角地区农村工业化路径的差异,造成两地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社会结构的差异,社会交往模式的差异以及乡村治理方式和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差异。当前的浙江农村社会充满活力,而珠三角农村却落入到土地食利者利益固化的陷阱中了。  相似文献   

17.
"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内在统一的。从理论上来看,两者的内涵、本质是统一的。建设"两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从实践上来看,4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探索过程,为实现并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现实基础。随着"十二五"时期的深入推进,我们要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能源需求短缺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今天,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事实证明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形势,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站在如何促进浙江省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角度上,通过分析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浙江省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说明实现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并提出相关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分析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对积极引导、扶持、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