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代金州考     
头下军州是契丹民族颇具特色的一种历史文化,也是辽朝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历来深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辽代究竟有多少头下(军)州,至今学术界也未有定论。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证明辽代确实存在金州。通过对辽宁省北票市五间房镇土城西街村土城子屯的辽代城址的考证分析,认为土城村城址即是辽代的金州。  相似文献   

2.
部族军是辽代立国、守国之根本,其兵役制度在部落兵制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辽代部族军具有双重属籍,既属军籍,又属民籍。部族军实行"补役之法",通常自富户当中征发,以"户"的形式镇戍地方,服役无固定期限。部族在役军队所需的粮、马前期需自备;后期逐渐由地方军事机构或政府供给,并无军饷。部族部分人户开始拥有兵役特免权,使得部族之间的等级划分愈加明显,体现出辽代社会秩序的变化趋势。而部族军整体兵役制度的发展演变,实际上暗藏的是统治者离散部落,削弱贵族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大局筹谋。  相似文献   

3.
重评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不能归之于南下广东的决策。起义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南下途中的领导错误造成的:即政治上的错误、军事上的错误、组织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的"军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市是指在军队驻扎地或屯戍地临时设立的市场.军市主要由军队掌管,设有专门的职官,其功能主要是提供士兵间或兵民间的商品交易以及军需品的买卖.军市的税收一般归军队所有,但偶尔也会被朝廷调为他用.军市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古代经济,尤其是军事经济起到了补充和调节作用.古代星占学上也有相应的军市.军市还是刑人之所.  相似文献   

5.
在金代的边疆政策中,统军司是其防守南宋的重要机构。对于其职能,《金史·百官志》记载很清楚,笔者在此不赘述。但是对于其他方面记载相对简略。本文经过探讨认为,金代统军司袭自辽代。金初即已经存在,经过海陵王改制,遂成定制。其平时归枢密院管辖,战争时则隶属于元帅府或行省。  相似文献   

6.
佛教盛行是辽代历史与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北京地区为辽燕京所在地,不仅是辽朝的军事重镇兼经济中心,更是佛教文化中心,居于五京之首.北京地区现存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中,绝大多数为佛教遗留,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是研究辽燕京乃至辽朝全境佛教历史文化面貌的重要史料.辽燕京寺庙的兴修,从数量、规模和等级上来讲,都是继唐朝之后北京地区佛寺兴修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尤以皇室建寺最具典型性.佛经刻印之事,《辽藏》的集结与刊行都是以辽燕京为中心的;云居寺石经长达数十年的镌刻,不仅保留了《辽藏》的全貌,还极大地推动了辽境佛教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并促进了燕京地区印经、诵经风气的盛行.辽燕京的舍利信仰是北京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僧徒信士虔心向佛之重要见证.辽代燕京经幢林立,陀罗尼石棺和墓志的瘗埋也颇具特色,是本地区陀罗尼信仰流行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兴起于唐末五代的辽统辖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于神册五年(920)在令呼和浩特地区始设丰州,军号天德军,治理呼和浩特地区达200多年.丰州下辖富民县、振武县,其人户俘自原唐代丰州、天德军等地.丰州官员一般为耶律氏与萧氏,主管当地军政、民政,并多受差遣出使北宋.在辽的治理下,丰州成为辽代军事要地与通衢重镇,其农牧业、矿冶业、...  相似文献   

8.
辽应天后《辽史》上称为淳钦皇后述律氏,有人写文章称她为辽代的女政治家。按据《辽史》记载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时,应天后确是一位颇为得力的助手。少数民族妇女通晓军事,亲临战阵,并不希罕,但应天后可能在契丹族妇女中还是一位富有韬略的军事家!阿保机组织了腹心部,成为他建国的一支强大军事核心力量,而应天后也有自己所统帅的属珊军。属珊的命意,《辽史·国语解》解释说:“应天皇后从太祖征讨,所俘人户有技艺者置之帐下名属珊,盖比珊瑚之宝”。属珊军里面很可能还包括一部分契丹妇女兵。《辽史·本传》说:“后简重果断,有雄略……太祖尝渡碛击党项,黄头、臭泊两室韦乘虚袭之,后知,勒兵以待,奋击,大破之,名振诸  相似文献   

9.
东北军论析     
东北军诞生于东北易帜后,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分化,其中大部分东北军奉命人关。在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则进一步分化,在国民政府的分化政策下,最终解体。东北军虽然是东北的地方军队,却经历和参与了民国时期所有的重大事件,并是国内唯一一支经历14年抗日的军队。东北军虽然是服务于民国政治的政治军事集团,但却具有政治意识淡薄和封建意识较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第四,部族的统帅机关辽代的部族在作为行政单位的同时,又是军事单位。其最高统帅机关是北枢密院。具体事务属于北、南两宰相府分掌。这无疑是军民两政不分的部族制度。在两宰相府之下,各个地区分别有统帅机关。各个小部族在军事上属于其统辖。因各部族的牧地被限定,进而出现了卫戍于同一地区的若干部族合而为一个集团的情况。所谓各地区分别设有的统帅机关,当然会掌握着这类集团的军令和政令。进一步讲,辽制中部族牧地被限定,就是为了有利于行政和军事上的方便。在《兵卫志中》众部族军条中载有: 众部族分隶南北府,守卫四边,各有…  相似文献   

11.
辽代的部族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族的成立《辽史》卷三十三《营卫志下》部族条所载作为太祖二十部 (称为国舅帐的拔里、乙室己二部除外 ,实际为十八部 )、圣宗三十四部各部的内容 ,当然是辽代游牧人户的编制。那么 ,辽代的部族 ,从脱离所谓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集团部族的本来意义 ,转化为专制国家的行政上、军事上的部族之区别 ,津田博士早已在《辽制度的两重体系》(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 第五 )中论述了。因而 ,圣宗三十四部固然是太祖十八部的大半 ,也与按照辽室意图人为编成有关。不用说 ,在这些部中 ,倒如乙室、品部等 ,是在所谓契丹八部称呼的条件下自…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隔海与山东半岛相望,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山东半岛经过渤海海峡,往来东北大陆的枢纽,又是军事重镇.金代在这里建过州县等行政机构,并有重兵镇守.《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四:“复州,下,刺使.明昌四年(1193),降为刺史.户一万三千九百五十.县二、镇一;永康(旧名永宁,大定七年更),化成〔辽苏州安复军,本高丽地,兴宗置.皇统三年降为县耒属,贞祐四年(1216)五月升为金州,兴定二年(1218)升为防御〕.镇一,归胜.  相似文献   

13.
斡鲁朵(宫分)制与辽代相终始,历时二百年.在维护契丹专制主义统治过程中,它与捺钵等制曾起了巨大作用,所以被《辽史》作者称之为:“立国规模,莫重于此”正由于此,这项制度早就引起中外学者的注意,广为探索.四十年前,傅乐焕先生留学英国时所作《捺钵与斡鲁朵》博士论文,即系探索这一问题的专著,可惜在国内没有流传.这一时期的探索,大都着眼于斡鲁朵制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意义和作用,很少对其进行经济分析.建国  相似文献   

14.
辽代武装力量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军事史领域中一块需要大力开拓的园地.公元一00四年,辽宋两王朝在延续多年的武装对峙和冲突之后,订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促成这个和约的主要因素是辽宋双方力量的势均力敌.从此,辽王朝停止了对关内汉族区域的军事进攻,与宋王朝和平相处愈百年.“澶渊之盟”前的百年中,契丹族统治集团在战略上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采取以进攻为主的军事行动,进行民族征服与领土扩张,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本文谨对这一百年间辽王朝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辽代汉军是以俘降过来的汉族士兵和辽境内的汉人编制而成的军队,作为辽王朝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辽政权疆域的开拓和社会的稳定做出重要的贡献.由于"汉军"特殊的身份,契丹贵族一方面对其不信任而加以防备,另一方面又笼络以发挥汉军的军事作用,成为此期辽朝军事体制中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6.
辽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学术界对于辽朝建立者契丹民族的研究甚多,如契丹族源、婚姻习俗、政治制度等都有论述。然而对于辽亡以后的契丹民族的去向问题研究相当薄弱。为此本文主从:一、内蒙东北及东北三省等地区的契丹人;二、华中地区的契丹人;三、长江以南地区的契丹人;四、随蒙古军东征高丽地区的契丹人等四个方面大致概括了蒙元时期的契丹民族的去向。  相似文献   

17.
辽代贵族妇女社会作用巨大。在社会政治生活、军事生活 ,家庭的生产管理 ,子女教育 ,精神生活中的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都显示了她们的卓越才能 ,为辽代社会的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以及文明的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这一切并不说明辽代社会是男女平等的 ,它依然是夫权社会  相似文献   

18.
辽中京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和利用,是从辽代后期(1007年)开始的。由于辽代的都城南迁到辽中京地区境内,使辽中京地区一跃成为当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金代初期。因此,辽中京地区在辽代后期的150多年中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和利用,也是辽中京地区在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辽代将契丹及奚人等编作部族,目的在于使其继续保持固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同时组织成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保卫契丹国家。部族军是辽代最精锐的军队。左右皮室军,即南北皮室军,名不同而实同。  相似文献   

20.
(续)三、关于契丹(辽)史的研究关于契丹(辽)史研究的专著有盖之庸编著的《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62万字),全书收录了近20年来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辽代墓志、石刻60余方,附有插图66幅,图版26幅,由作者加注考证。并且,作者还详细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