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诚信是立人之本 ,立企之本 ,立国之本。当前 ,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诚实守信对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要大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 ,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尤其是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观念“诚实信用”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个人无信不立 ,企业无信不旺 ,政府无信不威 ,社会无信不稳。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没有诚信 ,市场经济就无法形成和发展 ,我们要把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文化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持.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看,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诉求;人与自然和谐是特殊的人与人的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3.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经验法则,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社会义务.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范畴而且是法制范畴,是一种人格、制度和法律规范的统一体.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是人们安身立业之本,是市场经济基石,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塑诚信,建设诚信社会,一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诚信功能,体现个人社会需要,提高政府公信,合理实现利益均衡,不断加强对全民的诚信教育,培育社会的诚信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诚信立法,规范诚信法制社会,建立健全社会诚信机制,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加大诚信激励,鼓励守信,惩罚失信,规范取信,给诚信以法律的定位.以德养诚,依法护信,德法相济,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诚"指向的是天人关系,"信"主要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传统道德的"诚""信"要求人成为一个道德主体;现代诚信基于契约关系,并且契约关系中的人被理解为具有平等权利的利益主体。过去的道德人变身为现代的经济人,经济人的逐利本能致使利益主体的失诚无信,逼使国人发出"重建诚信"的强烈呼声。重建现代诚信既要打破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又要以制度建设推进道德善恶因果律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佟林 《成才与就业》2011,(11):42-43
一滴香、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翻开最近的报纸,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如果吃到不安全的食物,健康必然会受到威胁:然而,普通百姓不可能像专业人士那样对餐桌上的食物进行一一检验。那么,对于生产食品的企业来说,如何确保食品安全?食品业树立诚信意识和坚守道德原则是一个根本前提。当今时代呼唤信用经济和企业道德。中国有句老话,“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食品生产就是良心生产。讲良心就是讲诚信;讲诚信就是讲道德。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一个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伦理维度加以考察,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实施诚信营销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皓 《江海纵横》2006,(1):53-54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盛、市无信不兴”。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业之本、发展之基。诚信营销,是指企业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市场规程和商业道德规范,在经营管理和市场营运中确立和执行的自律性理念和行为。企业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而  相似文献   

8.
创业与诚信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创业之初的小老板靠什么吸引稳定的客户群?靠的是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困难时能够得到多方援手,那是诚信带来的嘉奖,做事业的人,诚信能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诚信不是一种盲目的冲动,而是一种理性的升华。在中国历史上,"信"一直被人们看成立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高学历“假文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学历文凭实质上蕴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有特征的潜质,满足和谐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建设方针.而假文凭的大量出现与进一步泛滥,从冲击公平正义开始,无一例外地冲击、危害着和谐社会的所有特征与建设方针,要从假文凭泛滥机制的分析入手,探索实践建立学历网上档案查询系统和启动学历学位立法为核心的高效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儒家道德体系中,诚信是个人修身立德之本,是与人交往和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为政者治国理政的关键。儒家诚信思想具有情感性、等级性、道义性、自律性的特征。应当充分认识儒家诚信思想的内在价值,促进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化;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培育公民的诚信人格;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构建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11.
渝西道德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即关于人的政治品德、思想品德和社会道德。文章从看重政治气节、倡导礼义廉耻、主张以诚待人、关注国家兴亡等四方面详细探析了渝西方言谚语中的渝西道德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12.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一部《周易》的发生、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史。《周易》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如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知几识时与与时偕行、明于忧患与进德修业、立诚迁善与中正和合、屈伸通变与求同存异、生生不已与安节之亨。这些智慧是我们今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践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务员的品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其中政治品德是方向,职业道德是核心,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是基础。在政治体制确定之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国内有关公务员职业道德内容的现状,通过整理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内容,认为为民爱民、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平公正、求真务实与公共利益至上等要素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内容要求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是推动社会进步 ,培养健康人格的精神动力。和谐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确保德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道德需要与制度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道德需要作为个体社会属性的一种应然存在,要转化为一种现实的道德力量,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社会机制即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保障。因此,要激发和提升个体的道德需要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地发挥制度在个体道德需要方面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就是注重发展个性,发掘创造潜质;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是全面发展的标准,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单纯 《东方论坛》2002,(4):11-22
中国人在数千年的以家为本位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了“气节”价值观念,它既是士大夫或志士仁人的人生理想,也是他们所置身的社会的价值取向。“气节”价值体系中所蕴涵的“孝”、“忠”、“义”、“礼”、“信”、“勇”、“诚”等观念,在抽象形式上具有普遍的价值,因而可以根据时代条件的变迁赋予其新的内涵,发挥其在人生理想和敦化社会风气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失信已泛化为社会普遍现象,通过建构社会诚信体系进行“救赎”是学界和实务界的共同主张。传统诚信观念整体性的破裂预示着道德诚信社会控制主体地位的丧失。社会分工、人口流动和个人主义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推动诚信体系重塑的关键角色,呼唤保障诚信的权威策略。现代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应以摆脱将“社会诚信体系”等同于“社会信用体系”的认识论错误为肇始,通过知情权、隐私权、信用权等诚信权利的实践树立国家诚信法治立场。超越法治,吸纳和借鉴“非国家法”资源,与道德教化、合作治理相结合,借力于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协作,才能成就“诚信中国”的梦想与蓝图。  相似文献   

19.
道德赏罚作为社会道德调控的一种特殊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成社会道德自由,即实现社会道德秩序与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有机统一。所以,道德赏罚的内在本质必然通过两方面的功能表现出来:一是社会功能,即道德违规的防范功能、道德权威的维护功能、道德风尚的倡扬功能、道德价值的导向功能及社会公正的保障功能等;二是个体功能,即道德行为的强制功能、道德认识的推动功能、道德情感的培养功能、道德信念的维护功能及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等。  相似文献   

20.
失节文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一直是人们羞于谈论或深恶痛绝的对象 ,他们当中不少是著名诗人或文化名流。当我们撇开道德评价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查其失节的深层次原因时 ,我们或许不只是鄙视 ,还会多一分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