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颜》、《苹果》、《观音山》可谓是李玉的女性主义电影三部曲。这三部电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女性一生中所扮演的三个角色——女儿、妻子、母亲。《红颜》表现了僵持的母女关系;《苹果》展示了妻子与母亲的角色转换;《观音山》反映了女性角色的轮回。这三个角色在男性意识下衍发出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三部曲"指三部各自独立又互相连贯的文学作品。由古希腊埃斯库罗斯首创,他的《俄瑞斯特亚》就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厄默尼德》三部曲。而教学中的"三步"  相似文献   

3.
提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部曲小说,一般都认为首推茅盾的《蚀》(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三部中篇小说。见十一月五日《文学故事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总第一四五期所公布的《文学知识竞赛答案(一)》)。其实应该是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它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短篇小说《歧路》、《炼狱》和《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之一《幻灭》发表于1927年9月,而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的《歧路》载于1924年  相似文献   

4.
正"乌托邦三部曲"又称"江南三部曲",包含《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本,是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索,到2011年最终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作品。作者在坚守艺术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演变轨迹。《人面桃花》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9-1  相似文献   

5.
论《周易》休闲哲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维度讨论《周易》的休闲哲学:从本体论的维度出发的“得休忘闲观”是《周易》休闲哲学的形上之思;着眼于功夫论的“执休用闲观”体现为《周易》休闲哲学的日常生活方式;而生存论的《周易》休闲哲学则破体用,破形上与形下之区别,谓之本然状态的“休闲正命观”。《周易》休闲哲学的这三个维度同时也是中国休闲哲学的普适维度。通过这三个维度来探讨《周易》的休闲哲学,不仅对于把握《周易》哲学之底蕴,而且对于洞悉中国休闲哲学之奥秘与发展脉络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让·菲利普·图森(Jean-Philippe Toussaint),比利时法语小说家,法国"极少主义小说"代表人物之一。《浴室》《先生》《照相机》是让·菲利普·图森的三部曲,它讲述的是一个人在一生的不同时期遭受困境的故事。《出版家周刊》称赞其"在同辈作家创造出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那样的高度,不以情节取胜,不以感情眩目,就像是静画,就像是慢板乐章,只要我们一走进,就难以离步。"文章从三部曲中的主要人物、空间的处理、插曲和细节等角度来解读这三部作品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中的王惠,是八股科举制度下英年得势、官居高位而横征暴敛、心狠手辣、残害百姓的典型人物,也是把权变术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典型代表。他在中举人再中进士、任南昌知府再升南赣道的辉煌道路上,尽情地表演了耍弄人生"权变术"的三部曲。他是八股科举制度选拔的败类,是贪婪成性、无德无行的恶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揭示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自身不可调解的矛盾和怪谬:一、由"高傲"向"低下"的权变;二、由"能员"向投降的权变;三、由出逃到"隐居"的权变。  相似文献   

8.
戴维·洛奇的"校园三部曲"《换位》、《小世界》和《美好的工作》是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一支奇葩,为中国读者熟悉和喜爱,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三部曲"的国内译介和研究现状作以梳理,分析归纳了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纳吉布·马哈福兹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 ,《三部曲》是作者获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从社会层面和哲学思辨层面探讨处于历史文化转型期下的《三部曲》中的民族主义倾向和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先锋戏剧家张广天的剧作《圣人孔子》与《左岸》、《切.格瓦拉》一起被称为"理想主义三部曲",其戏剧艺术探索体现于幽灵化、论辩结构与意识形态混响;诗歌剧的交融与开放式的戏剧表演;自由的选择与理想的坚守三个方面。张广天的话剧总是直指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介入性、批判性与思想性,使得其剧作超越了写实与象征,直抵当代社会价值的冲突、混乱与破碎。  相似文献   

11.
《过河》是约翰·高尔斯华绥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也是继《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之后《尾声》三部曲的最后一篇。小说风格细腻柔婉,情节构思巧妙,生动刻画出了20世纪初英国女性身份认同的坎坷历程。在作品中,高尔斯华绥多次提到"河"这一意象,它象征着女性在社会、性别、文化的多次视域下,获得身份认同的渴望与现实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同时,这条"河"也暗含着希冀的彼岸,给了主人公"过河"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在断定巴金《激流三部曲》十分完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的特征及内蕴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批评中文本定位的策略),分别从《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族人物形象的设置、表现角度的安排、情感投射方式的选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它所具有的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表现艺术。  相似文献   

13.
"作者"、"作品"、"审美"是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三个关键维度。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对《人间词话》中作为"境界之魂"的"气象"范畴作以解读。"作者之气象"是要词人不仅具有真性情、雅量高致,且能"出入自如";"作品之气象"则关注文本内在之"神"及壮观之境界;"审美之气象"则崇尚"不隔"之境,言外之味的自然流露。由此,从"气象"审美的角度出发,又再次回归到了"词以境界为最上"的理路之中。  相似文献   

14.
《轻舔丝绒》是英国当代小说家萨拉·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的开篇之作,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生活方式和父权制主宰下的女性边缘化地位等都在这部小说中得以呈现。女性亚文化风格在服饰、场景、语言三个维度上表现了与当时主流文化有所背离的“抵制”与“反抗”因子。女性亚文化风格的形成得益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变革、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外来新观念新文明的冲击,长期受制于父权社会审查和监视的维多利亚女性终于能在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彰显了自我。  相似文献   

15.
利用英语课堂焦虑量表,对146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英语课堂焦虑及其三个维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英语课堂焦虑三个维度上,"交际畏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另外两个维度的得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CET-4考试成绩与英语课堂焦虑、"交际畏惧"和"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负评价恐惧"呈不显著的弱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1882年9月12日,沙皇统治下的梯弗里斯的《高加索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马卡尔·楚德拉》的浪漫主义小说,作者署名为M·高尔基,从此俄罗斯文学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一个响亮的名字一高尔基一出现在世界文坛上。《马》篇是高尔基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少女与死神》(童话),《小仙女与青年牧人》(瓦拉几亚神话),它们合称为高尔基的《梯弗里斯三部曲》,其中第二部是诗歌,第三部是诗体小说,如果再把第一部中的《洛伊科·左巴尔之歌》算在  相似文献   

17.
《心》是夏目漱石后三部曲的终篇,其译著多达六部,翻译风格也各有千秋。有的一字一句、尽量保持原著句式;有的取其意,选用简洁流畅的词句进行翻译。那么,究竟哪种翻译方法才能既忠实原著,又通俗易懂呢?笔者试通过对《心》的三个译著版本的对比,尝试从译语选择的角度来分析《心》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蚀》的思想和艺术王太顺茅盾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作于1927年8月至1928年6月,包括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描写了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幻灭》描写章静女士的幻灭。章静是个有热情、爱幻想、憎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北美华文文坛常青树的张翎,从早期专注故乡温州书写的"江南"三部曲,到近年来长篇巨作《阵痛》《流年物语》《劳燕》,其文学创作广受关注与赞赏.新近整合出版的"生命力"三部曲,尤其彰显了张翎在小说主题与艺术探索上的不懈努力.叙事主题上从绝境体验与灾难叙事入手,展现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直面重压、救赎自我的生命历程,体现她对生命的多重思考与深切关怀;情感结构上关注人物关系彼此碰撞、冲突的情感纽结,书写纽结解开的过程,以展现跨越时空、种族、文化等方面的人类共性;叙事策略上专注于叙述声音的多焦点叙述,营造众说纷纭的声音效果,并不断锤炼叙述语言,化典雅浓重为平实自然,符合小说人性意旨呈现.  相似文献   

20.
《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萧邦的代表作。小说女主人公艾德娜不满足于贫乏的家庭生活,希望摆脱社会强加在妇女身上的种种枷锁,从而在最初的压抑、困惑中走向觉醒、反抗。艾德娜的觉醒经历了性觉醒、精神觉醒和彻底觉醒三个阶段,并最终选择死亡来寻找灵魂和肉体彻底的解脱。《觉醒》刻画了艾德娜痛苦的心路历程,是艾德娜生理和心灵觉醒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