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伊通河流域是满族的聚居地和发源地,积淀着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族文化内涵,满语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地名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对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认知,这使得满语地名文化成为伊通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伊通河为依托,研究民国时期以前文献中伊通河流域满语地名的存在情况,考察命名的原因、满族先人当时的居住环境及社会生活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满语地名是以满语文命名的特定地域空间的名称,是满族民众对本民族生息空间内自然实体、居民点和一定时期内行政区划的命名和指称。它是满族民众迁徙的足迹,也是这些地域主权归属的活化石,同时亦是人们深度解析满族文化的载体。因此,认真解读满语地名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剖析满族历史文化,就成了清以来部分学者的研究目标之一,并使得满语地名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以清代以来学者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探讨满族地名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以期鉴于当下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地区到处都留下了满族先世渔猎生活的足迹,产生了浓缩着满族原始文化精华,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点的满语地名。黑龙江地区满语地名研究以国内研究成果最为丰厚,上世纪90年前后可称成为黑龙江地区满语研究的繁荣时期。21世纪以来,对于满语地名研究逐渐出现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满族及其先民使用的传播符号主要是原始符号以及满语和满文.其中以原始符号的使用为基础形成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标记、结绳记事、投物记事、填物记事、配物记事、鹿骨、神石为凭、图画、象形文字、火信、契刻记事等.这些传播方式在满族及其先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语是满族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基本媒介,以满语为基础形成的萨满神谕和满族口传说部等是满族重要的史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满族的发展,满文又得以创制,并广泛应用在档案记载,典籍翻译以及许多碑铭、印玺和钱币上,成为满汉交流、中西传播的重要符号.  相似文献   

5.
满语地名是以满语文命名的特定地域空间的名称,是满族民众对其生存环境内物象的命名和指称。吉林地区不仅仅是一个生存环境,而且是一个行政建制,更重要的是是过去一定地域时空内人类文化活动地。吉林地区满语地名研究不仅是研究满语,还是研究民族的发展变迁和文化的传播交流,更是这个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康熙末年,作为满族龙兴之地的东北出现了"族民杂处,以至不能说满话"的现象,其中满语使用环境的破坏是满语逐渐衰微的主要原因。尽管满语言日渐衰微,但积淀了几百年的满语言文化仍旧遗存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绥化市满语言遗存情况可以从地名、日常方言、饮食、服饰等方面来探究。  相似文献   

7.
论满语文在满学研究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变迁,满语文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而渐渐地被人忘却。然而,有清一代300年为我们留下的大量满文档案和文献,却提醒人们不可忽视满语文在满族历史、满族文学、满族宗教、满族民俗及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领域的历史作用。本文试就满语文在满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阐述自己的浅识,以求得更多的人重视满语文。  相似文献   

8.
满族先民世居北地,由于气候、战争、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曾进行不同规模的迁徙,在族群历史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这些被选择保留下来的迁徙记忆在族群认同以及原始崇拜意识的共同作用下催生了大量迁徙神话。满族迁徙神话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复杂的迁徙原因映射了先民在早期社会生活中面对的种种困境,神性、人性各异的迁徙领路人表现了满族及其先民始终不变的祖先崇拜与族群认同,迁徙结果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满族先世实现民族融合的过程。因此,满族迁徙神话以集体记忆的话语模式勾勒出了满族先民的生活轨迹、审美追求,为追溯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建构多元一体民族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绥化市拥有了大量的满族人口,曾经这里是我省乃至全国满语使用较好的城市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满语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破坏,满语的使用迅速衰退,时至今日,很多满族村也无法找到满语的使用者。本文基于对绥化市的几个满族村进行走访,对绥化市满语使用现状及历史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岫岩满族的语言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岫岩是满族的集聚地,满语对汉族聚居区居民语言发生了重要影响,其方言中吸纳了较多的满语词.现今,个别满语词汇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沿为方言,集中体现在姓氏、地名以及日常词汇等方面.因受满语影响,聚居区居民在宗教信仰及禁忌、家庭、婚姻、丧葬、服饰、节日和饮食等诸多方面别具特色.形成了忌猎杀老虎、供奉四喜娘娘、祭祀必须关灯、忌食狗肉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满族风俗.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有所变化,却一直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壮族语言文化研究之第一篇,主要阐述了壮语地名的命名特征,论证了壮语地名所反映的壮族先民早期分布的地域和社会生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广州世居满族是珠三角地域的重要族群之一,他们曾在广州城内修建了八座满族宗祠,其特征与功能均与汉族宗祠存在较大差异。八旗官员修筑宗祠是希望通过强化满族官兵的祖先观念和族群意识,将之作为八旗军营中的军事、行政管理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辛亥革命后,满族民众利用宗祠祭祀建构关于落广祖的历史记忆、增强族群的认同和凝聚力,宗祠祭祀成为他们在广州社会进行文化重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姓氏研究在中国源远流长。“姓”最早来源于远古时代的各种图腾和地名 ,“氏”为“姓”的分支 ,“姓”以别婚姻 ,“氏”以分贵贱。秦汉以后 ,姓氏合一 ,数量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胡姓的汉化和汉姓的胡化。南北朝以来 ,由姓氏而产生了谱牒学。姓氏学的研究可以满足人们探讨个人来源 ,了解自己祖先的要求 ,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意识与团结  相似文献   

14.
满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肃慎,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金代以后的女真,明代的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今天的满族,但他们都只是满族的族源,他们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民族,今天的满族共同体正式形成于1635年。  相似文献   

15.
合水"唐朝列圣之碑"是唐薛王十三世孙李天章为纪念其先祖而立,该碑正面记载了自唐高祖至唐昭宣帝294年间21个皇帝的尊号、名讳、在位数、寿数、陵址、皇后、子嗣等。这些记载为研究唐代历史、尤其是唐王朝世系提供了宝贵资料。但由于碑文历时久远,剥蚀严重,今人释文存在明显的错误,补其所缺及正确释文将对人们的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6.
清代满洲人简称满人,为今日满族的先民。满人的姓氏与命名,是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清朝统治者提到“满洲根本”的高度而极力维持,但在汉文化影响下仍不免发生深刻变化。本文依据清代官书、契书、碑刻、家谱、私家笔记,对清代满人姓氏命名系统,从七个方面作了初步考察。旨在说明:满人的姓氏命名系统,在内容上具有丰富多样、时间上具有流变性强、受汉文化影响强烈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满人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社会发展的独特环境、外部条件的多样性以及满汉文化日益陶融的发展趋向是分不开的。不过,迟至清末,满人的姓氏命名系统,仍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自己的特征。这不仅是满人有别于其他族人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其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名不仅是地理名词,而且也是文化的符号,通过地名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分布范围和迁徙路线。佤语地名具有以"永"、"班"、"耿"、"达"、"斯"、"叶"字为首的六大特点,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云南古地名和云南民族历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满文《那氏谱单》所记人名多附有官职与身份,纠正了所有叶赫那拉氏均为星根达尔汗一支的错误认识,对研究叶赫那拉氏的组成及族源问题有较大帮助。《那氏谱单》所附神本神辞反映了满族野神祭的情况,为满族萨满教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远比汉文谱的价值要高。  相似文献   

19.
从远古时期起,满—通古斯诸民族先民和朝鲜民族先民就生活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到三江流域的有着广阔原始森林的严寒地带。鹿是他们主要的捕猎对象,也是他们所崇拜的图腾。原始先民观念的发展大体相继出现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从满—通古斯诸民族和朝鲜民族的民间叙事文学看,上述各观念阶段出现的神鹿分别象征着宇宙动物、人母、天地之间使者等。  相似文献   

20.
满文历史文献是以满族特有文字——满语文书写的本民族历史文献,它不但记录了满族发展的轨迹,成为我们研究满族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弥为珍贵的文化财富。本文以满文历史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其形成发展、分类及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提高对这一重要民族历史文献认识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