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柱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是古代建筑文化遗存,其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结构构件与艺术构件完美统一的典型代表。其意义深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中国古建筑主要是木石结构,我称之为木石的史书,综合的艺术,历史的见证。 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中国历代的各种建筑,宫殿,园林,寺庙,民居等,都是实物的历史,历史凝聚在了这些实物身上,它们也骓了历史。  相似文献   

3.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10,(1):46-46
《中国地下社会》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地下社会(或称秘密社会)的史学专著,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有极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十三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正是南宋金元时代。此时在南方是“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偏安的小朝廷,而北方则是面临着元军高压、岌岌可危的局面。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阶段却正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5.
赵德润 《老人世界》2011,(11):42-43
邢台厂宗县城北十多里,在老潭河的转弯处,有一座历史久远的古代宫殿建筑遗迹,俗称沙丘平台,其所在的大平台村因之而得名。此平台原本宽阔高大,经过二千多年的风雨剥蚀,现在缩小多了。可以想见,在二千多年前,这里应该是水草丰美,植被茂密,气候宜人的好去处,这才有了自商代至秦代绵延近千年间离宫别馆成群,成为帝王休闲享乐的所在。据史籍记载,这里与三位重要历史人物商纣王、赵武灵王、秦始皇有着紧密联系,历史内涵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商业社会的发展,城市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蚕食历史建筑,破坏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历史建筑是人类发展痕迹的见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地域文化。保护历史建筑也是保护地域文化。粤港政府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通过分析粤港两地历史建筑保护措施,提出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古代建筑保护性修复措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安全。古建筑不可再生,在修复措施上的细微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古代建筑保护性修复程度决定着整体修缮项目的质量、文物保护价值以及安全性能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古建筑保护性修复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接着对其修缮措施进行详细地论述,从而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的古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变迁的悖论图景无论在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卢森堡,还是在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对于我,一位来自拥有中国最多数量的欧式建筑历史遗产的大都市——上海的观光者,当见到数百年来留存的各式风格的历史建筑时,不免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浮想起上海这座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城市,近年来出现的两幅悖论性的变化图景。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理念或者理论的形成,都有不同时代的痕迹,随着时间点的推移,理论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新的阐释。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发展经历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本文从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发展历程入手,解析理论存在的特点和时代背景,从而进一步的推演古代历史理论的共性特征。文末阐述了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重大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伟 《现代交际》2011,(8):69-69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在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中国的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齐齐哈尔历史建筑方面资料的整理和实地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探讨了齐齐哈尔市历史建筑方面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有关齐齐哈尔历史建筑的建筑特色及建筑现状,提出了一些保护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外书摘     
《中外书摘》2011,(11):51-5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2011年1月版《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第一卷)刘叙杰著,定价:148元《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第二卷)  相似文献   

13.
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理想与追求。人类社会与发展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两和”的历史,只是古代哲人的追求,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古代经典《礼记·礼运》中的“天下为公”等,带有空想的性质,直至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才使这种理想和追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无疑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安家》2009,(7X):170-177
<正>引言:有人说建筑是批判的历史。的确,关于中国当代建筑我们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探讨。改革开放30年,当代中国建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程?中国建筑创作在借鉴西方的道路上如何实现融合与创新?现代与传统如何调和?保护与重建孰轻孰重?中国建筑的个性在那里?……诸多问题需要求解。房子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汹涌的房地产开发浪潮中,我们对建筑文化的思考,建筑设计的自主创新,却是如此微乎其微。作为专业地产媒体,《安家》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一领域,我们希望推动中国地产建筑文化的健康发展,亦期待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建筑——这一十分重要的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表征。本文集中了十几位中国当代建筑界的翘楚人士,他们中间,既有在建筑业实战多年的著名建筑师,也有知名的建筑理论家、评论家,还有建筑教育界的教授学者。老辈与新辈的专家们或批判或褒扬、或激昂或淡定,无一例外都流露出对中国当代建筑艺术与文化发展的深刻体味与执着热情。  相似文献   

15.
辛塞波  赵晓峰 《城市》2007,(7):65-67
祠堂,旧时又称"祠庙"或"家庙",广义的"祠庙"不仅仅指"家祠",还包括祭祀自然神祗的建筑类型(如后土祠、城隍庙等)和追缅先贤的建筑类型(如文庙、关帝庙等).祠庙建筑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天津现存的古代祠庙是当时天津地方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见证,是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机构设置、法律法规、核心内容三个方面对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体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该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美国国家文物登录制度,最后总结了其为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建设所提供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金色年华》2008,(1):56-56
鱼尾狮是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的图腾。鱼尾狮对于新加坡就像龙对于中国一样重要。在见证日本投降和新加坡独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市政广场附近,我惊叹鱼尾狮的独特造型和设计者的丰富想象。  相似文献   

18.
尼古拉斯科酒店是尼斯滨海大道上最显赫的一家老牌豪华酒店,酒店的宫殿船建筑被列入法国国家历史保护建筑,这幢二十世纪初年的建筑,呈现出“美好年代”经典风格,  相似文献   

19.
神奇秘鲁     
陆悦农 《女性大世界》2005,(12):148-151
建筑的确是历史的见证,在利马的街头,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老城区和新城区的面貌区别非常大:老城区有大量的西班牙式建筑,以及为数不少的平民住宅:新城区靠近大海,有着崭新的大楼和很好的绿化。由此可以看到整个秘鲁近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以及这些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代的国际学术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建筑界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旧建筑的更新改造成为我国建筑内涵式增长的关键.我国历史建筑改扩建中建筑形式与环境脱节以及环境性能低效的矛盾亟待解决.本文以哈工大土木楼改扩建设计为例,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挖掘新时期建筑学院人群空间行为规律和需求,进而基于Rhinoceros与Gr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