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都有“含混性”。当事物落入含混区时,在原则上我们难于确定它是“甲”还是“非甲”。这并非事物本身具有矛盾,而是我们内心有点“不确定”,有点“矛盾”!在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个问题。1.酋长是我的亲戚!非洲酋长六十大寿,大排筵席。他宣布,凡是他亲戚都可参加,不派访柬了。张是住在香港的中国人,认是“亲戚”,准备赴宴。李是张的世交,当然清楚他的身世,笑问:“怎么会呢?”张论证:“甲是我叔叔,乙是甲姑丈,丙是乙表妹,丁娶了丙……循此下去,你和香港每一个人都是我亲戚。”李:“有道理,亲戚的亲戚也是亲戚,但…  相似文献   

2.
多少年来,人们视收入稳定的正式工作为“铁饭碗”,它是生活的保障,更是身份的象征。然而如今有些人下岗后,却不急于寻找第二个“铁饭碗”,而心甘情愿地捧起“泥饭碗”,成为逆潮流而上的一个特殊人群。 下了岗却不愿再就业,其目的何在?  相似文献   

3.
耶利米《哀歌》的哲理情趣朱韵彬雨果在谈到《圣经》时,曾拍案叫绝道:“正象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部《圣经》都是诗!”①。在《圣经》中那利米的《哀歌》占着特殊的地位。那利米是犹大王国的先知诗人,他目睹并亲历了亚述的衰亡过程。他常常悲泪哭泣以至双目失明,被...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心目中,普遍将“无用”看成一个非常糟糕甚至非常可耻的事情。父母骂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老婆骂挣不来大钱的丈夫,常用的句型之一就是:“你这没用的东西!”推而广之,学者通常也最怕别人说他弄的学问是“无用”的。特别是那些弄没有“经济效益”的学问的学者,你甚至不能问他“你这成果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当心他和你急!他会怀疑你问这样的问题心怀恶意。我有不少朋友,在填表(申请课题、评职称、报奖之类)时遇到表中“经济效益:×××万元”这样的栏目时,就感到自己矮了一截,甚至好像受了某种侮辱。他们问我怎么填…  相似文献   

5.
《有必要摘掉左宗棠的洋务派帽子吗?》,这是在拙著《再论洋务派》一文中一个小标题。为什么标出这个题目,得从1978年9月中旬在兰州召开的中俄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上的争论谈起。 中俄关系史学术讨论会进行中间,会议主持者对我说要我次日在大会发言,并告以排在第二位。大会开始第一位发言者为兰州大学历史系一位专门研究左宗棠的教师。他大力宣扬表彰左宗棠在收复伊犁等事业的功勋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遇到一个难题,即与对洋务派贬斥的传统看法相矛盾。他按照传统的,尤其是“四人帮”定的调子说:“什么是洋务派、洋务运动?用‘崇洋媚外,投降卖国’八个字足以概括。”“显然,洋务派与爱国主义是不相容的。”为此,他提出摘掉左宗棠的“洋务派”帽子的主张。看来他对如何解决爱国主义与“洋务派”这一词的矛盾费尽了心机,其实他是错了。  相似文献   

6.
一、“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得知林向荣老师仙逝时,我在山东曲阜,心底不由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无奈和悲凉。“西政从此永远失去了一位君子!一位君子教授!一个真正的人!”我默念着。记得是2008年9月12日,中秋前,我去给他拜节,老人家正在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直播的奥运节目——观看体育竞赛节目是他离休后的最爱,听说我进屋了,连忙迎出来。  相似文献   

7.
被人称为“鬼才”的莫言,在他的新作《复仇记》(载《青年文学》1988年第11期)中,又用他那惯用的重感觉重氛围的叙述方式,亦鬼亦人、朴朔迷离、秩序纷呈、旁枝斜出地为我们演说了一个在畸形政治文化背景下的畸形的复仇故事。在这里作者充分展示了人身上的兽性,通篇没有一点亮色,使人在压抑、恶心的审美观照中,发出对作者笔下那种“纯种红高粱”的深切呼唤!  相似文献   

8.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最大优质煤田——神府煤田腹地陕西省府谷县,有一个开拓型的企业家边艾林,他的事迹在群众中有口皆碑,到处传颂。 走马上任 起死回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在1985年底,府谷县粮油食品综合贸易公司这个只有8个人的企业,竟然亏损、呆帐29万多元!平均每个职工负债3.63万元!按照他们的平均年龄和平均工资,到退休前再不领一分钱的工资,也还不清这些债!这个企业已经频临绝境!” 1986年春节刚过,从政近20年的边艾林,放弃了晋升快,工作悠闲的舒适岗  相似文献   

9.
“我想知道你的评价”,小祺交给我一份她的小说手稿。“你一定要告诉我你的真实想法哦!”我当然会告诉她我的真实想法,不过我有点担忧。其实小祺很有天分,但是她总是太在意别人的批评。庆幸的是我确实很喜欢她的小说。一看完,我就发邮件给她:“你太棒了!太令人惊讶了!如果你能够加入更多的个人体验的话,这本书就不只是伟大了,而是崇高!”但是小祺一个多月后都没有回我邮件。后来她告诉我,说我的“攻击”让她很“受伤”。可是我明明是夸她!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忽略了小祺是一个防御性极强的人。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这些度过教师“劫”的教师们欢度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傅正乾同志送来他的一部专著的稿子要我“审阅”。我想,这大概是他的尊师礼吧!因此,尽管白内障已经严重地影响视力,还是接受了,而且立即从头读起。正乾上大学的时候听过我的课,一直称我为老师。时间过得真快!他现在也是有三十年以上教龄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11.
创意DIY     
在野餐或散步时,最怕烈日当头了,此时只要用报纸就可轻松折成帽子,即使忘了带帽子也无所谓。另外,它还能作大扫除时的防尘帽呢。  相似文献   

12.
“了”,在现代汉语中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边作语助词,表示行为过程已经完成,有时是时态助词,有时是语气词。如:“天亮了”,“他走了”,“他到了好久了”。有时它只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如:“天快下雨了”,“他马上就来了。”有时它表示祈使的语气,如:“你可以走了”,“你就别操心了”。有时它又表示感叹的语气:如:“糟了!”“太棒了!”“好极了!” “了”字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作语助词的。现代汉语的语助词“了”,也是从古代汉  相似文献   

13.
前些天,安徽一位同志远道来访,我本应当觉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符合圣人之道才是,不意我所感觉到的“不亦乐乎”却另是一种滋味。但我是很重视乡情的人,前些年家乡报纸的一位编辑同志约我写点有关故乡的文字,我写了几首诗应命,记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丢银案     
周海 《快乐青春》2011,(3):51-51,67
一天,王智凯在路上看到两个人在争辩。其中一个高个子说:“我拾了一袋子银子,大概50两,拿回家给了母亲。母亲说,‘这么多银子,如果这个人急着用钱,丢了钱,说不准会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快去守在那儿等着把钱还给人家。’  相似文献   

15.
使用汉语言的人,当他面对某一对象物,心里有所激动,产生了某种带着愉悦性或震颤性的心理意向而又难以言说的感受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慨叹,其间,大概是使用“美”的频率为最高,诸如“美!”、“真美”、“美极了!”和“美得不能再美了!”等等。 此时使用的“美”字,其含义是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说清楚的。说它包含着“真”,却又不仅仅是“真”;说它含孕着“善”,却又不仅仅限于“善”。往往,因说话人的语境不同而又使同一句慨叹的含义大有区别。在这里作策略性的处理,倒有点象园林工人说“杂草”这一概念一样。“杂草”并不是指某种特定的固定的草类,而是指园林工人不愿  相似文献   

16.
石人先生是香港极负盛誉的专栏作家。据他自己曾报导:“……那知我却还是个‘卖文一怪’,从严肃的社论,写到怪论,写到言情小说……‘同时见报’,最多时共有‘廿一块(专栏),你说是不是奇人?那里去找?”①在石人先生的众多专栏之中,最受人称赞的据说要算《星岛晚报》的《岛居闲笔》专栏了.我从来极少看他的专栏或任何文字,不能人云亦云的随便“褒”或“贬”。可是忽然有一天,送派报纸的工友却“额外”地送上石人先生的一篇鸿文《疵求》②。工友似乎是奉命转交给我的“挑战书”!因为,刚好我几天前在《星岛日报》开设《谬趣集》…  相似文献   

17.
杨建 《快乐青春》2009,(4):46-47
在我居住的小城里,有一个称为“锁王”的人,不仅上过电视、登过报纸,就连当地的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时需要开锁,都请他帮忙解决难题。 锁王先前只是一个修锁的小摊主,通过多年对锁的摸索,练就了一手开锁的绝活。无论什么锁,到他手里定能打开,因此,生意非常兴隆。后来他开了一家锁店,通过几年的努力,叉将锁店办成锁厂,锁王就变成了老板。  相似文献   

18.
送报的少年     
于苏 《快乐青春》2011,(7):39-40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相似文献   

19.
李平心同志于一九五九年在《学术月刊》第六期发表了《论生产力的性质》一文,以后又继续在《学术月刊》和其它报刊发表了一系列论著,他在这些文章中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和讨论的学术问题。在讨论中既可以发表赞同他的观点,也可以发表不同意他的观点。这本来是学术讨论中的正常现象。谁料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竟对李平心同志扣上种种政治帽子和罪名,对他进行迫害。现在,李平心同志在政治上已经得到平反,对李平心同志在生产力问题的种种政治上的诬陷不实之词应予推倒。但在理论上仍然没有解决,也不宜轻易作出结论,我们希望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继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创意生财     
报纸是时效性很强的商品,家中的旧报纸往往只能论斤卖给收破烂儿的,要么就被顺手丢进垃圾箱内。可是却有人发现了旧报纸的新用途,把看来毫无价值的旧报纸,变成了备受人们喜爱的抢手货。这位改变旧报纸命运的人是法国的一名记者,名叫贝利,他有保存旧报纸的习惯。1975年的一天,贝利面对一捆一捆的旧报纸,突然想出一个点子:把旧报纸出售给与报纸同一天出生的人,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