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礼行”仪式的文化人类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家族的婚俗仪礼、诞生仪礼中的“说礼行”仪式带有鲜明的地方仪式特点,具有娱乐、宣泄、补偿的文化功能,能整合村民的认同感,引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在其游牧生活中的婚俗活动丰富多彩、别具特色,踏水礼、彩礼、婚嫁仪式歌、刁羊和姑娘追等是其传统婚礼的基本习俗。随着哈萨克族从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婚俗在时间、彩礼、婚宴和交通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地发生着变迁。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和现代婚俗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认识到:哈萨克族由单一的民族婚俗文化不断地向多元的民族婚俗文化交融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傈僳族传统服饰体现了傈僳族独特的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承载着傈僳族的历史、信念以及民族品格和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宝贵的财富。本文通过对傈僳族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色彩纹样及功能的阐述,探究原始服饰文化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更深层次地理解傈僳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基于傈僳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而萌发的刀杆节,在近代族际互动中实现了从祭祀仪式到民族节日;在当下旅游场景下,因国家力量与旅游经济驱动,通过地方文化精英与文化持有者之间的互动,民族节日演变为文化展演项目,并从区域性多民族共享的文化事项转变为“傈僳族刀杆节”.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结合史志记载,探讨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仪式的演变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5.
青海农区藏人传统婚俗文化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笔者以贵德县昨那村、麻巴村、木干村和下排村为例,从适婚的范围、婚姻缔结方式、结婚程序和仪式及婚姻衍生的相关民俗文化等方面分析青海农区藏人的婚俗变迁,探讨农区藏人传统婚俗变迁的动因和地方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是相辅相成的,形而上的宗教信仰,大都经由一系列充满象征意义的宗教仪式而得以实践与传承。上刀山下火海是傈僳族原始宗教仪式中程序最为繁复,文化意义最为丰富的综合文化事项。运用宗教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泸水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展演场景中仪式过程为考察对象,对解读该仪式的文化象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泰国传统婚俗中,成婚后的男子多到女家居住。新房多由男方负责建造梁柱和地板,而由女方出资备料来搭建房顶和墙壁,夫妇共同建造的房屋象征着他们共同创建的新生活。文中主要以泰国传统婚俗中的仪式为切入点,探讨婚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云南傈僳族基督信仰在原有历史上得到迅速流布,超过80%的傈僳族群众皈依了基督,与基督教有关的一切日渐成为傈僳族日常生活化行为,傈僳族传统特色文化特征急剧消失.基督教在当代傈僳族群众中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了其贴近世俗生活、亲近民众的传播方式以外,傈僳族传统历史形成、居住地域语境、现实发展冀望是当今基督教在傈僳族群众中获得普遍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探寻当代傈僳族民族品格、历史成因、发展冀望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确立傈僳族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良性互动的社会机制,保护和发展区域多样性民族特色文化,对发展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促进健康、文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区域特色文化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客家乃汉民族一重要民系,是由数次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交往、互动、融合而成的群体。他们徒居赣南后,除了守护自己的中原传统外,还大势吸收异族、异部落文化,形成自己丰富多彩、独具客家风情的文化形态。婚俗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是客家人生五大习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其形式多样、仪式复杂、功能丰富,体现了浓郁的客家特色。本文拟就赣南客家婚俗予以详细表述,探析其社会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婚姻习俗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东北的婚俗文化,在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融合中,出现新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婚礼仪式趋向简约文明,新式文明婚姻和自由结婚、自由离婚等新的风俗事象的出现。而促成东北婚俗发生嬗变的历史动因则是由于政治变革、文化潜移和民国政府政策推动等一系列因素合力共振的结果。虽然民国时期东北仍然保留许多的婚俗传统,但是这些新的婚俗事象的出现,无疑为东北进一步的风俗变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畲族的种种婚俗形式是其历史进程的社会反映。“行嫁”源于原始社会的“对偶婚”,“哭嫁”、“借镬嫁”、“抢亲”等则存留着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掠夺婚”的痕迹,“大户嫁”虽残留掠夺婚的变异仪式,骨子里却有封建社会买卖婚的性质。这不仅说明畲族历史的悠久,窥见其婚俗演变的清晰脉络,也足以证明畲族婚俗只有一种“掠夺婚的变异仪式”这一说法的偏颇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民族理论认为,民族的发展取决于环境、资源、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傈僳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上翻身做主人,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历史遭遇上最残酷的阶级压迫,破坏了傈僳族的正常发展,再加上傈僳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力水平低,生态遭受破坏,人才总量不足,严重阻碍了傈僳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至今上傈僳族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贫困面大,程度深,是云南四个特困民族之一.提出傈僳族人民要实现小康,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是首要条件;选择适合傈僳族地区发展的经济林、果、畜牧产业是关键;国家的特殊扶持帮助是核心.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实现傈僳族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维吾尔族居民婚俗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在乌鲁木齐市,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诸如包办婚姻已不存在,自由婚姻绝对占上风;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婚礼仪式全程摄像等变化趋势。城市维吾尔族中婚俗文化变迁与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相互渗透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佤婚恋习俗十分独特,不同的人一生中将举办次数不同的婚礼.20世纪80年代以后,黄佤婚恋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交往的扩大发生了变迁.恋爱形式和通婚圈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婚礼仪式从繁琐向简单发展,通过对黄佤婚恋习俗变迁的分析发现其婚礼仪式的变化只停留在表面,婚恋习俗中的核心内涵仍然世代相传,婚俗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云南怒江傈僳族妇女与宗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傈僳族自原始社会母权制没落之后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 ,无论是原始宗教还是祖先崇拜 ,都必然在其宗教信仰的内容和方式上渗透着性别歧视 ,这些都对傈僳族妇女发展起到了压抑和阻碍作用 ;而基督教在傈僳族地区的传播 ,却对妇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 ,虽然许多傈僳族妇女信奉基督教 ,但基督教同样轻视、蔑视、歧视妇女  相似文献   

16.
傈僳族创世神话是一部人类进步发展的史书 ,从神话中展示出傈僳族先民生产、生活发展进步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近代傈僳族各支系的分布与差异马世雯近代以来,是傈僳族文化发展较快,外来文化影响显著和本民族内部各支系产生重大差异的时期。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傈僳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著作和文章,都没能对这一重要阶段即傈僳族各个支系的差异给予应有的关注,研究这一阶段傈僳族...  相似文献   

18.
有关傈僳族的研究,一直是我国西南民族研究中比较活跃的领域,近十余年来发表和出版的论著表明,傈僳族研究继续向深广方面发展。本文拟将1994年以来傈僳族研究的主要成果分专题综述于后,供参考。一、族源研究关于傈僳族族源方面的研究,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古代羌族后裔说,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秘史》提供了蒙古族礼制起源和发展的最早史料,主要记载了蒙古族早期的婚俗之礼、安达之礼、祭祀之礼、禁忌之礼和饮食之礼等。这些礼制以蒙古族天命论信仰为信托,是天命神学的礼制之规范。《蒙古秘史》之礼制反映了蒙古族礼制起源的时间和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注重仪式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0.
订婚仪式中的泼水礼是彝族婚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四川省会理市通安镇的彝族订婚 仪式为例,结合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分析订婚仪式中泼水礼产生的原因。 在彝族订婚仪式中,以女性为 主导的泼水礼存在“结构”和“反结构”现象。 以仪式过程理论分析,证明女性群体泼男性群体这种现象在仪式中具有合理性。 但在分析仪式形成的起因时,不仅要从结构性张力的方面来探讨,还需要从水崇拜、戏谑行为和抗拒与接纳等社会结构之外 的原理进行解释,以探究彝族的订婚仪式阈限期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