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往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都把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组织称作部落联盟。近年来,早期国家问题逐步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学者又称之为部族国家,还有的学者借鉴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称之为部落联合体或酋邦。其实,部落联合体(酋邦)与部落联盟这两个概念并没有根本的区别,而部族国家这一概念又混淆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国的尧舜禹时代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的发展早已超越了部落联盟。我认为这个时期的社会组织既不是部落联盟,也不是部族国家,而是部族联合体。氏族社会后期的部族是由若干部落联盟聚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国家不是由部落联盟转化而来,而是古代酋邦在政治上和地域上演变的产物,这一观点,在关于中国国家形成问题的研究中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由部落联盟而导致国家产生这一模式,应该说只是在世界较少地区出现过的一种特例,并不可被认为是具有普遍性的。迄今,似乎只有古代地中海地区和印度的一些国家的形成可以较系统地运用这一模式予以解释。而就是对这类国家的形成,在运用部落联盟模式予以解释时,也还有一些问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至于酋邦向早期国家的转化,则可以有多得多的例证。色维斯(Service)因而把酋邦看作是人类政治组织演进中的一个普遍性的阶段;当然这个看法本身也还有待于讨论。古代中国是早期国家形成中酋邦模式的一个拥有充分资料的个案。对它的研究,不仅针对着中原早期国家的形成问题,还涉及到如何恰当地解释自纪元前四千至三千年之间中国境内的几个有着较高度发展的地区之间在政治进程中的差异性即不平衡性问题,从而对中国早期政治进程的整个图景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酋邦本身在与早期国家的关系上的过渡性与非过渡性问题。在古代中国早期政治进程中,酋邦的这两种可能的特性都有突出的表现。这在早期国家形成的理论上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的分析,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类学者所提出的酋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中国前国家社会即夏以前的社会状况可以用酋邦理论加以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同国际学术界接轨。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也可以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的古代统治与奴役关系产生的总体论述,结合酋邦理论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国家起源的不同路径 关于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摩尔根所建构的分析模式与中国早期历史实际间存在着较大的裂隙,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分析模型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指责。童恩正结合现代文化人类学的新成果,列举了其对中国史前史研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①。谢维扬则着重对其“部落联盟”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引入“酋邦”概念描述中国国家起源前夜的社会组织②。何兹全也开始用“酋邦”和“早期国家”的概念来描述中国早期政治组织③。这一引入新概念和理论、突破摩尔根分析模型禁锢的尝试,得到了许…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所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著作之一。它以极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恩格斯在本书中对家庭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对原始家庭史研究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利用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成果,在批判地继承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 摩尔根因在一八七七年发表《古代社会》一书而负盛名。他在家庭问题的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 第一,他揭示了家庭形式和亲属制度之  相似文献   

6.
1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其目的在于以唯物主义历史观阐述美国学者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因此,很多学者都将摩尔根的理论视为恩格斯研究家庭问题的基础。实际上,对恩格斯的家庭研究影响最深的学者并不是摩尔根,而是巴霍芬。甚至可以说,恩格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婚姻规则,是学术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的一个问题。著名的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他出版于1877年的《古代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按辈份限制同一血缘群体内的通婚范围的所谓血缘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婚姻规则的假说;稍后,恩格斯在他于1884年初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完全接受了摩尔根的血缘婚假说,  相似文献   

8.
一、问 题 的 提 起 探索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科学的起源,是把握这些社会意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即把发达民族的历史文献、文物和当代原始民族的现实资料结合起来研究的道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付标题是:《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摩尔根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古代社会》一书。在《古代社会》中摩尔根把自己对当时印第安人的实地研究,同古希腊、罗马和德意志  相似文献   

9.
张春枝 《学术探索》2012,(12):14-16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出版,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他的伟大贡献为恩格斯完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奠定了基础。他们分别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殊途同归,成功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类婚姻家庭发展史的一些疑问刘家志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于1884年3至5月。在该书中恩格斯根据关于原始社会和奴隶制度的大量材料,特别是马克思和摩尔根对古代社会研究的成果,科学地分析了人类历史的早期发展阶段,描述了原始公社解体和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晚年对古代社会作了很多研究,可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志愿.这项工作后来山恩格斯完成,这就是恩格斯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恩格斯在这本书中,充分参考马克思留下的笔记,利用了马克思的许多宝贵的意见,所以恩格斯在序言中说:"以下几章,在某种程度上乃是遗言的执行,不是别人,正是卡儿·马克思曾准备跟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的历史研究的结论,联系起来说明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且只有这样才能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列宁对该书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可是,三十年代苏联理论界对该书表示异议,他们对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的研究成果,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提出了两种生产说,揭示了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摩尔根只是一位具有自发的唯物史观的民族学家,他没有也不可能以唯物史观阐述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明的发端什么是文明?目前一般均认为是指社会的进步状态。但文明并非从来就有的。人类是经过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才进入文明时代的。从蒙昧到野蛮,当然是历史的进步,但还不是文明。因此,研究文明应该从它的发端开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根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马克思所作的摘要,描绘了一幅从蒙昧时代直到文明时代开端的发展图景,他说:“现在我们可以把摩尔根的分期法概括如下: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七八年第一期刊载的《马克思恩格斯对摩尔根<古代社会>的评价》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恩格斯一八四四年在给劳·拉法格的一封信中高兴地指出:“在论述社会的原始状况方面,现有的一本象达尔文学说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是被马克思发现的,这就是摩尔根的《古代  相似文献   

15.
刘坤亮撰文指出:两种生产决定论是指,恩格斯1884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这一直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一个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如今又是我们控制人口的“两种生产”理论的主要依据;但从它发表之日起就引起争议,直到今天也没人把它说得令人信服。怎样看待它?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发展过程,对此可从马恩思想发展中找到“印迹”;二是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问世,促成恩格斯晚年提出了两种维产决定论。结合《起源》本身和现实可作如下理解:人…  相似文献   

16.
<正> 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正如列宁所述:“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本文就西藏部落的历史演进过程,力图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以就教于读者。 一、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摩尔根认为:部落是“一种组织完备的社会”,它处在人类“野蛮时代”,“每一部落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各自的族名,独特的方言,最高管理机  相似文献   

17.
试说原始族外婚及周代“同姓不婚”与优生无关姜亦刚,贾艳红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原始人已经能够认识到近亲婚会对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有意识地对这种婚配进行了抵制,这样就导致了族外婚的出现。这一观点影响十分广泛。我国学者由于受摩尔根等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美国杰出的民族学家摩尔根诞生一百六十周年。回顾摩尔根在民族学研究上的贡献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摩尔根及其所著《古代社会》一书的评价,对于我们认识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更好地推动民族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页)摩尔根是一个美国农场主的儿子,一八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奥罗拉村附近,一八八一年十二月十七日死于纽约州的罗契斯特。摩尔根在青  相似文献   

19.
民族学是马克思曾经研究过的一个领域,虽然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发表民族学的专著,但他却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就是《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摩尔根和马克思是同代人,他的巨著《古代社会》于1877年出版后即在资产阶级学术界中遭到了不公正的冷遇,对该书进行排挤。但是,马克思“很喜欢这本书”,他在1881年5月至1882年2月间十分仔细地阅读了《古代社会》,并做了十几万字的笔记,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摘要》一书。显然,马克思打算运用摩尔根的成果进行民族学和史学方面的著述,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完成这一工作就去世了。马克思逝世  相似文献   

20.
<正> “文明”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有多种用法,具体说,可分下列四种情况: 一、把文明看作是一个“时代”,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阶级社会阶段。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氏族制度的解体,社会分裂为对抗的阶级,看作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恩格斯对这一思想表示赞同,并抓住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及其本质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还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文明时代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恩格斯在从生产的发展上概括摩尔根的分期法时指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马克思在《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