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演生活     
那年暑假,母亲将我和妹妹关在家。我们没一个玩具,家如囚笼。我只好和妹妹打架,打得妹妹大哭。母亲摘菜回来,不看妹妹脸上的泪痕,放下竹篮,说:"瞧我给你们带来什么。"我们快乐地扑过去,母亲拿出辣椒和茄子。口母亲说:"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变一变呢?"她让我们从篮子里找出两粒黑豆,从篱笆上折下几根红荆条,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秘密     
林海音 《社区》2012,(35):24-25
母亲在28岁上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说:“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向外祖母的怀里,却摇着头说:“不,我们就这么过着,只当他还没有回来。”既然决定带我和弟弟留在北平,母亲仿佛是从一阵狂风中回来,风住了,拍拍身上的尘土。我们的生活,很快在她的节哀之下,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3.
去年春天,我因病住院。退休在家的母亲自告奋勇去医院陪侍我。当时,正值母亲关节炎病发作,为了不让我担心,她却说:“腿一点也不疼,早好了。”还把“人老了,腿脚也老了”挂在嘴边,让我放心。同屋两病友,一个长我10岁,一个略小我几岁。比我年长的病友,一直由女儿陪侍,1周后,就以能自理为由,让女儿回家了。她对我们说,女儿自谋职业,家庭困难,不能再耽误她了。比我小的病友,虽由姐姐陪侍,但她七十多岁的母亲,却隔一天坐公交车来医院看她一次,且总是坐在床头,唠叨几句“以后改改倔脾气,多注意身体……”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不同的表达方式,道出的都是无价的亲情!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身。这么多年过去了,总有一件小事萦绕在我的心头。“文革”初期,时任北京十一中学校长的母亲被红卫兵关在北京十一中学里批斗。年幼的我送衣服时,红卫兵们开恩让她回家一  相似文献   

5.
她和他又吵架了。只因晚上她加班回来,看见屋里乱七八糟的,五岁的孩子,可怜巴巴地趴在桌子前吃方便面。已经疲惫不堪的她不由得怒道:“我要是永不回来,你就一直让孩子吃方便面?”他也不甘示弱,面带愠色道:“你这么晚回来,倒成了骂我的理由了?”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终于升级成一场对骂。结果是,他将手中的报纸往沙发上一丢,气呼呼地往卧室的床上一躺,假装睡觉去了。而她,则坐在沙发上,开始哭泣,想:“结婚前,他从来都不向自己发脾气的。就是自己生气了,他也会想办法逗自己开心。  相似文献   

6.
母亲操劳一生,我们早已成人,孙辈们也大了,她也渐渐有了闲情。有一天,她说:“老大,你哪天有空,带把胡琴回来,拉给我听听。”我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7.
我的奶奶叫姜玉芬,我和妹妹有时候叫她“省奶奶”,有时叫她“费奶奶”。为什么一个奶奶有两种称呼呢?这是由她当家理财引起的。奶奶50多岁了,看东西不清楚,经常指鸡为鸭,我和妹妹劝她买副老花镜,她总一笑了之“: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能省几个是几个。”一般家里夏天都用空调或者电扇驱暑,奶奶房里却没有,我再三劝她买个电扇,她都说“:电风扇不如自来风”,果断地拒绝了。奶奶这么节省,我和妹妹就叫她“省奶奶”,可是我和妹妹缺什么了,她就把“省”字抛开,不怕费钱,所以我们又叫“她费奶奶”。这个星期天,我到奶奶家玩儿,奶奶见我来了就问“:…  相似文献   

8.
好外孙贝贝     
前段日子,我们全家因“非典”袭击着省城而不安;女儿在医院工作我们又为外孙的健康担心。 一天,女儿回来和我们商量,她想请战参加第一批进入病区服务,孩子送回来行不行。我脱口而出:“妈能替你去吗?”我知道说了句没用的话。我是怎么了,这可是早就预料到的事,为什么还会这样揪心!贝贝,我们的外孙才两岁呀,他晚上从来没离开过妈妈,女儿  相似文献   

9.
所谓“树大分杈,儿大分家”。有了自己的营垒,精力便全部倾注于小家庭;虽然和母亲同城而居,相隔不远,却很少回家看望母亲。 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像个长者。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相似文献   

10.
母亲去世后,小妹要我拿一点她老人家的遗物留作纪念,东挑西拣,我看上一副手套。这是一副五个手指都露在外边便于写字的手套,是母亲亲手编织的。时间久了,有些地方的毛线已快磨断。小妹说:“这双手套快破了,你还是拿点别的纪念品吧。”我没有作声。还是大弟了解我,说:“手套上留有母亲的体温,是最好的纪念品。”是呀,曾几何时,在寒冷的冬天,母亲就是戴着这副手套给远在他乡的儿女们写信的。记得有一年的寒假,天气特冷,我回家探亲的那一天,天空还飘着鹅毛大雪。下午我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坐在屋里写信,见我回来,她很高兴,说:“还有一两句话,信就…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花园     
母亲在59岁的时候进了城,住进了父亲在退休5年后才买的集资房里,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可是这种在许多人眼里方便舒心的生活方式,却久久不能得到母亲的认同。进了城的母亲总也忘不了村里的老宅和她亲手栽种的花和树。她经常说:“坐便不得劲还费水,地板砖不停地擦还脏,煤气灶熬米汤不香还费钱,阳台晾衣服干得慢还挡住光线,防盗门一关亲情友情就全关在门外了。而最最主要的,是城里不好养花,无法种树,怎么也比不了我那村里的大院子。”每逢此时,我总是笑着说:“妈,没花可以养花,没树可以种树嘛!”于是,母亲便开心地点头。母亲爱种花,爱栽树。她…  相似文献   

12.
老婆最近有动向。10个电话有9个是她的。这九个电话又出自同一声源——一个深沉的男中音,像“追捕”里的高仓健,能让二八少女听得心慌意乱。每次是我接电话,他就彬彬有礼地问,“柳小姐在吗?”也不问问我是谁。一听不在,就很客气地说;“我等会儿再打来,打搅了。”滴水不漏。 老婆要强,发誓要赚比我多的钱。她的长相能打80分,偶尔包装好了也能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点也不担心她红杏出墙,我老婆是高人,早就参破情网,认定100个男朋友不如我这个老公实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的表情和对我的态度,实在让我感到心凉,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就开始了彼此的对立。我们进门的时候,她正立在门口做家务,见我们进来。头抬了一下,瞟了我一下,随即又继续手里的活儿。我走到她跟前。轻声招呼她:“妈——”这个字我是做了很久的努力才决定的,而且准老公张然说,嘴巴要甜一点。就叫妈。我正是按照她儿子张然的意思,可是她压根儿不理我。她连“哦”都没有给我一句。倒是声色俱厉地指责张然:“你回来干啥?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妈啊?”张然也不作解释,也没有介绍我,就闷头闷脑地走进屋去。  相似文献   

14.
教妹妹识字     
我妹妹今年才四岁,上小班。今天,阿姨要我教妹妹识字。就这句话,我在脑袋里打了个大问号。这可怎么办呢?我又没有在“老师”这个行业实习过,我怎么教她呀?再说了,我妹妹的绰号叫“日本鬼子”,我看,我就是把她的头揿在书上她也不会定神的。你看,我在讲“西瓜”的“瓜”,妹妹却说  相似文献   

15.
外甥女纳纳回来了,她是我们家下一辈第一个飘洋过海读书的孩子。纳纳是前年这个时候走的。走的时候,她高中毕业,考进一所极不理想的大学,于是决定放弃,追随她儿时的伙伴,踏上了东瀛的土地。临近高考时,纳纳和她妈妈的关系已经很紧张。纳纳曾悄悄对我说:我妈时时刻刻看着我,就像看犯人似的。我也多次验证过,当院长的妹妹见了病人、同事都是满面春风,惟独见到女儿,脸上就像呱嗒撂下一幅竹帘,立时阴暗起来。纳纳要走,不能说和这没一点关系。随着出国日期的一天天临近,纳纳变得很听话,也懂得用功了。妹妹脸上的表情也变了,没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从小就成了读书迷。我六岁上学时,进的是一所教会学校。从小被关在家里,足不出户的我,刚被送进校门,就被学校里的“洋鬼子”吓坏了。第二天便不肯上学了,气得父亲将我的书包扔上了屋顶。我赖在家里不肯上学,父亲的打和骂不管用,母亲的谆谆教导作用也不大,姐姐的善意催促,我更是无动于衷。母亲是个没上过学,基本上不识字的家庭妇女,凭借她自身的努力,却能背诵上千首唐诗宋词。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要求她给我讲故事时,她讲了李白幼年时“铁杵成针”的故事。她对窗外的一轮明月,触景生情,给我背诵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圣诞  相似文献   

18.
正妹妹发来一张照片,拍的是母亲的中餐:一碟父亲出国前种的卷心菜里露出几块红萝卜的身影,一碗榨不出几滴油水的笋干皱巴巴地蜷缩着身子,色香味俱无。即便只把饭菜当做安抚肠胃不闹事的我,面对此菜也难以下咽,更何况是自喻为美食家的妹妹,也难怪她这么大呼小叫地向我告状说母亲不善待自己。可我对此已司空见惯,母亲一个人的餐饭,向来如此。劝她改变,难  相似文献   

19.
我父母亲都是教育工作者。1992年,父亲病故,母亲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料理家务,省吃俭用供养我和妹妹上学读书。她老人家为我们所吃的苦,我们很清楚。 如今,母亲离休了。离休后她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交  相似文献   

20.
爱心降血压     
第一次带妻子回家见母亲,妻子的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她耳闻我母亲是个“厉害的角色”。多年的操劳使母亲积劳成疾,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着急生气,血压就“噌噌”地往上窜,降压药大把大把地吃,一天也不敢耽搁,效果却始终不理想。为母亲诊治的医生说她老人家是顽固性高血压。我对妻子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母亲脾气不好,又有病,有言语不妥之处,我们多担待就是,她唠叨她的,我们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妻子提着精挑细选的礼品紧张兮兮地随我到了家,一口一个“妈”地叫,直喊得母亲心花怒放,嘴都合不上了。我正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