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玩具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儿童对玩具有着最直观的体验和看法。为揭示幼儿玩具喜好特征,立足儿童视角,采用了马赛克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与研究,使用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显示幼儿玩具喜好表现在三个维度:在外观感知维度,幼儿会对被美观优质、具体形象的、符合性别期待的玩具所吸引;在具体操作维度,操作性强、玩法多样、挑战性适中等特点的玩具容易受幼儿喜爱;在价值反思维度,玩具的情感价值和社会性价值是幼儿最为关注的。基于对幼儿玩具喜好特征的分析,在玩具选择与投放、游戏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成都市特殊幼儿家长玩具购买行为的探究。发现幼儿家长在玩具购买和选择时具有以下特点:家长们在选择玩具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大都是“适用性”、“价格”、“幼儿喜爱”、“功能性”等。本文通过对“理想玩具”各项特征的进一步讨论,发现特殊幼儿家长的玩具购买行为可以被界定为四种不同的决策类型。  相似文献   

3.
尔科 《百姓生活》2010,(4):49-49
“杀手”之一:有害元素 有害金属元素是隐藏在生活中的智力“杀手”之一,尤以铅、铝危害为大。 研究证实,宝宝体内只要达到每10毫升血浆含铅5~15毫克的水平,即可造成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那么,铅是如何进入宝宝体内的呢?专家列举以下途径:幼儿舔食含铅颜料的玩具;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儿童食品;常给宝宝吃皮蛋、爆米花、罐装食品或饮料。  相似文献   

4.
郝怡 《社区》2010,(18):23-23
一边要做家务,一边还要照顾孩子,家长们是不是经常觉得筋疲力尽?何不让孩子也参与到家务中来,带他边玩边做,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秩序感呢? 孩子参与家务——客厅 任务1:收玩具 可将玩具桶或收纳箱(盒)分类编号,如此将玩具收起来时,简单、不占空间。告诉宝宝他的玩具分别在哪,下次要玩从哪拿出来还要再放回去,培养他的秩序感。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民间游戏是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较强的随意性、灵活多样的形式,内容丰富广泛。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然而如今的孩子,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逐渐失去了与传统民间游戏接触的机会。放眼望去,幼儿园大都是花钱购置的玩具:滑滑梯、钻桶、蹦床等,使得孩子就失去了与"土玩具"打交道的机会。幼儿家中,所面对的都是家长花钱购买的一些高结构的、现成的玩具。这一切,让幼儿失去了和大自然亲密接  相似文献   

6.
福禄培尔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发展”的原则,认为最能适应儿童自然发展的活动是游戏。他为儿童设计了玩具“恩物”,促进儿童感官发展,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对当今的幼儿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幼儿玩具的形态设计、色彩设计和材质设计三方面展开论述。在形态设计方面,一般以具象型、卡通型或抽象型作为主要形式;在色彩设计方面,往往采用通过色彩的对比、调和的方法;在材质设计方面,既要做到绿色环保,又要能够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感知体验。  相似文献   

8.
过年有好礼     
春回 《新少年》2009,(1):8-10
鞭炮响,新年到!看,我们盼望的新年礼物闪亮登场!你收到或送出的新年礼物是怎样的呢?让我猜猜看,是玩具、衣服、肯德基、图书,还是百元现钞?你对这样的礼物满意吗?  相似文献   

9.
李海流 《百姓生活》2012,(12):45-46
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鲁南乡间货郎担里形态各异的洛房泥塑玩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孩子们的泥玩具已被新兴的电子产品所代替,当年曾经兴盛一时的洛房泥塑,近年来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冲击使儿童玩具的功能发生了变迁,表现为民族文化传递功能的缺失,教育功能的曲解以及精神培育功能的弱化.因此,应充分挖掘民间传统玩具的价值,并让幼儿自制玩具,发挥玩具在传递民族文化、启迪儿童心智及培育儿童精神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正确认识幼小衔接,了解大班幼儿对小学的认知,笔者选取20名大班幼儿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表明:大班 幼儿认为小学生是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学习任务重、身材高大;对小学的认知,主要从小学的环境、小学的活动和小学的主体进行 描述;理想中的小学是有玩具的,作业是轻松的,休息时间不要太少,有午点环节。幼儿对上小学充满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希望快 快长大,上小学;另一方面,又担心学业压力。幼儿对成人的期待集中在情感和知识准备上提供帮助。为帮助幼儿顺利进行幼小 衔接,教师与家长应转变观念,从“幼小衔接”转为“小幼衔接”;应以儿童为中心,从“让儿童准备”转为“为儿童准备”;应关注情 感,给予幼儿情感支持;应给予幼儿合理期望,减少幼儿担忧。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欧美学者对游戏、玩具与幼儿教育之间联系的研究有明显进步。他们普遍承认游戏与玩具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一些欧美学者尝试以游戏与玩具为工具,实现其幼教功能的发挥。民国出版物作为当时传播先进教育思想的主要阵地,将欧美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国人进行了引介。这些引介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欧美学界有关游戏、玩具基本概念的介绍;二是对欧美学界有关实现游戏、玩具幼教功能的可能性研究的引介;三是对欧美学界有关如何运用游戏、玩具以发挥幼教功能的观点的引介。欧美学者认为,在幼儿的游戏与玩具中,暗示及引导的方式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及情感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上三方面观点随着民国出版物的引介而影响了民国的研究者,推动了民国幼教思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木子 《社区》2010,(15):52-54
不听话表现:丕断要新甄县下班回家,儿子第一句话就问:给我买玩具了吗?他爸爸出差,从外地打来电话,他抢过话筒就叫:给我买玩具!弄得家里玩具成堆,可儿子还是不断地说要买。专家解密: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探索欲,喜欢新鲜的东西,这也是孩子普遍的心理。但孩子真正在意的不是玩具是否“新”,而是一种“新”的玩法,这是孩子探索的需要。此外,这与父母购置玩具的特性也有关,如漂亮的玩具汽车只能开来开去玩,孩子玩两天就厌了;  相似文献   

14.
谦让行为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研究者选取了武汉市某一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利用观察法与访谈法,重点考察了大班幼儿谦让行为数量、谦让者性别、谦让对象、谦让行为动机、谦让行为主题内容、表现方式等,进一步整理分析发现大班幼儿的谦让行为呈现如下特点:幼儿谦让行为的动机以非功利型为主;幼儿谦让行为的主题内容以玩具谦让为主;由女孩发起的谦让明显多于由男孩发起的谦让;幼儿谦让行为主要发生在关系较为亲密的同性同伴之间;幼儿谦让行为表现方式以非言语型为主。影响幼儿谦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幼儿自身因素、活动因素、教师因素。据此,研究者提出促进幼儿谦让行为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玩具自身的功能特点看,儿童希望通过玩具体会到玩耍、嬉戏的乐趣,而成年人希望通过玩具得到心灵的快乐、放松,同时获得一种单纯的情感寄托,这也正是传统玩具与艺术玩具吸引其注意力的核心元素。文章通过比较分析艺术玩具和传统玩具的受众群体、设计理念,以及艺术特色、商业销售模式等,进一步深入解读艺术玩具和传统玩具设计内涵在深层次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以期为现代玩具设计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津游戏环境创设具有善用自然资源、创设生态游戏环境,巧用废旧材料、创设创意游戏环境,妙用现代资源、创设挑战游戏环境等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在设计游戏主题、体现幼儿特有学习方式,科学组织游戏、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创建游戏生态,回归幼儿园教育本义,研发自制玩具,有效支持幼儿健康发展等方面,对于有效预防和纠正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引领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研究游戏、支持幼儿发展,让幼儿获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学习借鉴利津游戏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思考并明晰集体游戏与自主游戏、游戏与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因地制宜地创设支持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并努力提高游戏质量,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乐园。  相似文献   

17.
什么最痛苦?挨打最痛苦,你要问我挨打过几次?哎呀,羞死人了,我挨打的次数自己都记不得了。为什么我总是会挨打呢?我经常考试考得不好,动不动就哭,只知道玩,玩的时间又太长……让我最长记性的那一次挨打就是私自去买玩具的那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影视作品揭示日本幼儿健康教育中健康行为方面的特点,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一部日本儿童影片中幼儿健康行为进行取样并编码,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的处理。日本幼儿健康行为中积极行为(76.69%)、指向他人行为(57.14%)、心理健康行为(48.50%)与安全生活行为(35.71%)等发生频率较高;日常健康行为、饮食健康行为、安全生活行为、身体锻炼行为、心理健康行为、关于身体疾病行为等六个方面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本幼儿健康行为成绩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日幼儿健康行为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日本幼儿健康教育某些内容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随着我园健康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在幼儿体育活动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丰富的活动材料和器械是幼儿充分进行体育锻炼的保证,而由于我园地处农村的有利特点我们将开发制作农村自然物体育玩具作为一个子课题来  相似文献   

20.
浅论幼儿绘画创造力的培养贾玲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从教育人手,从幼儿教育抓起。怎样的教育和训练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来说是合适的呢?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绘画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